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昆山飞米粒心理咨询:为什么那些“不完美”的人往往更少内耗?

昆山飞米粒心理咨询:为什么那些“不完美”的人往往更少内耗?

作者: 昆山飞米粒心理与生涯 | 来源:发表于2024-10-18 13:30 被阅读0次
昆山飞米粒心理咨询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行事果断、干脆利落的人,他们似乎从来不会被内心的焦虑和挣扎困扰。但你可能想不到,这类人中有很多并不是我们眼中的“天才”或“成功人士”,反而是那些愿意接纳自己不那么出色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害怕失败或不完美而停滞不前,这使得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显得轻松自如。

这种现象其实与自恋有关。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为什么自恋会导致内耗?在精神分析中,自恋是我们心理成长的四大障碍之一。它让我们无法接受自己平凡的事实,反而陷入不断追求完美、害怕失败的陷阱。内耗的根源往往是因为我们过度自恋,无法容忍自己出现“普通”的一面。

自恋与内耗的关系:不接纳“普通”让我们走向崩溃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不想面对失败或不完美,陷入了无休止的内耗。他们迟迟不敢行动,因为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说:“如果我做不到最好,我宁可什么都不做。”这种完美主义的心态往往与自恋密切相关,因为在自恋的心理机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期待自己始终强大、无懈可击。

**拖延、内耗、完美主义其实都是自恋的表现。**想象一下,如果你内心认为自己是天才,那么你对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决定的期待都是非凡的。当你觉得自己无法达成这种“天才级别”的表现时,干脆连开始都不敢,宁可不做,也不愿意面对平凡的结果。

案例:内耗如何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曾经认识一位朋友小陈,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担任创意总监。尽管他在业界有不错的口碑,但他总是拖延每个项目的开始。每当一个新项目分配到他手上时,他会花上好几天时间“思考和准备”,实际上,他在内心不断焦虑着:“我这次能不能再拿出惊艳的创意?”每次项目开始前,他心里都设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这个作品必须无可挑剔,必须像他过去那些成功案例一样出色。

结果,项目的进展一再拖延,他越来越感到焦虑,甚至到了最后不得不仓促完成工作,心里还充满了挫败感。小陈的这种拖延,其实是源于他对自己“必须出色”的强烈要求。而这背后,正是自恋在作祟:他无法接受自己可能无法达到完美的状态,于是用拖延来避免失败的可能性。

自恋让我们无法承认自己普通的一面。小陈的拖延反映了他不敢面对平凡和普通的事实。他害怕一旦开始,结果无法符合自己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干脆不去开始。这种“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极致”的心态,正是内耗的核心。

如何降低自恋,减少内耗?

如果我们总是被自恋和完美主义困住,生活和工作都会变得沉重而低效。那么如何打破这种自恋带来的内耗循环呢?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

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

内耗往往来源于我们设定了过高、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许多人认为只有达到“卓越”的水平,才算是成功。而这种对成功的定义让他们时常感到压力巨大。要减少内耗,我们需要学会重新定义成功。比如,从“必须完成一件让人惊叹的作品”,转变为“只要按时完成任务,就是成功”。当你对成功的定义不再过于理想化,你会发现自己行动得更加轻松自如,焦虑感也随之减轻。

拥抱“普通”

自恋让我们不愿意接受平凡,但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平凡的行动才是生活的主流。试着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需要成为天才,我不需要每一次都做到完美。” 当你能够接受自己普通的部分,内心的压力会骤然减轻,你也会更容易动手开始。行动一旦启动,反而会让你更快地积累经验和进步。

行动重于结果

许多人陷入内耗,是因为他们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行动本身的价值。实际上,每一个伟大的成果,都是通过无数次的行动积累而来的。如果你只想着“必须成功”,你会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如果你告诉自己:“只要行动,我就能成长”,那么你的注意力会从结果转移到过程,焦虑和拖延也会随之减少。

接纳错误和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经历失败和错误。自恋让我们害怕失败,因为它会打破我们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要减少内耗,我们必须接纳错误和失败,并将它们视为成长的必要步骤。那些能快速进步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犯错,而是因为他们不害怕犯错。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失败,因为他们知道,这正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案例:如何打破内耗,找到效率和动力?

