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卫蓝 著317个笔记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卫蓝 著317个笔记

作者: 小二王 | 来源:发表于2022-11-25 17:39 被阅读0次

    点评

    认为好看

    第一部分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战胜低配的自己

    >> 人体能量并不是绝大部分支持我们进行运动和思考,而是有1/3至2/3的能量用来维持身体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

    >> 我们对一件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是在刚接触它的时候,当新鲜感消退后,我们就很可能对其感到厌倦,这种现象被称为“内卷化效应”。

    >> 对场景信息的吸收→情绪加工→记忆/经验抽取→认知思考→决策→行为

    >> 更为精细的信息加工,需要通过新大脑皮层进行认知思考,并结合既有经历和知识,判断这种场景或相似场景下以前会做何种选择

    >> 们通常把不经过新大脑皮层就能够产生的行为称为无意识行为。

    >> 我们在做出是否拖延的决策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一个事物的认知思考和记忆/经验的抽取。

    >>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正面的和喜好的,那么我们在抽取相关的记忆/经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做这件事时就能够更持久和高效。

    >> 我们的潜意识系统控制着我们大多数行为的发生,但它的思维能力有限,无法进行精密的加工,它会认为所有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事情都会有保护和传承基因的作用,所以在做这些事情时会不断地给我们提供动力。

    >> 当我们对一件事物抱以积极的态度时,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我们大脑的“多巴胺系统”(dopamine system),产生足够的兴奋递质,同时减少相应的抑制性递质,让自己持续获得愉悦感和动力,进而支撑自己的行为。

    >>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就很容易选择享乐,而放弃那些应该坚持但是比较烧脑的选项。

    >> 要改变这种让自己拖延的选择倾向,就需要我们对一种有效信念拥有足够的记忆强度,保证这个信念的鲜活性和清晰性,

    >> 很多人拖延只是因为习惯,是因为动力缺失并且在决策中得到长期强化的一种行为模式

    >> (Douglass C.North)认为我们在行为过程中受益后,会不自觉地进行强化这种行为,并让自己不能轻易改变这

    >> 也就是说,我们会对曾经受益的行为路径产生依赖,而想要改变这些行为会变得十分困难。

    >> 习惯是有惯性的,之前也提到了,记忆和经验的抽取是行为决策的重要一环。而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动作记忆和体验,它是我们储存记忆最为深刻和牢固的方式之一。

    >> 当我们想要改变拖延的习惯时,往往需要战胜的是一个结合了大脑奖惩和趋避的行为机制,这也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 如果一个人一直停留在自己熟悉和舒适的区域,那么他就很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仓促地跳出舒适区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应,最后很容易被“打回原形”,并且会损耗信心和动力。

    >> 从简单的部分开始做一件事情,实际上是在降低一个行为的门槛,也是在降低对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唤醒程度。阿拉斯代尔认为,真正的成长大多发生在舒适区的边缘。当自己适应这种较为缓和的变化时,能够更有效而持久地发生改变。

    >> 渐渐地,他们就开始降低鼓励的力度。而这时顾客已经基本改变了原来的出行习惯,即使没有鼓励,他们也会继续使用这个软件。

    >> 当我们要做一件复杂的事情时,要尽可能降低改变这个行为的门槛,从简单的部分开始做。

    >> 较好的做法是慢慢增加自己的任务量,第一天设置较少的任务,发现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并且没有感觉到较为强烈的不适应,之后再增加任务量。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需要的变化,让自己的改变更为持久有效。

    >> 人的身体对改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如果这个改变过大或过于激烈,身体受不了,那么很容易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无效重复。

    >> 给个进度条·看得见的进步,让改变更有效

    >> 但维持皮质醇的高浓度水平状态会伴随着高耗能。处于这种应激状态对个体的生理和精神损耗非常大,这时我们为了逃避压力非常容易选择享乐,尤其容易产生对食物的需求,以补充身体能量。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环境的原因。

    >> 大脑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旧的神经结构上建立新的联结。

    第二,形成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区域,以辨别信息中的不同模式。

    第三,学会从这些区域中自动提取信息。

    >> 想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方式是用另一个习惯来替代它

    >> 习惯形成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细水长流式的改变会更有效、更持久。

    >> 一方面,在图书馆学习的其他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潜意识里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当我偷懒时,我就会因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人不一致而感到不愉悦,进而让自己更专注地学习。

    >> 社会助长作用是一套监督机制,它利用的是我们对自己形象的管理需要。

    >> 我们很多行为的习得都是基于社会约束和社会提倡的。

    >> 当心房收缩的时候,心室就休息;心室收缩的时候,心房就休息。这种轮换的休息保证了心脏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工作。

    >> 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阅读、思考和推理,它倾向于逐个处理信息;右脑主要负责理解空间位置关系、模式识别、绘画、音乐和情感表达,它更倾向于综合处理信息,进行整体加工。

    >> ,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同时调动两侧的大脑,这时候,大脑就很难得到“轮休”,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走动等小活动量的锻炼方式让大脑休息。

    >> 当我们因久坐而使血液循环变慢的时候,能够供给大脑的氧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也更容易感受到困乏。

    >> 工作或学习累了,起身走动走动,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有效调节我们的血液循环和血氧含量。当我们的大脑感受到能量的恢复时,它对工作或学习的排斥就会降低一些。

