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反本能之自我提升·战胜低配的自己
>> 人体能量并不是绝大部分支持我们进行运动和思考,而是有1/3至2/3的能量用来维持身体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
>> 我们对一件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是在刚接触它的时候,当新鲜感消退后,我们就很可能对其感到厌倦,这种现象被称为“内卷化效应”。
>> 对场景信息的吸收→情绪加工→记忆/经验抽取→认知思考→决策→行为
>> 更为精细的信息加工,需要通过新大脑皮层进行认知思考,并结合既有经历和知识,判断这种场景或相似场景下以前会做何种选择
>> 们通常把不经过新大脑皮层就能够产生的行为称为无意识行为。
>> 我们在做出是否拖延的决策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一个事物的认知思考和记忆/经验的抽取。
>>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正面的和喜好的,那么我们在抽取相关的记忆/经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做这件事时就能够更持久和高效。
>> 我们的潜意识系统控制着我们大多数行为的发生,但它的思维能力有限,无法进行精密的加工,它会认为所有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事情都会有保护和传承基因的作用,所以在做这些事情时会不断地给我们提供动力。
>> 当我们对一件事物抱以积极的态度时,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我们大脑的“多巴胺系统”(dopamine system),产生足够的兴奋递质,同时减少相应的抑制性递质,让自己持续获得愉悦感和动力,进而支撑自己的行为。
>>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目标,就很容易选择享乐,而放弃那些应该坚持但是比较烧脑的选项。
>> 要改变这种让自己拖延的选择倾向,就需要我们对一种有效信念拥有足够的记忆强度,保证这个信念的鲜活性和清晰性,
>> 很多人拖延只是因为习惯,是因为动力缺失并且在决策中得到长期强化的一种行为模式
>> (Douglass C.North)认为我们在行为过程中受益后,会不自觉地进行强化这种行为,并让自己不能轻易改变这
>> 也就是说,我们会对曾经受益的行为路径产生依赖,而想要改变这些行为会变得十分困难。
>> 习惯是有惯性的,之前也提到了,记忆和经验的抽取是行为决策的重要一环。而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动作记忆和体验,它是我们储存记忆最为深刻和牢固的方式之一。
>> 当我们想要改变拖延的习惯时,往往需要战胜的是一个结合了大脑奖惩和趋避的行为机制,这也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 如果一个人一直停留在自己熟悉和舒适的区域,那么他就很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仓促地跳出舒适区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应,最后很容易被“打回原形”,并且会损耗信心和动力。
>> 从简单的部分开始做一件事情,实际上是在降低一个行为的门槛,也是在降低对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唤醒程度。阿拉斯代尔认为,真正的成长大多发生在舒适区的边缘。当自己适应这种较为缓和的变化时,能够更有效而持久地发生改变。
>> 渐渐地,他们就开始降低鼓励的力度。而这时顾客已经基本改变了原来的出行习惯,即使没有鼓励,他们也会继续使用这个软件。
>> 当我们要做一件复杂的事情时,要尽可能降低改变这个行为的门槛,从简单的部分开始做。
>> 较好的做法是慢慢增加自己的任务量,第一天设置较少的任务,发现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并且没有感觉到较为强烈的不适应,之后再增加任务量。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需要的变化,让自己的改变更为持久有效。
>> 人的身体对改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如果这个改变过大或过于激烈,身体受不了,那么很容易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无效重复。
>> 给个进度条·看得见的进步,让改变更有效
>> 但维持皮质醇的高浓度水平状态会伴随着高耗能。处于这种应激状态对个体的生理和精神损耗非常大,这时我们为了逃避压力非常容易选择享乐,尤其容易产生对食物的需求,以补充身体能量。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环境的原因。
>> 大脑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在旧的神经结构上建立新的联结。
第二,形成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区域,以辨别信息中的不同模式。
第三,学会从这些区域中自动提取信息。
>> 想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方式是用另一个习惯来替代它
>> 习惯形成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细水长流式的改变会更有效、更持久。
>> 一方面,在图书馆学习的其他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潜意识里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当我偷懒时,我就会因自己的行为与周围人不一致而感到不愉悦,进而让自己更专注地学习。
>> 社会助长作用是一套监督机制,它利用的是我们对自己形象的管理需要。
>> 我们很多行为的习得都是基于社会约束和社会提倡的。
>> 当心房收缩的时候,心室就休息;心室收缩的时候,心房就休息。这种轮换的休息保证了心脏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工作。
>> 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阅读、思考和推理,它倾向于逐个处理信息;右脑主要负责理解空间位置关系、模式识别、绘画、音乐和情感表达,它更倾向于综合处理信息,进行整体加工。
>> ,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同时调动两侧的大脑,这时候,大脑就很难得到“轮休”,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走动等小活动量的锻炼方式让大脑休息。
>> 当我们因久坐而使血液循环变慢的时候,能够供给大脑的氧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也更容易感受到困乏。