一位创业者小周曾陷入与小陈类似的内耗循环。他在创业初期,梦想自己可以迅速开发出一款颠覆市场的产品。然而,每次他动手时,心里的声音总在说:“这不够好,做出来会被人嘲笑。” 这种心态让他在开发初期就停滞不前,项目一拖再拖,最终陷入了自我怀疑。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过于追求一鸣惊人的完美表现,而忽视了创业过程中试错和改进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以“完美的初始产品”为目标,而是专注于每一天的进展。他告诉自己:“今天完成一小部分开发,就算成功。” 这种改变让他重新找回了行动的动力,产品开发进度也迅速推进。

小周的经历证明,当我们学会接纳自己可能会失败或犯错,反而能激发更大的行动力。真正的进步不是源自一次完美的突破,而是来自于不断的行动和持续的努力。

结语:减少内耗,从接纳自己开始

我们常常以为,成功必须通过完美的表现才能实现。但事实上,过度追求完美和自恋是内耗的主要来源。通过接纳自己的平凡和普通,降低对自我理想化的要求,我们可以减少内耗,激发更多的行动力和创造力。

从今天起,不妨试着对自己说:“我不需要完美,我可以通过行动来不断进步。” 当你愿意放下完美主义的枷锁,内心的焦虑和内耗就会逐渐消失,踏实的行动会带你走向真正的成功。

如果你心理有什么困惑,可以随时找我聊聊哦,我们拥有系统的方法,协助你梳理出真正的问题,帮你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成长。

相关文章

  • 飞米粒正面管教家长课|如何管理情绪

    本文来源: 飞米粒昆山正面管教中心 飞米粒昆山心理咨中心 上一节课程里我们分享了,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在大脑盖...

  • 飞米粒昆山正面管教家长课|鼓励与表扬

    本文来源:飞米粒昆山正面管教中心 飞米粒昆山心理咨中心 这一节我们来分享一下鼓励与表扬的区别,有很多人认为鼓励孩子...

  • 为什么选择和努力都重要

    以前经常停说的一句话就是笨鸟先飞,这里的笨鸟指的是那些别人眼里不聪明的人,但往往他们是最能成功的人。 可是事情往往...

  • 2018-07-20

    生活中最动人的戏,往往不是谁拥有了最完美的人生,而是那些认真演绎自己人生的人。 今天的温度,热到快让人没脾气……不...

  • 停止心理内耗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体质,只有停止心理内耗,这样才会一步步变强。 心理内耗往往有如下特征: 1. 经常觉得...

  • 不内耗的人生

    有人问:潇洒恣意的蔡澜,难道就没有过内耗的时候吗? 当然有。 多年前,蔡澜在邵氏电影公司做监制。他每次出手,随随便...

  • 我们是有待成熟的人

    我们是有待成熟的人 ——魏君学习非暴力沟通心得 找我做心理咨询处于痛苦中的人,我发现他们往往假定自己是一个“完美的...

  • 先完成,再完美

    那些自我要求较高的人,往往容易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不是说追求完美不好,而是我们可能会因追求完美而变得拖延,甚至无法完...

  • 我们不能要求所爱的人现在就完美

    人们总试图改变自己所爱的人,往往无功而返。 为什么?因为不完美的人指导不完美的人,结果一定达不到理想的目标。 人们...

  • 2020-09-15

    内心不纠结不内耗,不拧巴。不畏人言,心无旁骛。 没有痛苦是不会成长的,你要感谢那些批评你对你有意见的人,这样的话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昆山飞米粒心理咨询:为什么那些“不完美”的人往往更少内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wq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