    >> 比如可以每工作或学习40分钟,休息5分钟。

    >> 在方式上,看肥皂剧、刷朋友圈属于被动休息,小活动量的锻炼和5分钟的短时休息属于主动休息。前者能够增加短效的多巴胺递质,后者能够有效提高催产素水平。

    >> 多巴胺能够带来一定的愉悦感,但是它属于递质类愉悦因子,有效性非常短,当我们停止看肥皂剧和刷朋友圈时,它带来的愉悦感就会基本停止。

    >> 而小活动量的锻炼和5分钟的短时休息产生的催产素和血清素属于激素类愉悦因子,它的时效会更长,当我们再次投入工作和学习时,它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 实际上,乔治·凯林想到的正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 在混乱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绪也容易变得混乱起来;如果地面很脏,有的人随地吐痰时也会更加心安理得。同样,当我们周围的人都在拖延时,我们也更容易拖延。

    >> 褪黑素的激素,而这种激素是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会让我们产生困乏感。

    >> 如果想在工作和学习中更清醒,就需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比较明亮的环境。

    >> 另外,我们最好保证书桌桌面的整洁。因为过于混乱的桌面,容易造成视觉信息量过大,进而产生烦躁情绪。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在书桌上放上盆栽。

    >> 同样,当我们处于一个高噪声的环境时,会产生心理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即使能够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也会消耗我们更多的精力。

    >> 手机及其应用程序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甚至心理学专家,他们通过创造和改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良好体验来增加产品的用户黏性。所以很多人感到很难抵制手机的诱惑,毕竟“敌人”太强大。但是,“敌人”虽强大,他们利用的原理却很简单。

    >> 这就是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意义——信息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够保证自己继续生存下去。通过不断进化,我们潜意识地对信息充满渴望。

    >> 当信息量不够充足时,我们会潜意识地感觉到“不安全”。所以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总是不自觉地环

    >> 虚假的信息会让人产生高度焦虑

    >> 而分享有效和真实的信息,则能够让我们获得尊重和信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们沉溺于网络社交。知道某个信息的人越少,或者我们越觉得这个信息重要,分享这个信息后我们越能更多地获得愉悦感

    >>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玩手机成瘾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手机娱乐来减少焦虑和压力。

    >> 因为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时,体内会释放皮质醇。皮质醇能够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能量对环境做出应激反应。

    >> 但皮质醇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身体能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这也是为什么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会变得很消瘦和更容易生病,因为他们的脂肪、肌肉和肝脏都被严重损耗,维系自身的能量过少,而排毒器官又受损。

    >> 而用手机娱乐,恰恰能够使我们转移注意力,降低焦虑感,其中能够有效降低我们焦虑的信息就是“八卦”。

    >> 社会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人们总是处于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并且在不断寻找别人的缺点。而且存在的竞争性越强,他们就越会通过寻找对方的缺点来取悦自己。

    >> 所以有的人总喜欢看那些明星遭遇各种窘迫的信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那些人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看到别人的窘迫处境,能让他们在比较中获得心理平衡,短暂地降低他们的焦虑。

    >> 分享信息能够带来尊重,看“八卦”新闻能够减少我们的焦虑,这些都直接导致我们对能为我们提供无限信息的手机高度依赖,而这也是手机及其应用程序背后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让我们“上瘾”的手段。

    >> 萎缩的大脑·沉迷网络社交可能让人变笨

    >> 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利·英汉姆(Harry Ingham)提出了自我展现的“约–哈里窗”,认为我们在行为和认知上会将自己分为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

    >> 经常上网和刷朋友圈会让我们的大脑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前额皮质参与我们的行为控制,而海马体则负责我们的记忆。当这两者都发生萎缩时,我们将会陷入一种负性循环——自控力和认知能力下降,变得越来越沉迷于手机和网络。

    >> 社交网络的关系有一个“蒸发冷却效应”。它讲的是,在我们的社交场合中,最不想参加聚会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他能够参加的人;最不想掏出名片的人,正是大家都想要与之交换名片的人。

    >> 相反,那些最想去结交别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想去结交的人;那些最想说出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听他说的人。

    >> 而提升自己,反而能够很好地实现一举多得,即使少了一个人的支持,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影响。投入后者,收益也更为持久有效。

    >> 人总会自动地权衡利弊,当我们感知到一些事情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就会重新考虑是否要做这件事。

    >>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能有多懒。

    >> 面对不同的事物和环境时,我们所产生的心理唤醒状态也不一样,而只有当唤醒和我们的目的统一时,我们才能够变得高效。

    >> 看纸质书学习的方式更好呢?因为当我们打开微博时,即使在里面看到的是“干货”,微博对我们的唤醒也是以娱乐性和社交性为主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唤醒状态和目的不一致,这样接触的知识很容易成为过眼云烟。

    >> 人们做计划时,往往倾向于过于乐观,会低估完成计划所需的时间,并高估计划的完成情况。

    >> 我们经常在放假时把一些书带回家,计划在假期看完。然而,能够按计划完成十分之一的人就算很厉害了。

    >> 思考当前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时用到的并不是同一个大脑区域,而思考未来的自己的区域与面对他人时所用的区域相同。

    >> 我们在做计划时,会更多地考虑单线信息(关注未来),而很少考虑分布信息(当前实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有很多计划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却依然保持原来的计划模式。

