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名人眼中看到的爱情

从名人眼中看到的爱情

作者: 晚了个安c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3:14 被阅读0次

      此篇文章为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所作,一直封存在空间日志中,今偶然想起,翻来一看,不觉其中内容有些幼稚可笑,现拿来简书,原文未做删改,博君一笑。

    原文如下:

      其实我一直想写点什么,但我又怕自己拙劣的文笔写不出点什么。但最后我还是决定尝试着去写点什么。鲁迅夸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我不吃螃蟹,也不是第一个人,但能动笔,我就觉得已经是勇士了。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勇士梦,但有的人只是想想,所以只能是梦了。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有个写下去的理由罢了。我没有想过要写多少字,可能是一篇800字的议论文(万恶的议论文),可能是一篇两三千字的“小豆腐”,看心情就好啦。哦,我忽然记起,一篇作文貌似是不能有前言的,只有作品才能有前言,那用序好了,也不行,那用题记?可是老万说题记不能太长,一句话的事..管它呢,反正是写给自己看,我喜欢就好。哈,阅卷老师,有本事你来扣我分啊,看我跑题又乱画,我要欠你几分?

          有些人要用他们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没有开始,所以也没有结束

          “爱情”本身就是一个具体又笼统的东西,它可以很美好,因为它叫爱情;也可以很疯狂,因为它叫爱;亦可很悲,因为它叫情。世上有多少人被情所困、所扰、所悲.....

          张爱玲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烟火女子,平凡、真实、踏实、温暖。本应一世传奇,却偏偏遇见了胡兰成。人们都骂胡兰成是汉奸,但在张爱玲眼中他却是一个风流倜傥、机敏多变的才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从张爱玲寄了所有积蓄给放弃她的胡兰成这件事中,可见她那性情中的爱。一个以文字为生、历经沧凉乱世和坎坷心路的张爱玲,"四岁母亲离家出国。十岁父母离婚。十四岁父亲再娶。十七岁被父亲监禁半年。十八岁逃出父亲的家。从童年到青春,一次次都是情感.上的高压与生活上的高温之煎熬。二十三岁,扬名,上海滩。二十四岁,情系胡兰成。二十五岁,情伤胡兰成。二十七岁,情碎胡兰成。三十二岁,离家去国。四十七岁,痛失赖雅。五十二岁,自我封锁。七十五岁,骨灰漂流太平洋"。可以说是胡兰成的滥情毁了她的一生。一个男人,不能做到负责、担当,就不要随意打开她的心窗。记得高三作文中有人笑张爱玲的“黄金时期”不过短短四年,我想说,若你被情所伤心灰意冷,又有几分勇气从头再来?逃避不是办法,时间却是最好的良药。张爱玲与大她二十七岁的赖雅在一起,也许仅仅是为了逃开胡兰成的心结....闫红说:她对这尘世的情意太珍重于不胜孤寒处怀着温柔一念,而她得到的每一份爱,都干疮百孔。。其实不然,于张爱玲来说,对胡兰成的爱,是珍贵.....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君知又有何用,就像张幼仪悦着徐志摩,徐志摩喜欢着林徽因,林徽因却又钟情于梁思成。我在想,如果不是万恶的社会世俗、家族封建,只怕林徽因的伴侣会是徐志摩吧。从张幼仪、徐志摩、林徽因这三人的角度来说:张幼仪是可悲的。即使她深爱着徐志摩,却仍遭他的抛弃.....在徐志摩对林徽因着迷时,张幼仪干里迢迢来寻他,告诉他自己已有他的骨肉,徐志摩居然说:打掉吧。张说:“听说有人因打胎死掉的”。徐志摩不愧是诗人,很有哲理的告诉张:'还有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后来徐志摩坐飞机死掉,我说这是报应,不过死的更高大上些罢了)张幼仪最终远走他方,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徐志摩是可恨的。为了林徽因背叛了张幼仪,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可以不顾,那个“再别康桥”里柔情的男子到哪里去了?那个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徐志摩到哪里去了?我憎恶徐志摩,憎恶程度甚至过于胡兰成。憎恶胡兰成一是因为他是个汉奸,再一个是因为他对张爱玲的始乱终弃,可一篇“我身在忘川”让我对胡兰成的憎恶减弱万分。而对于徐志摩,我始终认为他是不可原谅的,他不可以抛弃妻子张幼仪和她腹中的孩子。胡兰成是滥情,徐志摩却是“滥杀无辜”。徐志摩抛弃妻儿,追不到林徽因因而改追陆小曼,娶了陆小曼却又还爱着林徽因,在梁林恋情中还要插一脚,还让泰戈尔为自己求情告白....徐志摩,虽然他对林徽因痴情一片,虽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飞向林徽因那儿,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他是可恨的。大概徐志摩是真正的为爱而生,自由的爱情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世俗无法理解,也无法容忍。所以我是世俗的....林徽因是可叹的。她是一个理智甚至冰冷的女人,爱情于她,大概只能是点缀。面对徐志摩的痴情,她为了父名,为了世俗的眼光,与徐志摩不辞而别,留下徐志摩一人在雾都伦敦苦苦去化解所有的相思之情。即使是面对泰戈尔的请求,也坚定地站在自己都的立场上。这位老诗人由衷赞叹:"“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而那首诗,便是最好的映证:蔚蓝的天空,俯瞰苍翠的森林,他们中间,吹过一阵喟叹的清风.....林徽因坚定地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对徐大才子的爱只是远观、微笑,却没有握手、拥抱。我叹林徽因,多半是叹她过于看重世俗的眼光,道德的评价,若从丈夫的角度来说,更敬叹她的理智、稳重、人妻的妇道守礼....

