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不作菩提语,唱彻凡人歌|《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不作菩提语,唱彻凡人歌|《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作者: 清规皎兮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11:30 被阅读0次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人们说,他是佛。他有足够的眼光看清自己身处的环境,有足够的智慧理清自己的思路,有足够的学识看清一个时代的未来。年龄与睿智无关。罗桑嘉措认为,这位23岁的青年扁头比被青稞酒膏润的肥硕的头颅更适合管理这片青空下的广袤土地。而且,在这堂皇的理由下包含着活佛的一个想法:他要找一个年轻的、能被自己塑造成任何形状的第巴,延续自己的统治思路。桑结深知,“少年当佣人时,没有迈三步的权利”。他生于拉萨尊贵荣耀的贵族之家,成长于威严庄重的布达拉宫,政治氛围是从小到大熏染他的藏香,熏透了他的骨髓。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等待,等待自己羽翼丰满。他屏退侍从,一个人穿越长廊。

仓央嘉措诞生于1683年3月1日,那一年,确实是癸亥年。卓越的预言家跨越了400年时间得鸿沟为一位活佛的降生做出了神奇的预言。手摇经筒的老人望着天空喃喃地说“这是有不平凡的人物来到邬金林啊。”人们听到老人的话,仿佛从醉梦中惊醒,齐齐跪倒在地,口诵祈祷经文向着遥远的天空频频叩谢。这神奇的一幕,多年后被文笔绝佳的扁头第巴桑结嘉措记载在了《金穗》一书中。

在中国遥远的内陆,广袤的雪域高原之上,也有一座白宫。它位于东经91'2'的交汇点,那个位置,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远远地,人们就能看到一座白色的宫殿静静俯视着拉萨。

它叫布达拉。

“布达拉”是舟岛的意思,是梵语音译,还可译做“普陀罗”或“普陀”----这个译文大家都不陌生。普陀,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地方。依照雪域高原的传说,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转生。所以,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

清风关不住,重游道人世。

1697年10月21日,灵童仓央嘉措前往拉萨,沿途僧俗顶礼膜拜。单纯的信徒们倾尽全力对雪域最伟大的活佛表达敬意,数不尽的金器、银器,质地细密做工华美的哈达、绸缎,甚至酥油与茶被源源不断地敬献给他。

不作菩提语,唱彻凡人歌。

布达拉宫宫城完美的演绎了“三界说”。

整座恢弘的宫城分为3大部分:红宫、白宫和“雪”。红宫是如同须弥山一般的存在,历代达赖喇嘛的灵骨塔与各种佛堂都深藏在红宫,象征了须弥佛土和宇宙中心;白宫将红宫拥围其中,达赖喇嘛的宫殿、大经堂等都在白宫里;玛布日山脚下安置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以及平民生活的地方,布达拉宫的卫城,被称为“雪”。

今夜,仓央嘉措要去的地方,就是“雪”,那个充满了欲望、沉迷于享乐的“欲望界”。

白入达赖佛,入夜浪子客。

清冽的酒酿和热辣的歌舞让他激情似火,佛法与经文又使其顿入清凉世界,心底涌出的梵音瞬间淹没彼时纵酒狂歌的灵魂。

信仰是融入每个藏族同胞血髓的精魂,他没有想到,当他任性地想要遗忘信仰时,信仰却比以往更强烈地占有了他的心。初始时那般对欲望纯粹的沉迷,渐渐冷却,在追逐歌舞与情欲之乐的路途上,佛法渐渐跟随上他的脚步,并与之并驾同行,并且,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他得到的疯狂欢乐的时光越多,内心需求的寂静就越多。

人世间,为何无故多遗憾?世界太婆娑,婆娑是由遗憾填满的。且行且遗憾,幸福才会被捕捉。在我们的世界里过于圆满,心里必埋藏着未知,未知即无常,无常让人心不安。

世间安得法,佛卿两不负。

如何让心摒弃了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而残缺,生生世世已经习惯,因为,当它有缘和自己的另一半擦肩时,不是疏忽了错过了,就是它已经附属于别的残缺。

