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400807/dfec822c5422ecfc.jpg)
第三天中午,进入漳州华安县城,来到一家竹筒饭特色的饭店,一行人徐徐进入,排起队开始点餐。做为简餐,特色还是比较明显,当然就体现在性价比上。
据说是正宗的用竹子煮得饭,从竹筒里煮好再倒进大锅里的。端上来的竹筒饭呈显得是粽子色,那是因为里面有肉,肉汁溢出使其变成那种颜色。
一碗饭,一碗汤十七块,再点一些类似豆腐干,炸菜包的零食,算下来价格适中,让人能接受,至于味道如何,吃了得还说不错。我因为一日一餐,没有动筷,只是品了下菜色以及体验了一番入店点餐的过程。
小众团的好处很多,一没有购物,二没有推销,三是团员素质比较高,遇不到和自己不投缘的人。至于旅程规划,更是不让人操心。至于去哪里,怎么去,中间如何休息,在哪里停留,都安排得很不错,省心!
来华安自然还是要看土楼,如此看来,这次福建之行是彻底要把土楼逛一个遍,充分认识和领略它的风情万种,其实这样的安排也不错,所谓的小众和深度,恰恰体现在此,否则随大流,跟自己走马观花的旅游又有什么区别呢?进入华安土楼景区,跟别处土楼又不太一样。
风景更美,人也更少,我们居然晚上还要在民宿歇息。住在土楼旁边,晚上吃着真正土楼主人准备的当地菜,一种贴近当地的叙事风格就体现出来。
午后两点入住景区里的民宿,房间很小,有点个性的风格,当然我说个性风格,还是因为其小,而没有其他的意思。休息半小时,大概三点,土楼的原住民,郭姐来到酒店,迎接我们去酒楼。
华安土楼群中有三处,东阳楼,南阳楼和二宜楼。其中二宜楼是最大的土楼,而郭姐就是二楼的一家住户。
所谓的住户,就是土楼的宗亲,源自于楼主的同一个血脉。郭姐自然是嫁到这里的,年龄应该四十左右,自言十六岁嫁人,十八岁当妈,儿子现在大学二年级。
她人很活泼,天性开朗,适合当导游,自然也会做生意。小众团的创始人当初踩线(开发旅游线路),来到二楼和她攀谈,希望今后在此由她来接待小众团的游客,两人一拍即合,从此达成合作伙伴。
因而我们得此便利,上了土楼,俯瞰了风景,去了她的茶山采茶,晚餐又由她家特别招待,八菜一汤,皆是当地菜。菜是家常菜,但心意是特别的心意。在特别的土楼吃土楼主人特别准备的家宴,还是值得回味与纪念的。
女儿不知怎的,对采茶很有兴趣,在腰间拴着一个小竹篓,跟着众人上山。众人上山采茶是假,拍照是真,拿着采茶的道具,摆弄姿势,将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用手机拍照体现出来。
只有女儿自始至终遵循郭姐的教导,只采头上三片叶,悠悠然也将竹篓的一层底铺满了。回去更是要喝几口茶,也不顾茶酽,还要续杯。
果不其然,凌晨三点睁眼,困意全无,我说她喝茶喝多,已经醉了,她就做醉的样子,尚不懂茶醉实则是睡不着的意思。
郭姐的弟媳妇是晚宴的大厨,吃过晚饭,又在土楼一楼的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天朗星稀,清风徐来,鸡犬相闻,此情此景城市不容易获得。
临别前,郭姐和弟媳妇在空旷的土楼坝子里为我们唱《爱拼才会赢》,回声绕梁,别有韵味。
夜里不知几点,迷迷糊糊中听见屋外礼花爆响,也不知为何庆祝,先前曾听说本地为庆祝节气,有放礼花的习惯。
凌晨三、四点,漫山遍野公鸡打鸣,不禁纳闷,不知它们为何晨也啼,夜也啼,真是身处秀水清山,怎么还是一生操劳的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