    >> 如果我们想要有效改变自己总是做出理想型计划的习惯,就需要知道自己做计划时存在哪些倾向,以进行预防性修正。

    >> 心理学家塔尔玛德(Tahmud)说过:“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总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

    应激反应都不会太完美

    >> 管理学上有一个定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第一个想法,一般不会是最好的那个。尤其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大家一开始能够脱口而出的大多是最普通的解决办法。

    >> 管理学上有一个定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第一个想法,一般不会是最好的那个。尤其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大家一开始能够脱口而出的大多是最普通的解决办法。

    >> 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现状,通过对自己和环境的充分了解,进行信息整合,分析其中会阻碍我们执行计划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然后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计划是否行之有效;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成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轮PDCA循环中去解决。

    >> 二八法则是指: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只占其中的约20%,其他的80%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

    >> 将自己80%的精力放在具有决定性的20%的任务上。

    >> 这决定性的20%的任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80%任务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的精力都十分有限,如果做事情时能很好地把握住重要的部分,就可以避免做很多无用功。

    >> 将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放在首位,减少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的发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操心,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 我自己也有一个特别高效的时间段,那就是早上起床后的2小时。我一般起床后做一下简单的准备就开始写作,无论能否写得出,我都会要求自己在电脑前坐2小时,久而久之,这2小时就成了一段特别高效的写作时间。

    >> 选择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学习和工作,就不用消耗太多的精力去适应新的环境了

    >> 应该尽力培养起这样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效率。

    >> 心理学家将恐惧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失败的恐惧,另一种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 你会因为有一个可量化、具体的计划而更快、更投入地执行它。因为这个可以量化的计划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情景线索

    >> 我也经常想象自己可能会因为什么而拖延不愿行动,发现自己每次执行一个计划都会在最开始产生抗拒情绪,而一旦开始执行起来,抗拒情绪就渐渐消散了。因此,我经常提醒自己,只要行动起来就好了,这些情绪会很快消失。这也提高了我的执行效率。

    >> 学习目标分为三个领域:认知、情感、技能。又将认知领域中的认知过程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 巩固知识最有效的办法是为别人讲解。

    >> 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层级。

    >> 这其实就是“以教促学”。通过向他人讲解知识,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提取。一方面,我们需要准确记忆所学内容,才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在为别人讲解时,如果自己对知识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不够,就很容易被对方的质疑给难住,这使我们可以在对方的提问中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

    >> 擅长思考的人能够用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去解释事物,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更有收获,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用起来,试着跟别人分享。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知识的深度处理方面有所进步,思辨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 遗忘是一种生物本能,让我们不至于被生活琐事所淹没。遗忘不仅能够减少大脑的损耗,减少我们的痛苦,还有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东西。

    >> 愉悦的心情不仅能够提高个体免疫力,而且能够提高记忆效率。

    >> 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很大的环境中时,大脑会发生萎缩,身体会受到很大的耗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病变,而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 如果想让自己的头脑产生更多的创意,想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尽量去比较空阔的地方。

    >> 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 学习新知识时,如果我们有大量已有知识辅助理解,会事半功倍。而能够与之联结的知识越多,我们就会掌握得越牢固。

    >> 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学术知识,分散学习的效果都更好一些

    >> 睡眠不足会剥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正如跑步后身体需要休息才能恢复体力一样,大脑在快速运转之后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休息才能继续高效运转

    >> 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时,小脑的网状结构会发生变化,方便脑脊液与体液进行交换,带走大脑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其中就包括会引发“老年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

    >> 而且当我们睡眠不足时,免疫能力也会受到损耗,使我们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 第一,体温从高降低有利于产生睡意,所以睡前可以洗个热水澡。

    >> 第二,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睡眠因子),所以睡前要尽量降低睡眠环境亮度。

    >> 第三,睡前不宜饮用咖啡、茶、酒。

    >> 第四,保持固定的睡眠习惯和起床习惯,培养身体的睡眠生物钟。

    >>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跑3公里,甚至5公里

    碎片化学习不能够形成有效的系统的知识,过目即忘。

    >> 一方面,我们从信息中筛选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减少消化时间,媒体将内容尽可能进行了简化,只提供关键信息,难以培养起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能力。

    >> 一方面,我们从信息中筛选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减少消化时间,媒体将内容尽可能进行了简化,只提供关键信息,难以培养起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能力。

    >>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学习,做笔记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 经常做笔记能够大大减少通过网络学习带来的“虚假学习感”问题

    >> 那就是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完善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强化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够加强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 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体系,是因为它拥有体系的属性。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

    >> 单一的知识不算体系,所以构建体系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认知——对事物认知的认知。如果想要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吸取足够的元认知。

    >> 体系的基础是系统,系统的基础是元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的元素需要有多元的特点,而不只是对某个角度的重复。

    >> 体系的“系”的另一层意思是捆绑、关联。我们把不发生关联的组块称为非系统,只有发生关联的组块才能够成为体系。

    >> 构建体系的关联方式有很多种,如链式、塔式、环式、树状式、网状式。其中最为稳定的是树状式和网状式。

    >> 体系的“体”强调的是整体和协调。知识体系构建到最后是价值观的形成,然后会是能力的反映。当我们的知识体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时,则意味着我们将知识合多为一。