人生终于遇到了适合爱的人,我又无法把握住彼此的明天,该怎么办?佛说:缘来缘散,原来如云烟。既然有情在心间,就快乐地享受这五百年前修炼的果实,不要询问是劫是缘,看过万事变迁,浮生也该释然。

如何才能赶上佛的睿智?佛说:佛是过来的人,人是未来的佛。在经历中参悟,在参悟中经历,这是人生的大财富。因果轮回,生死体验,生命的真谛会慢慢浮出,荡漾在心间。

佛说:人生有八苦,一半是源自于命,一半源自于心,而内心的清净除生死外都可以影响到命。而人的心里总是盘根错节,八苦也自然不由己定。

佛说:命相由心生,形形色色,浮光掠影,心静万物静,心变世界变。若想避无常,首先避心魔。

佛说:世间万法皆由缘牵,邂逅时的回眸锁住了两个人的一生。却不知缘起缘灭,早已成空。徒留多少痴男怨女,泪眼婆娑,也将红尘看破。

佛说:需经由勘破、放下、自在才能在无限里接近佛。

的确,一个人需要放下,才能自在,只是回忆怎样放下才能永远地不再拾起?付出的爱如那东逝的水,该怎样才能收回?

我问佛,为何我的悲伤总伴着雪?

佛说:季节在轮转,不过是一时的记忆。悲伤也是一季的色调,明天不知是什么季节。下雪的夜晚被我不经意地错过,像是无意间错过的美丽。未来的美丽如这季节,要把目光放远,表象只是像,日子才是实质。

失却菩提路,绝音青海湖。

我披上红色的僧袍,手握念珠,一遍一遍唤着你的名字,分不清是清晨的诵读还是夜晚的呓语,不知是不是刚刚的一阵细雨润泽了我干涸的思念,只盼着时间倒转到相见的时刻,或者将冗长的白天换作一瞬,或者将相见的片刻尘封成永恒的标本。

1706年5月17日,仓央嘉措在蒙古兵的押解下,离开布达拉,离开拉萨。拉藏汗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击哲蚌寺抢回仓央嘉措。蒙古士兵潮水一样涌向哲蚌寺,哲蚌寺的喇嘛们誓死不交出教宗,用生命捍卫信仰,他们的血染红了根培乌孜山。仓央嘉措自己走出了哲蚌寺,在喇嘛们哀痛的挽留声中,头也不回地走入了蒙古士兵营地。

仓央嘉措没能走到北京,走入紫禁城。行至青海湖时,拉藏汗收到了康熙帝的信,康熙帝提了一个问题:你把仓央嘉措送到紫禁城,让我怎么供养他呢?拉藏汗慌了,皇帝也不想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他无法安置仓央嘉措。放,他拉藏汗一手导演的这场闹剧,这是怎么样一个荒诞的收场?无奈之下,暗示看守放掉仓央嘉措,何去何从,凭他自己。对外宣称,仓央嘉措病逝。

仓央嘉措重又获得自由。天地之大,他却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月色郎朗,波光粼粼,他看得清晰-------是郎噶,荒原上的小黄狼,布达拉宫里它最喜爱的老黄犬。

它已经不行了,长途的跋涉加上青海湖夜晚沁凉的湖水,使它衰老疲惫的身躯到了极限。

仓央嘉措笑了,笑容温暖伤悲,他摸摸郎噶湿漉漉的头:“那么,我们一起走吧。”

我们一起走吧,走向这片青色的海。那海水深处,星光灿烂,宛若天宇。

刚开始读到这本仓央嘉措的个人传记,是对藏族文化的吸引和敬畏,就像他的诗歌,生死本无常,人应多思量。不观生命本真,智者也同愚人一样。人生如逆旅行舟,不进则退。不趁起风时扬帆,船就无法到岸。就像仓央嘉措的诗句:

洁白的鹤啊请听我言,

我想借你的翅膀,用用就还。

我想去的地方并不遥远,

那美丽的理塘,去看看就回还。

不负如来不负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作菩提语,唱彻凡人歌|《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ky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