>> 工作或学习累了,起身走动走动,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有效调节我们的血液循环和血氧含量。当我们的大脑感受到能量的恢复时,它对工作或学习的排斥就会降低一些。
>> 比如可以每工作或学习40分钟,休息5分钟。
>> 在方式上,看肥皂剧、刷朋友圈属于被动休息,小活动量的锻炼和5分钟的短时休息属于主动休息。前者能够增加短效的多巴胺递质,后者能够有效提高催产素水平。
>> 多巴胺能够带来一定的愉悦感,但是它属于递质类愉悦因子,有效性非常短,当我们停止看肥皂剧和刷朋友圈时,它带来的愉悦感就会基本停止。
>> 而小活动量的锻炼和5分钟的短时休息产生的催产素和血清素属于激素类愉悦因子,它的时效会更长,当我们再次投入工作和学习时,它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 实际上,乔治·凯林想到的正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 在混乱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绪也容易变得混乱起来;如果地面很脏,有的人随地吐痰时也会更加心安理得。同样,当我们周围的人都在拖延时,我们也更容易拖延。
>> 褪黑素的激素,而这种激素是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会让我们产生困乏感。
>> 如果想在工作和学习中更清醒,就需要给自己营造一个比较明亮的环境。
>> 另外,我们最好保证书桌桌面的整洁。因为过于混乱的桌面,容易造成视觉信息量过大,进而产生烦躁情绪。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在书桌上放上盆栽。
>> 同样,当我们处于一个高噪声的环境时,会产生心理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即使能够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也会消耗我们更多的精力。
>> 手机及其应用程序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甚至心理学专家,他们通过创造和改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良好体验来增加产品的用户黏性。所以很多人感到很难抵制手机的诱惑,毕竟“敌人”太强大。但是,“敌人”虽强大,他们利用的原理却很简单。
>> 这就是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意义——信息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需要足够的信息才能够保证自己继续生存下去。通过不断进化,我们潜意识地对信息充满渴望。
>> 当信息量不够充足时,我们会潜意识地感觉到“不安全”。所以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总是不自觉地环
>> 虚假的信息会让人产生高度焦虑
>> 而分享有效和真实的信息,则能够让我们获得尊重和信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们沉溺于网络社交。知道某个信息的人越少,或者我们越觉得这个信息重要,分享这个信息后我们越能更多地获得愉悦感
>>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导致我们玩手机成瘾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手机娱乐来减少焦虑和压力。
>> 因为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时,体内会释放皮质醇。皮质醇能够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能量对环境做出应激反应。
>> 但皮质醇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身体能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这也是为什么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会变得很消瘦和更容易生病,因为他们的脂肪、肌肉和肝脏都被严重损耗,维系自身的能量过少,而排毒器官又受损。
>> 而用手机娱乐,恰恰能够使我们转移注意力,降低焦虑感,其中能够有效降低我们焦虑的信息就是“八卦”。
>> 社会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人们总是处于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并且在不断寻找别人的缺点。而且存在的竞争性越强,他们就越会通过寻找对方的缺点来取悦自己。
>> 所以有的人总喜欢看那些明星遭遇各种窘迫的信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那些人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看到别人的窘迫处境,能让他们在比较中获得心理平衡,短暂地降低他们的焦虑。
>> 分享信息能够带来尊重,看“八卦”新闻能够减少我们的焦虑,这些都直接导致我们对能为我们提供无限信息的手机高度依赖,而这也是手机及其应用程序背后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让我们“上瘾”的手段。
>> 萎缩的大脑·沉迷网络社交可能让人变笨
>> 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利·英汉姆(Harry Ingham)提出了自我展现的“约–哈里窗”,认为我们在行为和认知上会将自己分为四个部分: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和未知我。
>> 经常上网和刷朋友圈会让我们的大脑功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前额皮质参与我们的行为控制,而海马体则负责我们的记忆。当这两者都发生萎缩时,我们将会陷入一种负性循环——自控力和认知能力下降,变得越来越沉迷于手机和网络。
>> 社交网络的关系有一个“蒸发冷却效应”。它讲的是,在我们的社交场合中,最不想参加聚会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他能够参加的人;最不想掏出名片的人,正是大家都想要与之交换名片的人。
>> 相反,那些最想去结交别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想去结交的人;那些最想说出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听他说的人。
>> 而提升自己,反而能够很好地实现一举多得,即使少了一个人的支持,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影响。投入后者,收益也更为持久有效。
>> 人总会自动地权衡利弊,当我们感知到一些事情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就会重新考虑是否要做这件事。
>>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能有多懒。