    这是最完美状态。犹如降龙十八掌第十八掌是糅合前十七掌而来,达到融会贯通,天人合一的境界。

    >> 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这样的规律,它会在我们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突变,进而自发形成完善的体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自己的知识输入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体系,产生输出。

    >> 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这样的规律,它会在我们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突变,进而自发形成完善的体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自己的知识输入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体系,产生输出。

    求人不如求诸己

    >>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向别人学习一些技巧可能会有效,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基础,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变得空洞,就像一幅没有内容的框架或没有实质的空心球一样。

    >>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向别人学习一些技巧可能会有效,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基础,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变得空洞,就像一幅没有内容的框架或没有实质的空心球一样。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那么,怎样构建这样的秩序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如何筛选知识,避免吸收低级知识,减少无用信息带来的紊乱,否则就会像电脑碎片文件多了会卡一样,我们的大脑中的碎片信息多了,也会变迟钝。

    >> 那么,怎样构建这样的秩序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如何筛选知识,避免吸收低级知识,减少无用信息带来的紊乱,否则就会像电脑碎片文件多了会卡一样,我们的大脑中的碎片信息多了,也会变迟钝。

    第二部分 反本能之群体接触·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

    也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五个步骤。

    >>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将情商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将情商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 懂得与人交往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这样的人也更容易适应社会。一个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并对其保持尊重。在与人接触中,他们会顾及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并且尽可能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 如果环境没办法给我们控制感,那么我们会感到不安和警觉,会更敏感,更易激动。所以,当别人不能满足我们时,我们就会感到丧失了控制感,进而被唤醒“战斗”的应激状态。

    >> 很多人在争吵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绝对化

    你总是,你从来,你一直,你老是。每次、每回,没有一次。。。。。。

    >>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时,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该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该观点的信息。

    >>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时,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该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该观点的信息。

    >> 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如果我们觉得某个人不喜欢我们,可能就会自发地去寻找他不喜欢我们的证据,而忽视他的其他行为,这就造成了无端的厌恶。

    >> 而人对情绪的感知非常敏感,当对方感知到你对他的不信任时,也会反馈以厌恶,进而让你觉得自己的直觉是对的。

    >>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沟通,其实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多余的

    >> 怎样沟通才会避免这种绝对化的情绪呢?我们一定要区分好事实和感受

    >> 热恋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极为相似:强烈眩晕的兴奋感、食欲降低,对爱人的判断扭曲

    >> 当大脑灰质减少时,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变笨,也会变得更为焦躁不安。

    >>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也不支持闪婚,因为想要拥有幸福稳定的婚姻,双方就必须要等足够长的时间。

    >>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迈克尔·盖斯林(Michael Ghiselin)说:“如果身边的人比我们优秀,会让我们变得更美好;如果他们不健康或者无知,则更容易对我们造成伤害。”

    >> 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从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的。

    >>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表露时,便是向别人表达信任;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表露水平做出反馈,也是一种表示接受信任的表现。

    >> 可以先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我会分享自己喜欢阅读和写作,然后就一些作品展开讨论。如果你喜欢拍照,可以分享自己去过的景点;喜欢打球,可以分享自己打球的经验。

    如果对方有较好的反馈,并且也分享了他的兴趣爱好。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试着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态度,比如喜欢某个事物、某个人。

    >> 如果我们表现得过于完美,大多数人会对我们敬而远之

    >>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密切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而不停地向他人谈论自己的私密,会被他人看作自我中心主义者。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表露,而对其他人进行中等程度的表露。

    >> 当我们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很微小的帮助,他们往往会感谢我们;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对他们好,突然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继续支持他们时,他们反而会记恨我们。

    >>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对我们心存感激。如果方式不当,对方还可能对我们心生厌恶。

    >> 人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对自己的认同慢慢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认同慢慢减少的人

    >> 也可以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模式去叙述,这样也会减少一些对方的排斥。

    >> 当对方在工作上有些失误或不足,我们对其提出改进建议时,可以先指出对方做得不足的地方,随后赞美他做得好的地方,这样对方就不容易产生“相对剥夺”的感受了,也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 我们需要赞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希望别人能够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和自己的特长。

    >> “90后”的主要需求已经变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也很简单,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愤怒,这可不简单。

    >>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服务偏差”现象,也就是每个人都会美化和抬高自己。

    >> 争执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的自我抬高,争夺话语的控制权,属于一种竞争。

    >> 有时我们甚至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背离谈话的初衷,只为获得自尊心的满足。

    >> 暴力的宣泄能够获得与其他本能欲望同样的快感

    终其一生,我们都是自己认知框架内的囚徒。

    >> 每个人对事物认知的构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

    >> 每个人对事物认知的构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

    >> 如果双方不站在对方的立场和经验考虑问题,那么就难免发生争执和矛盾。

    >> 增加共同视域

    >> “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说,能再解释一下吗?

    >> 如果双方有更多的共同视域,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这样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执行为。

    >> 其中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会自嘲。自嘲是自我接纳的一种表现,能够让自己较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

    >>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也会慢慢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减少争执行为的发生。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多用“我们”,少用“你”,让对方感受到你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是共同解决外部问题。

    理不争不明

    >> 因为争论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本质上也能够增加双方互相了解。

    >> 因为争论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本质上也能够增加双方互相了解。

    >> 适当地与他人争论是有益的,但是要避免人身攻击以及讲粗话

    >> 当我们在会议中为某件事争吵时,别人之所以愿意听我的建议,是因为我说话非常小声,别人总是不得不停下争论问一句:他刚才说什么了?”

