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00#晨间三件事(4.18)#昨日回顾(4.17)+读书笔记
昨日回顾
完成进度:70%
事件收获:
1.发现微信读书竟有读书分类的自定义设定,解决了一直围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
- 收藏的书太多,旧的书还没看完,不断增加的好书源源不断。
- 也是由于书多,每次找书和看同类主题的书都不太方便,花费在前期准备的时间过多。
为此,我好好的探索了这个自定义,书库一下子清晰了很多,对应着的学习精进的方向页越来月清晰。整理书单不仅是对我的知识管理内容主干的一个梳理,同时也是一个正向微习惯的养成,以后的每一次增书,都会提前了解大概,进行分类,这样的一个过程大大省时省脑力。
读书笔记 《PPT:让你好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PPT如此重要?
- PPT能够让信息一目了然,时间成本和价值
- 通过图片、图表和图示,可以让宣讲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 标题、页码以及导航防止听众在演示中迷失
- 活跃现场气氛
第二个问题:PPT包括哪几种类型?
常用到的PPT包括两种类型: - 一种:报告文档类PPT
- 一种:演示辅助类PPT
1.报告文档类PPT:
是要打印出来,像Word文档一样让人阅读的。例如:罗兰贝格的咨询报告
特点:非常适合打印的,信息高度组织的PPT,追求没有任何冗余和干扰的,清晰的阅读效果。
2.辅助类文档PPT
是需要投影出来,帮助人讲解的。例如学生用的答辩PPT
特点:框架结构的设计;实用较简单的模板;注重内容制作
第三个问题:制作PPT时我们存在的误区?
- PPT不能当讲稿
- PPT不能无组织 //不要把一堆的信息碎片拿给观众
- 保持观众的注意力 // 完成一个部分后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 PPT不要太华丽
视觉理论:观众是如何处理视觉信息的的?
- 基础视觉提取,并进行处理多个特征
- 根据目的需要,筛选关注内容
- 保存关键目标,联想相关描述
思考解答:为什么PPT不要太华丽?
其实是为了在第一阶段减少获取的信息,第二阶段过滤和事件的构建就会越快,第三阶段形成“概念”的速度越久越快。而我们要的就是让观众记住PPT中信息。
第四个问题:制作一份PPT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PPT的一般制作流程:5步,让你自信的走上讲台。
- 1.设计先于一切
- 2.PPT内容的制作
- 3.PPT的排版和美化
- 4.动画的设定
- 5.讲稿、计时和排练
晨间三件事
今日第一件事:完整产出PPT
今日第二件事:读书笔记《PPT,要你好看》
今日第三件事:准备明天考试内容
2019-04-19 22:12:3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