          一身诗意干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多少人将他比作独孤侠客,比作浪漫骑士,可他不过是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的邻家大哥哥一一金岳霖。对于老金,在高三时我对金岳霖这个人嗤之以鼻,我总觉得“守望一生”这只是个笑话,有谁能做到这简单的四个字?后来。让我对老金产生了敬意,真正的敬意。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无果后转身娶了陆小曼,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娶了学生林洙,端木蕻良在萧红去世18年后再娶。而老金,却真的做到了守望一生。有人说:做女人当如林徽因,做情人当如金岳霖。我觉得这对老金不公平:凭什么老金只能做情人?转念一想,这是对老金人品的肯定啊,我便释然了。梁思成亲口说过:老金,是世界上最爱林徽因的人。我表示肯定,同老金“取自花丛懒回顾”的感情比起来,梁思成的爱情到底黯淡了许多。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再娶,而老金对林徽因的痴情才叫“三洲人共惊闻”。看过这样两个故事:有一天,老金将林徽因生前至交好友统统聚在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直到开席当口,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诞辰,说完,依然子然一身的他流下了泪水....

      老金88岁高龄时,有人找到他了解林徽因的生平,这位听力极差、记性不佳和人交谈只能坚持十几分钟便会睡着的老人,在提到林徽因时,居然清楚地记得她的《九十九度中》....有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他:地上生活浪漫情,云端分析理性魂。他是有浪漫情的,但这浪漫情的代价却是随着林徽因颠沛流离,然后在她对他说出她最好的选择时,笑着为她有那么好的爱人感到高兴,笑着后退,笑着将爱埋到深一点,再深一点的地方,埋到斗鸡、蛐蛐和书画后面....我觉得林徽因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老金,卢思浩有本书叫《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那是美好的祝愿,而老金却做到了“陪你颠沛流离”。林徽因,是谁惊艳了时光?又是谁温柔了岁月?我心中的答案,不是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徐志摩,也不是那"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的梁思成,而只是那默默陪伴左右的金岳霖... ..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