    >> 亲情的天然属性是分离,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发生争吵,实际上也是孩子到了独立的年龄,父母在履行进化的使命,也就是“赶孩子走”,驱使孩子走向独立。

    >> 一般来说,父母控制欲越强,越容易与孩子发生矛盾。因为孩子能自己掌控的“领地”被过度压缩,会产生很大的反弹,进而养成较为叛逆的性格。

    >> 父辈与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差异较大,这就导致我们和父母的观念可能有很大不同

    >> 两代人的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差异越来越大。

    >> 人会很在意自己的社会评价,在群体面前,我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得更有礼貌,更懂得克制冲动

    >> 对孩子进行各种限制,不让孩子出去玩的家庭,孩子也更容易产生叛逆。

    >> 如何进行不彼此伤害的有效争吵。比如清晰界定问题,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炒冷饭”,不要想着说服对方等

    >> 就是在争吵时,主动离开“阵地”,克制住反击的冲动。

    >> 一个人能够成长得多快,部分地取决于他的经历和学识,但更取决于他对事物和场景的自我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并在以后少犯错误。

    >> 如果想让自己进步得更快,那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反馈。做笔记和写日记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 亲情像空气,我们不会特意感知它的存在,但父母对孩子的作用却如同空气般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学一些交流与沟通的知识,年轻时做个合格的孩子,有孩子之后做个合格的父母。

    >> 在聊天过程中,要尽可能确定自己和对方的空间心理距离和情感心理距离,在彼此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建立安全感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 那么,怎样才能更恰当地赞美别人呢?我觉得首先要符合事实,看到值得赞美的才赞美,那是对双方的基本尊重。

    另外就是,赞美的内容要具体化。

    >> 最好的提问应该既让对方对你的问题感兴趣,又不让对方觉得“烧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尼尔·布朗(Neil Browne)的《学会提问》和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的《决策与判断》。

    >> 我们在交谈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让对方受到我们的感染,对我们也报以积极的回应;如果希望对方能够有更多的反馈,就不要让自己显得过于拘谨。

    >> “过度自我卖弄”的人常常不受欢迎,因为很多人的“自我卖弄”隐含着对他人的贬低,或者让别人感到自己很蠢。

    >>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对方表达,其本质就是让对方建立表现欲的满足机制和寻求安慰的代偿机制,如果能够结合固定的时间点,就更容易增加对方对我们的好感。

    >> 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中最重要的是真诚。没有真诚,用再多技巧也是徒劳。

    >> 自我实现预言——我们对别人的心理预期会让对方产生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倾向。

    >> “自我实现预言”在儿童身上效果最为明显,因为儿童时期是模仿力和表现欲最强的人生阶段。孩子一旦被贴上一个“标签”,他们就会给自己做形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标签”内容相近。

    >> 当孩子做错事时,那些经常批评孩子“你怎么那么不乖”“你怎么那么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朝着他们的“预期”发展,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在其著作《积极心理学》中说,积极的语言和情绪能够扩宽孩子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相反,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的思维发生“窄化效应”,即影响孩子的见识和探索能力。

    >> 当人与人之间发生资源竞争时,或多或少会互相排斥

    >> 我们对远方的强者有更多的敬畏,而对身边的朋友会有更多的嫉妒。

    >> 实际上,在生活中,凡是强加到我们身上的东西,都会削弱我们对环境的控制感,让我们感到不安全、不自在,也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厌恶感。

    >> 我们无缘无故地不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他与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甚至是我们错误地以为有相似之处。

    >> 他与我们的行为模式有较多的重合,让我们感觉到本我的显露,不自觉地讨厌他,实际上就是讨厌内心深处那个想要隐藏的自己。

    >> 人的情绪超过70%可以通过身体感知。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我们,即使言语上没有表现出来,我们通常也能够感受到,这是很自然的生理反应。

    >> 如果无法忍受讨厌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环境,远离他们。人有一套很好的自我保护机制,即遗忘。只要不经常看到他,我们就会慢慢忘记他对我们的意义及负面影响。

    >> 如果想让对方减少对我们的厌恶,可以请求对方帮我们的忙(而不是去帮对方的忙)

    >> 想让两个互相讨厌的人减少敌意,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必须协作并成功完成一个任务。

    >> 锻炼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释放血清素和内啡肽等物质。运动时,大脑感知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开始释放这些物质,减少身体的疲劳感,促进身体恢复平静。

    >> 参与稀缺竞争,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感。我们会因为受拒绝而感觉自尊心受损(丢脸),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后来的目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而是为了挽回“面子”,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受挫—攻击”理论。

    >> 而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人恋恋不舍,有时是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轻度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感觉到神秘,感觉到很有吸引力。对方越是一言不发,自己越会焦躁地想知道对方内心在想什么。对方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认为有其含义。我们会一直处于猜想之中,越陷越深。

    >> 这都是距离感让自己美化了未知的和未得到的人或事,看不到其不足之处而对其更加喜欢。

    >> 每个人,每件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直到自己接近他的时候,你可能才会发现:他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美好。

    >> 在经济学上,追求极致的代价是极高的成本

    >> 完美主义会降低我们的“时间贴现率”,让我们付出极高的成本。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一件事,陷入一种“追求—不满足”的循环之中,在低效率和长时间的高压中产生疲惫感。

