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保险骗人”

作者: 巧琳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6-04-18 14:49 被阅读1068次

那天和好朋友一起逛公园,聊天聊到保险,朋友很突兀的一句“保险都是骗人的”,让我感触良多,我知道有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数,本着宣传正确保险观念、客观认识保险的出发点,我提笔写下这篇文章,也请你耐心把这篇文章看完。

图片来自网络

市场上为什么说保险骗人或者说对保险很排斥呢?

(一)A虽然买过保险,但除了交多少钱,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所买保险的保险责任,自己为什么要购买,以及这份保险可以帮助他解决什么问题。

(二)A生病住院,找保险公司报销,保险公司拒赔,A从此坚定地认为保险是骗人的,于是逢人就说保险骗人。没人关心没有得到理赔的真正原因:

(1)保险责任认识不对称:保险合同是以文字的形式来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条款,所以保险理赔的唯一依据就是保险合同。如果A买的是个大病险,那么普通的生病住院就不是保险理赔责任;

(2)恶意欺诈投保:保险合同确立的基础就是诚信原则。如果A购买保险的时候,并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属于带病投保,那么生病的时候自然不能得到理赔(两年不可抗辩期之后除外);

(3)从业人员素质:在中国,商业保险发展的历史并不久远,在保险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保险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如果A的代理人素质不高,并没有就合同内容与A进行有效沟通,理财型保险往往夸大收益或者只是个人情单;

(4)除外责任:一份保险合同,我们除了关心,它什么时候会赔,还要关心它什么时候不能陪。如果A是因为酗酒而导致的胃出血,刚好在除外责任里,这份保险也是赔不了的。

(5)等待期:健康保险都有一定的观察等待期,不同公司不同险种会略有差异,等待期内因为疾病导致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如果A是等待期内发生的保险责任,这份保险也是赔不了的。

(三)A的朋友B听了A的主观表述,也认为保险是骗人的了。B还跟她的朋友说,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

朋友,你是属于上述的哪一种情况。那么,保险真的骗人吗?我想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下几个论据。

(一)保险法:早在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就通过了《保险法》,之后经过不断修正和完善,为保险事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保险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图片来自网络

(二)保险业发展大数据:近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2015年保险业经营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总收入2.4万亿,同比增长20%;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8674亿元,同比增长20.2%;保险业总资产12.35万亿;保险资金运用11.1万亿元。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历史最好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

(三)人民日报头条发文盛赞保险业

图片来自网络

(四)如果上述论据还不够,我建议你多看看新闻和报纸,不要道听途说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认识的保险。

很客观,我认为保险只是是一种金融工具,就跟银行和证劵一样。不同金融工具作用不同,而保险这种金融工具,不是帮我们赚钱,而是帮助保住既有资产的工具。

就好像我有10元钱,我同时也有很多梦想要用这10元钱去实现:赡养父母,照顾宝贝,品质养老,出国旅游等等。因为我知道我的梦想它有风险,它极有可能因为一些极端情况的发生而幻灭,比如大病和意外,这些极端情况的出现不仅会用掉我们既有的10元钱,也会剥夺未来一段时间我挣钱的能力。可是家里面的开销仍在继续:宝贝不可能因为父母生了大病就减免学费,银行也不能因为有人发生意外而停止房贷……生活仍然需要继续。人生的风险,谁也躲不掉,但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自己最爱的家人,那是我无法承受的。所以我愿意从10元钱中拿出1元或者2元,牺牲它或者它的时间价值去保证其它9块钱的梦想得以实现。这就是我认识的保险。

图片来自网络

为自己购买保险,并不是为了自己生病可以好好地赚保险公司一笔,而是为了给家人一份保障,一个安心。哪怕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它也能够践行自己永远不变的对家人的爱与责任。

你可能关心或者纠结的问题。

(一)为什么重疾都有具体定义和限定?

(1)具体的定义是为理赔提供标准

(2)保险合同里的重疾与医学上重疾的关系。在医学上,我们通常把危及生命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费用昂贵的疾病称之为重大疾病。而在保险合同里能成为可保风险的重疾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该疾病所致的保险责任,必须是两名专科医生诊断且结论一致。

2.该疾病的发生强度等相关数据能够可靠获得并至少估算出来。

3.该疾病的承保范围不应导致逆选择的发生。

4.该疾病有比较理想的生存率。

总的来说,发病率客观稳定,通过有效检查和及时治疗有望获得救治以延长生命的重大疾病才可作为承保病种。

图片来自网络

(二)我们交的保费去哪里了?

保费=现金价值+风险保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费用(其中风险保费以赔款准备金的形式放在保监会,而且保险公司的投资方向有明确规定和限制。)

(三)生病的人一定买不了保险吗?

生了病的人并不是一定买不了保险,具体要看之前生的什么病,只要在投保的时候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核保的基础上做出正常承保、加费、延期或者拒保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承保的保险,只是符合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就一定会理赔!

(四)保险只卖给健康的人这不是骗人吗?