>> 面对不同的事物和环境时,我们所产生的心理唤醒状态也不一样,而只有当唤醒和我们的目的统一时,我们才能够变得高效。
>> 看纸质书学习的方式更好呢?因为当我们打开微博时,即使在里面看到的是“干货”,微博对我们的唤醒也是以娱乐性和社交性为主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唤醒状态和目的不一致,这样接触的知识很容易成为过眼云烟。
>> 人们做计划时,往往倾向于过于乐观,会低估完成计划所需的时间,并高估计划的完成情况。
>> 我们经常在放假时把一些书带回家,计划在假期看完。然而,能够按计划完成十分之一的人就算很厉害了。
>> 思考当前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时用到的并不是同一个大脑区域,而思考未来的自己的区域与面对他人时所用的区域相同。
>> 我们在做计划时,会更多地考虑单线信息(关注未来),而很少考虑分布信息(当前实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有很多计划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却依然保持原来的计划模式。
>> 如果我们想要有效改变自己总是做出理想型计划的习惯,就需要知道自己做计划时存在哪些倾向,以进行预防性修正。
>> 心理学家塔尔玛德(Tahmud)说过:“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总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
应激反应都不会太完美
>> 管理学上有一个定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第一个想法,一般不会是最好的那个。尤其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大家一开始能够脱口而出的大多是最普通的解决办法。
>> 管理学上有一个定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第一个想法,一般不会是最好的那个。尤其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大家一开始能够脱口而出的大多是最普通的解决办法。
>> 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现状,通过对自己和环境的充分了解,进行信息整合,分析其中会阻碍我们执行计划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然后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计划是否行之有效;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成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轮PDCA循环中去解决。
>> 二八法则是指: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只占其中的约20%,其他的80%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
>> 将自己80%的精力放在具有决定性的20%的任务上。
>> 这决定性的20%的任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80%任务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的精力都十分有限,如果做事情时能很好地把握住重要的部分,就可以避免做很多无用功。
>> 将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放在首位,减少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的发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操心,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 我自己也有一个特别高效的时间段,那就是早上起床后的2小时。我一般起床后做一下简单的准备就开始写作,无论能否写得出,我都会要求自己在电脑前坐2小时,久而久之,这2小时就成了一段特别高效的写作时间。
>> 选择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学习和工作,就不用消耗太多的精力去适应新的环境了
>> 应该尽力培养起这样的时间感和空间感,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效率。
>> 心理学家将恐惧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失败的恐惧,另一种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 你会因为有一个可量化、具体的计划而更快、更投入地执行它。因为这个可以量化的计划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情景线索
>> 我也经常想象自己可能会因为什么而拖延不愿行动,发现自己每次执行一个计划都会在最开始产生抗拒情绪,而一旦开始执行起来,抗拒情绪就渐渐消散了。因此,我经常提醒自己,只要行动起来就好了,这些情绪会很快消失。这也提高了我的执行效率。
>> 学习目标分为三个领域:认知、情感、技能。又将认知领域中的认知过程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 巩固知识最有效的办法是为别人讲解。
>> 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等层级。
>> 这其实就是“以教促学”。通过向他人讲解知识,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提取。一方面,我们需要准确记忆所学内容,才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在为别人讲解时,如果自己对知识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不够,就很容易被对方的质疑给难住,这使我们可以在对方的提问中找到自己的知识盲区。
>> 擅长思考的人能够用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去解释事物,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更有收获,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用起来,试着跟别人分享。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知识的深度处理方面有所进步,思辨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 遗忘是一种生物本能,让我们不至于被生活琐事所淹没。遗忘不仅能够减少大脑的损耗,减少我们的痛苦,还有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东西。