    >> 育的不同,会对这件事情产生不同的认知信念,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 除了睡觉,还可以通过锻炼来缓解疲劳。我们的身体存在兴奋类递质和抑制类递质,两者是“你多我少”的关系。而锻炼的好处之一就是增加自己的兴奋类递质,从而让自己不会因为过多的抑制类递质导致疲劳

    能力和机遇承载不住野心和梦想。

    >> 我们的无奈和疲惫,有时候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也就是在资源获取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我们除了应该降低自己对资源获取的预期,更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

    >> 我们的无奈和疲惫,有时候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也就是在资源获取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我们除了应该降低自己对资源获取的预期,更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

    >> 我们会因为快乐而手舞足蹈,也会因为手舞足蹈而感到快乐。因为情绪会影响行为,而行为也会影响情绪。如果我们因为感受到疲惫而陷入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往往会进一步强化我们的疲惫感和无助感。

    >> 我们经常会说:“段子手把快乐给了我们,把伤心留给了自己。”这句话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心理摆。当外界因素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刺激时,人的心理状态便会呈现出多层次或两极分化的特点,也就是像钟摆一样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来回摇摆。

    >> 如果一个人能够对家人很尊重,没有很强的控制欲望,不会不自觉地暴躁,那么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人的人品基本“过关”

    >> 人类交友的目的有两个——互悦和互利

    >> 两个人能够成为好友的前提之一是心理互容,也就是有较多的认知重合之处。一两个好友也许不能很客观地反映一个人,但是5个好友的加权,反映出来的人格偏差通常不会太大。

    >> 当他与自己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否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 能够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人,有着较高的自我认知,因为他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别人的矛盾的人,拥有更强的共情能力,更懂得尊重和谦让。

    >> 尤其是当他对待身份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表示不满的时候。如果他在暴怒的时候仍然能够很节制地宣泄,那么这样的人必定有着很强大的内心和独立的人格。

    >> 很久以前有人做过简单的调查,发现每天花2小时看影视剧的人更多的是低收入群体。我也相信,除了工作互动的需要,一个人如果每天能够花2小时不停地刷微博,那么他的时间也应该非常不值钱。从静态来看,他的时间成本也非常低,能够创造的价值也不高。

    >> 积极情绪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并且,积极情绪还能够扩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具有创造力。

    忙是最好的解药,就让我忙的疯掉,忙的累倒,连哭的时间都没有最好。

    >> 如果想尽快走出负面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忙碌起来。当我们忙碌起来时,对这些负面事件的思考就会暂时停下来。

    >> 如果想尽快走出负面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忙碌起来。当我们忙碌起来时,对这些负面事件的思考就会暂时停下来。

    >> 当自己感受到太多的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跑步、工作或者旅游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减少自己的不愉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负面事件的记忆在大脑中被抑制住时,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就不那么大了。

    接纳自我,认识不足,规避软肋,学习纠正。

    >> 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接纳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并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

    >> 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接纳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并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

    >> 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也能够看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环境,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的关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 抱有成长心态的人对自己失败的容忍度比较高,能够看到自己当前的不足,即使失败了,也会接受自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

    >> 心理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加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善用这个小技巧,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焦虑和不开心。

    >>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 我们的失落和心累,是因为面对想要争取的东西时,发现自己的能力很有限

    >> 人们会觉得自己朋友的成功比陌生人的成功更有威胁。

    >> 如果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群落里的人比我们更强大,那么他们就可能会在群体中占用更多的资源,让我们感到被剥夺和被威胁感。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喜欢离自己最近而又比自己优秀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目光长远程度,格局大小程度决定一个人成长高度。

    >> 一个群体的进步会让自己进步得更多;如果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身边的人身上,自己的进步空间就会小很多。

    >> 一个群体的进步会让自己进步得更多;如果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身边的人身上,自己的进步空间就会小很多。

    第三部分 反本能之社会洞见看到看不见的,说清想说的

    >> 控制感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

    捧杀的典范

    >> 杀君马者,道旁儿也

    >> 杀君马者,道旁儿也

    >> 比起发展了几千年的大脑文字阅读系统,人类大脑的视觉感受系统经历了更长的发展时间,其适应性也更高一些

    >> 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群体的凝聚力、群体规模、个体独立性和情景模糊度。当群体的凝聚力很强时,我们对群体的信任就更多;当群体规模越大时,我们不顺从的压力就更大一些;当我们的独立性更强时,我们对压力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而当情景越模糊时,我们越容易从众。

    >> “无论人的差距有多大,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从心底认为自己比普通人强。

    >> 之所以会出现自我服务偏差,很大一个原因是每个人都有维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所以会倾向于美化自己

    >> 虚假普遍性——我们会错误地认为别人会跟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

    >> 从某种程度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我们最接近自己,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对自己了解得更深。

    >> 如果我们想减少自我服务偏差,就需要用“客我”来评价自我。也就是用外在视角、环境视角来看清自己。我看过这么一个问题:“你会找一个与你除了性别,其他都一样的恋人吗?”这个问题本质就是要你跳出“主我”,用“客我”的视角看待自己。

    >>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某一个领域中,他的思维就很容易受到这个领域的限制。所以人们常说:“当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他看什么都像钉子。”