(1)保险保的是未来的风险,而不是现在的。就像一个人想在秋天收获,前提一定是他有在春天播种,保险也是同理,想要在生病的时候得到理赔,一定是在健康的时候提前规避了未来的风险。

(2)已经生病的人,要么已经发生了保险责任,要么未来生病的可能性较普罗大众有所上升。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如果你是保险公司,你会作何选择;或者从公平的角度想问题,这样的客户以相同保费参加保险,对普罗大众来说又算不算公平呢!况且保险费率的厘定本就是根据健康标体。所以健康的时候及时地为自己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吧。

我们永远只有在晴天备好雨伞,才能防止自己在雨天淋湿。

(五)保险公司赚钱和收益高的问题

(1)你去商场买苹果手机,会纠结苹果公司赚你多少钱吗?你买手机是因为你需要。同样,你为什么要纠结保险公司是不是赚很多钱。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需要保险,保险可以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2)换位思考,如果一个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哪个还敢成为他们家客户。盈利是提供良好服务和永续经营的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

写下以上的文字,希望有解决到你最关心的问题。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保险不骗人,你身边缺的是专业的公司和专业的人。


相关文章

  • 客观看待“保险骗人”

    那天和好朋友一起逛公园,聊天聊到保险,朋友很突兀的一句“保险都是骗人的”,让我感触良多,我知道有这种认识的人不在少...

  • 听说太平的福禄康瑞又要上市啦

    #保险是不会骗人的,卖保险的人才会骗人# 果不出其料福禄康瑞又要上市了,呵呵呵 原本想客观的写一篇该产品的分析 从...

  • 每年交5000,确诊赔10万,靠谱吗?

    温馨提示:本文客观公证地宣扬“保险不是骗人的”,如引起不适,请及时刹车。 PS:我非保险从业人员,别放心阅读,绝不...

  • 香港保险VS大陆保险

    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各有优势,保险并没有因为加了香港二字,而变得更加高大上。客观看待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做到真正了...

  • 商业保险谣言粉碎机

    1,保险都是骗人的。 事实:保险本质上是份合同,合同不会骗人,人会骗人。 这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保险代...

  • 什么样的保险才“不骗人”?

    今天聊聊,我们为什么“讨厌”保险?什么样的保险才能不骗人? 01 保险为何讨厌?保险怎么骗人? 从心理层面上讲,消...

  • “骗人的保险”——保险不骗人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的丰富,但是依然有人坚持保险就是骗人的。 目前我国的保...

  • 保险是骗人的吗?聊聊我眼中的保险

    在没从事保险相关工作之前,咚妈也一直觉得保险是骗人的,卖保险就是骗人,正经人谁卖保险? 当然,咚妈辞职做独立保险经...

  • 说人话讲保险之九保险都是骗人的?

    保险都是骗人的吗?是也不是。 记得刚开始做保险代理人的时候,我问爸爸怎么理解保险的,爸爸说,保险都是骗人的,当时我...

  • 保险都是骗人的,这里面的区别你知道吗?

    保险都是骗人的 国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只要一说起保险,就谈保色变。”保险就是骗人的”“保险就是两不赔,这也不...

网友评论

  • 王晓岩:說的 很好~支持!
  • 火锅就要土豆和藕:已经生病的投保的话,是不是会被拒绝呢?或者说费用更高呢?
    巧琳在路上: @花样年华的花 生病要看是什么病,看生的这种病对未来风险的影响程度,投保的时候如实告知,会出现几种情况:正常承保、加费承保、延期、拒保。所以保险不是想买就一定能买的,关键还是要看年龄、身体情况和过往病史。
  • 阿星笔记呀:写得真好,其实我不排斥保险的,只是缺少了了解。
    巧琳在路上:@林嘉意 客观认识,保险是三大金融支柱里唯一的风险转移工具
  • 东尼不应该:支持
    巧琳在路上:@睫毛下的宁 谢谢😊
  • 魔鬼的赞歌:问题不在于保险本身,而主要还是你文里提到的从业人员素质的问题。早10年前保险推销特别多的时候,那是买卖双方都不懂,毫无规范可言,胡吹推销,至今我家里还有之前买的理财保险,投的是我有重大死伤然后赔付给我父母,醉了。而我父母压根就不知道详细内容,推销的早年只是说交够多少年利息多少多少,我最后一看,每年扣除保费,前五年是负增长,要交20年以上,收益才比较可观。后来我回家把保单一看,让他们停缴了。

    现在保险行业给人印象不好,和早期从业者脱不了干系。
    79c6ccef53ab:@魔鬼的赞歌 说的太对了,从业人员素质是有问题的。
    巧琳在路上:@魔鬼的赞歌 把保险当理财,计较收益本就是误区。保险只是一种风险转移的工具,因为风险无法承受,所以需要保险。
  • 哎呀呀__:已收入,很值得参考!:clap:
    哎呀呀__:@克莉絲汀Chen :clap::clap::clap:
    巧琳在路上:@克莉絲汀Chen 谢谢😜

本文标题:客观看待“保险骗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la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