>> 愉悦的心情不仅能够提高个体免疫力,而且能够提高记忆效率。
>> 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很大的环境中时,大脑会发生萎缩,身体会受到很大的耗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病变,而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 如果想让自己的头脑产生更多的创意,想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尽量去比较空阔的地方。
>> 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 学习新知识时,如果我们有大量已有知识辅助理解,会事半功倍。而能够与之联结的知识越多,我们就会掌握得越牢固。
>> 无论是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学术知识,分散学习的效果都更好一些
>> 睡眠不足会剥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 正如跑步后身体需要休息才能恢复体力一样,大脑在快速运转之后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休息才能继续高效运转
>> 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时,小脑的网状结构会发生变化,方便脑脊液与体液进行交换,带走大脑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其中就包括会引发“老年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
>> 而且当我们睡眠不足时,免疫能力也会受到损耗,使我们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 第一,体温从高降低有利于产生睡意,所以睡前可以洗个热水澡。
>> 第二,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睡眠因子),所以睡前要尽量降低睡眠环境亮度。
>> 第三,睡前不宜饮用咖啡、茶、酒。
>> 第四,保持固定的睡眠习惯和起床习惯,培养身体的睡眠生物钟。
>>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比如快跑3公里,甚至5公里
碎片化学习不能够形成有效的系统的知识,过目即忘。
>> 一方面,我们从信息中筛选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减少消化时间,媒体将内容尽可能进行了简化,只提供关键信息,难以培养起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能力。
>> 一方面,我们从信息中筛选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减少消化时间,媒体将内容尽可能进行了简化,只提供关键信息,难以培养起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能力。
>>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学习,做笔记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 经常做笔记能够大大减少通过网络学习带来的“虚假学习感”问题
>> 那就是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完善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够强化自己的思辨能力,也能够加强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 知识体系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体系,是因为它拥有体系的属性。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
>> 单一的知识不算体系,所以构建体系的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元认知——对事物认知的认知。如果想要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吸取足够的元认知。
>> 体系的基础是系统,系统的基础是元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增加的元素需要有多元的特点,而不只是对某个角度的重复。
>> 体系的“系”的另一层意思是捆绑、关联。我们把不发生关联的组块称为非系统,只有发生关联的组块才能够成为体系。
>> 构建体系的关联方式有很多种,如链式、塔式、环式、树状式、网状式。其中最为稳定的是树状式和网状式。
>> 体系的“体”强调的是整体和协调。知识体系构建到最后是价值观的形成,然后会是能力的反映。当我们的知识体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时,则意味着我们将知识合多为一。
这是最完美状态。犹如降龙十八掌第十八掌是糅合前十七掌而来,达到融会贯通,天人合一的境界。
>> 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这样的规律,它会在我们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突变,进而自发形成完善的体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自己的知识输入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体系,产生输出。
>> 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有这样的规律,它会在我们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突变,进而自发形成完善的体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自己的知识输入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体系,产生输出。
求人不如求诸己
>>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向别人学习一些技巧可能会有效,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基础,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变得空洞,就像一幅没有内容的框架或没有实质的空心球一样。
>>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向别人学习一些技巧可能会有效,但是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基础,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容易变得空洞,就像一幅没有内容的框架或没有实质的空心球一样。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那么,怎样构建这样的秩序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如何筛选知识,避免吸收低级知识,减少无用信息带来的紊乱,否则就会像电脑碎片文件多了会卡一样,我们的大脑中的碎片信息多了,也会变迟钝。