    >> 固守在某领域过久的人会习惯性地用自己专业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 这也是“将才”和“帅才”的区别。“将才”更多地考虑单次战役的胜负,而“帅才”考虑的是战略的成败。前者思考的出发点往往限于局部,他们无法看到更为广阔的格局。

    >> 不应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们需要涉猎更为广泛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尽可能多地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去思考。

    >> 只有跳出自己的专业思维倾向,才能提升看待问题的高度,也才能看到更多层面的问题。

    >> 这种现象被称为“信念固着”。“信念固着”是指人们一旦对某种事物建立起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其建立起一套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即使出现相反的信息,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 我也会经常提醒自己“一个人年龄越大,越容易变得固执,越难学习新东西”。每当我看到自己不理解甚至不接受的事物时,我就会思考我们父母那一代也理解不了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事物。

    >> 我们能够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多是经过筛选的。

    因为普罗大众的日常判断力也就这个水平,道听途说一点只言片语便口口相传、信誓旦旦、以此为傲。

    >> 而当前的一些自媒体往往并没有了解实情,只是基于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想象“创造矛盾”,利用人们的情绪和善意,诱导大家关注和“点击”。

    >> 而当前的一些自媒体往往并没有了解实情,只是基于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想象“创造矛盾”,利用人们的情绪和善意,诱导大家关注和“点击”。

    >> 我们在看到各种热点新闻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一来可以让自己避免因情绪过激而成为谣言的助推者,二来可以等待更多的证据浮出水面,三来可以向多方求证。

    面对周遭所有事件均应如此,不仅限于热点新闻。

    >> 我们面对各种热点新闻时,一定要保持基本的冷静,避免被擅长文字的人操控情绪。

    >> 我们面对各种热点新闻时,一定要保持基本的冷静,避免被擅长文字的人操控情绪。

    >>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知识面而有所侧重

    >>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和规范模式。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点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 按金字塔原理沟通能够达到的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述故事,标题提炼精华。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大脑学会了如何用最少的能量获取信息,慢慢地,大脑开始自动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组织,以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

    >>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读者的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认知资源一部分要用于识别和理解读到的词汇,一部分要用于找出行为逻辑关系,还有一部分要用于理解文章所表达思想内涵。

    >> 清晰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将信息进行排序和规律化,降低受众的认知成本,让信息得以更好地传达

    其实也是一种说话的的艺术

    >> 最近我女朋友老是很晚回家,问她去哪儿了,老是支支吾吾的,想翻看她手机,她总是很惊恐地抢回去。有一天晚上很晚了,她化着浓妆要出去,我骑着摩托车在后面跟踪她。忽然摩托车的烟管坏了,直接掉到了地上,我的摩托车是去年才买的,还不到一年,请问能保修吗?

    >> 最近我女朋友老是很晚回家,问她去哪儿了,老是支支吾吾的,想翻看她手机,她总是很惊恐地抢回去。有一天晚上很晚了,她化着浓妆要出去,我骑着摩托车在后面跟踪她。忽然摩托车的烟管坏了,直接掉到了地上,我的摩托车是去年才买的,还不到一年,请问能保修吗?

    >> 在学习过程中,一般记得最牢固的是最开始学的知识和最后学的知识。当我们在识记一长段文字时,一般总是最容易记住这段文字的开头和结尾,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

    >> 经验参照·为什么好的演讲者很喜欢举例子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方式,都构建在已有的认知上,我们都倾向于接受自己能够理解的事物。因此,以对方熟悉的事物作为我们讲解的载体,很容易带给他人熟悉感和认知上的亲切感。

    >> 通过类比,我们能够让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变得浅显易懂。

    >> 讲到社会对抗关系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时,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其他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对抗关系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学习更多的知识,是为了更完整的认识世界,更完整的认识自己。

    >> 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是为了发现更完整的世界。也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在别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三角形时,拿起批判的武器。

    >> 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是为了发现更完整的世界。也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在别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三角形时,拿起批判的武器。

    人生本无意义,就看自己怎样赋予,怎样使其变得有意义。

    >> 人生的意义在于赋予,甚至说是没有意义,如果有,那也是我们让它变得有意义的。

    >> 人生的意义在于赋予,甚至说是没有意义,如果有,那也是我们让它变得有意义的。

    >> 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我们所接触的知识构建了我们的价值体系,这就像恋人送的笔,让我们对一些特定的事物产生了足够的感情,并对其赋予了意义,从而形成一种追求。

    人生的意义并非生来具有,而是在后天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从一开始清楚自己生而为何,只有在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找到方向。

    >> 人生所谓的意义,是我们赋予自己行为的一种支撑。它是我们价值观的产物,而不是生命本来就具有的。意义的产生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及其关联的构建。

    >> 人生所谓的意义,是我们赋予自己行为的一种支撑。它是我们价值观的产物,而不是生命本来就具有的。意义的产生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及其关联的构建。

    >> 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对高考赋予了很重的意义,对高考极度看重,而且也能够认同自己的努力,即使偶尔会疑惑自己为什么那么努力,也会因为环境带来的紧张感而减少这种疑惑。而高考结束后,我们赋予它的意义就消失了,进而让我们的行为没有了支撑。如果没有及时寻找到新的支撑,也就是赋予新事物一个不一般的意义,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陷入质疑——我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呢?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选择最省劲的行为模式——打游戏,看小说,睡懒觉等。