      对于萧红的爱情,其实我更看好端木蕻良。萧红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短命,穷困,奔波。她从十九岁离家出走,这一走便再没回头,和未婚夫汪恩甲住在哈尔滨的东顺旅馆,怀孕,未婚夫出逃,引出著名的萧军救美一段。但对于萧军,我并无好感即使他解救了萧红:萧红在落魄时结识萧军,却又在安定生活的上海情感破裂,他对待感情的态度,还有他的“大男子主义”让我厌恶,他认为萧红有一定才华,但比不上自己,算是自己的附属、陪衬。二萧的关系始终是不平等的,萧军自始至终有种男子的优越感,这不禁又让我想到教科书上都是骗人的:连"30年代文学洛神”都遭受着男女不平等,那些课本.上满满的“自由、男女平等”等字眼,犹如一个个笑话....马勇说萧红的悲剧源于“五四”鼓动下的出走,在我看来其实不然,若没有五四的爆发,若没有五四的鼓动,可能萧红真的只能葬身于封建婚姻之中,那才是真正的悲剧。至少,在“五四的鼓动”下,她的出走,让她遇到了端木蕻良。如果说萧军有“过度保护的倾向”,那端木倒是相反了一一他需要萧红的呵护。萧红与端木的接触,也是从萧红替端木收拾房间开始的,书桌旁那段文字,让端木追随了半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其实嫁时.....这样的描写,谁看了能不心动?于是,西安古城,大雁塔下,碑林书法旁留下他们相恋的足迹。我看好端木蕻良,其实看好的更是他那痴狂的勇气:在他与萧红结婚时,萧红已身怀六甲,而孩子是萧军的;端木甚至违背违背母亲的意愿,坚持了自己的主见。在这件事上,我觉得端木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萧红比端木大一岁,却早走了好多年,萧红临终前说:"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不甘,我觉得端木蕻良其实更不甘,他与萧红结婚才不过短短四年,却又要面对别离,纳兰容若对卢氏的死不过忧郁到31岁,而端木却背负了54年的责任,有人把萧红早逝的原因统统归结到端木身上,的确,他的责任难辞其咎,但面对众多的指责,他只有沉默,孤独地忍受着生活和精神的重负....在萧红走后第四天,端木亲笔题写“萧红之墓”,十年浩劫后,端木每年都会去为萧红扫墓,更敬佩的是,端木在萧红去世18年后才续娶钟耀群为妻,四年夫妻,他却用一生去担负那份责任,由此可见他对萧红感情之.....端木去世后,留下的遗愿也是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到圣士提反女校一一萧红另一半骨灰埋葬之地。这让我想起端木那首诗: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满屋梁,梅边柳畔,呼兰河也是潇湘,洗去千年旧点,墨镂斑竹新篁。惜烛不与魅争光,箧剑自生芒,风霜历尽情无限,山和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远,银河夜夜相望。我在想,端木蕻良与萧红他们生前只恨相聚太短,或许,死后能够长远...

                        他远在她情感的彼岸

      他称她为芬芳的奶茶,她爱了他十几载春秋。她一直深爱着一个不能说爱的男人,她叫刘若英,是陈升的“奶茶”。21岁时刘若英爱上了那个叫陈升的男人,36岁时她还子然一身,只因她爱的太痴。对于刘若英与陈升的故事,我想我拙劣的文笔写不出清晰的脉络,推荐看《桃色蛋白质》那期访谈,听那段缠绵凄美的恋情故事....在这里我只想说自己的话:刘若英可以在公众面前如此不顾形象、如此失态,因为她爱了,爱得那么深,爱得除了那个令她心仪的男子外全世界都可以颠覆都可以失去。而他那样理智那样从容,甚至那样残忍.....陈升对奶茶的残忍其实也从侧面证明了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不似胡兰成那般滥情。人生总是这么无奈,也许最终陪在自己身边的人不一定是自己一生的挚爱,但是他如果为了身边的那个人而放弃别人,证明经过时间的流逝,他身边的那个人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最爱,为爱痴狂的奶茶,一份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情与坚持,很幸福,很痛苦,唱着《我想我会--辈子孤单》,享受一个人的孤单....有些爱是要懂的人去理解,哪怕结局是各自行走,也不觉可惜。奶茶,淡淡的,暖暖的....

                          待我等华生

      看过一个故事:铁凝多年前拜访90岁的冰心老人。

    冰心问:“你有男朋友了吗?"

    铁凝:“还没找呢”

    冰心:“你不要找,你要等。”

    五十岁时,她终于等到名叫华生的男人.....

    有一部电视剧叫《爱情睡醒了》对吧。我觉得这名字挺好,你要相信,爱情睡醒了,她自然回来到你身边。如铁凝。如琼瑶。你要相信,女神终究会沦为女人,不必强求,不用急迫,你只需静待,等爱情睡醒了,挑灯回看,华生萧在叹……

      看了这么多,我究竟从名人眼中看到了什么?张爱玲寄了所有积蓄给放弃她的胡兰成,徐志摩以生命为代价飞去林徽因那儿,许广平答应鲁迅为了朱安愿意不结婚只相伴到老,萨特与波伏娃只能称为灵魂伴侣....其实,那些只是凄美,不是爱情。我所理解的爱情,只是一起将悲欢离合看尽,在岁月尽头将你的白发抚在掌心..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名人眼中看到的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wk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