>> 那么,怎样构建这样的秩序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如何筛选知识,避免吸收低级知识,减少无用信息带来的紊乱,否则就会像电脑碎片文件多了会卡一样,我们的大脑中的碎片信息多了,也会变迟钝。
第二部分 反本能之群体接触·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
也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五个步骤。
>>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将情商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将情商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 懂得与人交往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这样的人也更容易适应社会。一个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并对其保持尊重。在与人接触中,他们会顾及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并且尽可能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 如果环境没办法给我们控制感,那么我们会感到不安和警觉,会更敏感,更易激动。所以,当别人不能满足我们时,我们就会感到丧失了控制感,进而被唤醒“战斗”的应激状态。
>> 很多人在争吵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绝对化
你总是,你从来,你一直,你老是。每次、每回,没有一次。。。。。。
>>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时,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该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该观点的信息。
>>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时,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该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该观点的信息。
>> 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如果我们觉得某个人不喜欢我们,可能就会自发地去寻找他不喜欢我们的证据,而忽视他的其他行为,这就造成了无端的厌恶。
>> 而人对情绪的感知非常敏感,当对方感知到你对他的不信任时,也会反馈以厌恶,进而让你觉得自己的直觉是对的。
>>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沟通,其实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多余的
>> 怎样沟通才会避免这种绝对化的情绪呢?我们一定要区分好事实和感受
>> 热恋对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影响极为相似:强烈眩晕的兴奋感、食欲降低,对爱人的判断扭曲
>> 当大脑灰质减少时,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变笨,也会变得更为焦躁不安。
>>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也不支持闪婚,因为想要拥有幸福稳定的婚姻,双方就必须要等足够长的时间。
>>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迈克尔·盖斯林(Michael Ghiselin)说:“如果身边的人比我们优秀,会让我们变得更美好;如果他们不健康或者无知,则更容易对我们造成伤害。”
>> 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从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的。
>>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表露时,便是向别人表达信任;而对方以同样的自我表露水平做出反馈,也是一种表示接受信任的表现。
>> 可以先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我会分享自己喜欢阅读和写作,然后就一些作品展开讨论。如果你喜欢拍照,可以分享自己去过的景点;喜欢打球,可以分享自己打球的经验。
如果对方有较好的反馈,并且也分享了他的兴趣爱好。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试着主动分享自己的一些态度,比如喜欢某个事物、某个人。
>> 如果我们表现得过于完美,大多数人会对我们敬而远之
>> 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很难与他人建立密切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而不停地向他人谈论自己的私密,会被他人看作自我中心主义者。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表露,而对其他人进行中等程度的表露。
>> 当我们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很微小的帮助,他们往往会感谢我们;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对他们好,突然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继续支持他们时,他们反而会记恨我们。
>>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对我们心存感激。如果方式不当,对方还可能对我们心生厌恶。
>> 人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对自己的认同慢慢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的认同慢慢减少的人
>> 也可以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模式去叙述,这样也会减少一些对方的排斥。
>> 当对方在工作上有些失误或不足,我们对其提出改进建议时,可以先指出对方做得不足的地方,随后赞美他做得好的地方,这样对方就不容易产生“相对剥夺”的感受了,也会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