    >> 我的价值体系让我明白,快乐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意义是自己给的,而价值也是自己创造的,所以,在图书馆看一天书比躺在床上睡懒觉给我的快乐多得多。

    >> 与其不停地思索人生的意义,不如让自己在体验中获得。让自己忙起来,也是良药。

    >> 雪球越滚越大之前,必须有一个小雪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前提是有一个火点。同样,自身要想得到发展,也必须有这样的增量基础,通俗地说就是,要有足够的本钱。

    >> 大多数人想要得到跟他们同样的发展机会,要比他们多一个前提条件——自己先有足够的本钱。当自己拥有足够的增量基础时,才能够吸引和交换相应的资源。

    >> 很多人因为想要稳定而失去了竞争力。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没有难度的工作,缺少足够的历练,就会因为生活过于安逸而使竞争能力退化,那么就很难有向上的提升空间。

    >> 你能够用自身的知识转化成财富,也可以用财富增长阅历。

    >> 之所以会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实际上是因为知识和学历能够作为与他人进行资源交换的基础。至于能不能实现,能够交换成什么资源,则需要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要结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总之,要想更快进步,就至少要有一样可以拿出去交换的资源,这个资源当然可以是足够专业的知识等。

    >> 凡是稀缺的,都是有价值的。

    >> 磨刀从来不误砍柴工,弄懂并且利用好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才是改变自己处境的最好办法。

    >> 增量市场看运营,存量市场重质量,缩量市场做垂直。其中,当一个市场处于市场增量阶段时,是最容易盈利的时期,只要找到这个市场,在早期往往可以“躺着赚钱”,而后来者往往就没有这种好运。

    >> 当我们看到已经有媒体鼓吹一个行业时,要意识到,这个市场可能已经被占领得差不多了,再去涉足可能会得不偿失

    >> 很多明星在出名之前实际上已经做过很多年跑龙套的工作,但是做得足够多了,只要其中一个作品出了名,那么他就会成功。那个使他成功的事件,我们称之为节点。

    >> 自己的所有努力在初期很难看到明显的起色,因为这个过程的积累是无中生有的过程,非常艰难。但是当自己完成了一定量的积累,碰触到一个节点,那么这个“1”就会像奇点一样发生爆发式发展。

    >> 很多人强调,如果想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需要在这个领域持之以恒地耕耘。实际上,这就是在强调原始量的积累。不过更好的办法是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因为自身的能力水平足够高,可以极大地提前碰触到这样的节点,甚至创造这样的节点。

    >> 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弄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并且分析、确定自己的关键限制因子,从而更好地去减少它对自己发展的限制,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打破其带来的瓶颈。

    >> 读书之所以能够改变命运,是因为读书能够帮助我们降低做事的试错成本和犯错的概率。语言学家布鲁姆(Bloom)说,“(读书)能够获得关于世界的二手信息,它具有的明显优势之一就是避免浪费时间以及减少充满危险的尝试过程。”犯错概率低,成功的概率就大了;试错成本低,收益也就高了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去尝试,而知识本身又是具有传承性的,我们通过读书获得关于世界的间接经验,很多事情不用尝试就可以知道正误和好坏,进而规避风险。

    >> 人们正是通过对前人经验的利用获得个人的成长,并使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从而让个体和知识有更大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 一些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他们能够突破历史的局限,并且其经验能够适合足够大的范围和领域。

    >>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东西更快,理解能力更好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积累已经让他们产生了一个理解的框架,当接触新的知识时,在这个框架的帮助下,他们能够很快将知识分类和消化。

    >> 知识与智慧的差距在于实践。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问题,而智慧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输入 实践 真知

    >> 智慧一定是自己经历过后才产生的,绝不是单单读了书就有的。

    >> 智慧一定是自己经历过后才产生的,绝不是单单读了书就有的。

    >> 这种意识的培养,可以来自一次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体验,这种“顿悟”会让他们想把更多的知识变成智慧;也可以来自刻意练习,当遇到一个知识时不断寻找它的使用条件,并且想出这个知识适用的场景。

    >> 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是对世界间接的认知,而实践是对世界直接的改造。

    >> 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而成功的人总是那么相似,他们在对学习和读书这件事情上拥有比常人更大的热情,更懂得将学习和读书得来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 人倾向于通过归类认识事物,进而方便对世界、对他人的认知。

    >> 如果一个观点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认可,而反对者不发声时,久而久之,就很少有人反对它了。

    >> 我们不应该拿努力的自己与不努力却学习成绩好的人比较,而是应该拿努力的自己和不努力的自己比较。前者只会让我们感到不平衡,后者则让我们看到努力带来的价值。

    世人都想走捷径,但哪有什么捷径。

    >> 走向平庸的第三步就是急功近利。

    >> 走向平庸的第三步就是急功近利。

    后记 对未来看得越清楚,行动越坚定

    >>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而不是真相。”

    >> 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问题,往往意味着无知;模糊不清的问题,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肤浅;只有深入了解事物,我们才能提出清晰而准确的问题。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 真正的改变是渐进的、积累的和持续付出的过程量,而不是一个念头就能带来的结果量。

    >> 真正的改变是渐进的、积累的和持续付出的过程量,而不是一个念头就能带来的结果量。

    >> 每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一些提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卫蓝 著317个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tt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