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说书

作者: 水非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19:50 被阅读0次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罗双池

“阅读应该侧重经典还是内容广泛?”这是求知欲像春芽一样萌动、打算读些书的人们经常提的一个问题。

看得出,提问者已经下意识地把“经典”狭隘化了。其实,“经典”不等于“文史哲”,更不限于文学,尤其不仅仅是《论语》《孟子》等儒家经书。经典的森林是异常广袤的,“侧重经典”与“内容广泛”并不矛盾,不会令人顾此失彼。

“经典”可以是几何学,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可以是建筑学,如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李诫的《营造法式》;可以是物理学,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以是经济学,如桓宽的《盐铁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可以是法学,如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可以是逻辑学,如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逻辑学体系》;可以是生物学,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可以是地理学,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可以是茶学,如陆羽的《茶经》;可以是插花学,如袁宏道的《瓶史》;可以是美术学,如王概的《芥子园画谱》;也可以是烹饪学,如袁枚的《随园食单》;还可以是百科知识,如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等。

毕竟人类有六千年文明史(保守地说),思想生生不息,智慧薪火相传,经典之作已经遍布各个知识门类,并且积累众多,可以说不胜枚举,侧重经典并不会导致阅读范围狭小。

当然,也许有人会继续问:我们说的“内容广泛”不是指各个门类的经典,而是指在经典之外要不要也读一些时尚文字、地摊文学、快餐文化?

人都是要生存的,所以知识及时更新、资讯随时了解、偶尔放松消遣也不可或缺。但除此之外,或许还是要侧重经典,这是一个“效益”问题。

就像当季的水果,一篮篮香甜甜的草莓、白嫩嫩的山竹、红艳艳的樱桃、紫亮亮的葡萄还有几斤歪果裂枣摆在你面前,你会吃什么呢?

我猜,你会毫不犹豫扑向前者吧,因为前者显然更美味,并且迟了就不新鲜了。

经典是多少代人精心育种、悉心栽培后文明之树上才结出的珍贵果实,是精挑细选出来、真空包装冷藏空运而来的美妙产品。和当季水果略有不同的是,经典很少“过期变质”,相反,人的生命却短暂有涯,在有限生命里,放开肚皮去“吃”经典吧,不要省着吃!它总是探手可得!它的供应从不限量!它的货架永远不空!想一想,单单只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穷尽一生读得完吗?

“非经典”的味道相比之下就像歪果裂枣,读书也要“宁尝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呀!

 (作者为民进湖南省委会机关公务员)

相关文章

  • 开始说书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罗双池 “阅读应该侧重经典还是内容广泛?”这是求知欲像春芽一样萌动、打算读些书的人们经常...

  • 没力说书:品味从知识开始

    没力说书:品味从知识开始【MP3_声音_录音】免费在线收听

  • 《血观音》一场华美背后的阴谋与苍凉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句话用来形容《血观音》,再恰当不过。 影片以一段说书开始,借说书人...

  • 《血观音》:“观音”后的修罗 华美中的荒凉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句话用来形容《血观音》,再恰当不过。 影片以一段说书开始,借说书人...

  • 说书

    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您细听分说。 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今咱说说这江湖说书人。 说...

  • 说书

    「1」 今年要考研,所以有很多专业课的书要看,买书的时候也开始去留意各种不同的分类,每种分类之下都有数不胜数的书籍...

  • 说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小到大听长辈告诫自己要多看书,多读书,只要是字多的正规书你只要愿意看,家长亲戚都争先帮你买...

  • 《说书》

    书生夜雨卧凭栏,十年寒窗直言难。 可念长安尽美颜,未涉人世不知寒 。 历尽沧海渡千帆,归来不再是少年。 西窗坐断白...

  • 说书

    常常想起童年的说书。 说书人大多是一两个人或两三个人,他们带着行李落脚在一处村庄,说得好被留下来十天半个月,不好...

  • 说书

    说书 一早起来赶高铁,一坐下来打开书,一看蝌蚪眼抖抖,一觉醒来顿悟了,原来书真的很重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始说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wm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