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终身成长》(第4–7章)。
【收获】书本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一、书本理论(第4–7章)通过大量的实例对比,说明学习与成长型思维的密切联系。本书偏重于强调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至于怎么学,怎么实践,我想从建立“成长型思维”五个字开始。
第四章 体育技能是好奇心和努力学习带来的成果,而不是天赋、优势。在压力下专注,承认错误并从中学习。成长型思维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挫折可以给人动力。秉性、决心和冠军思维成就了杰出的运动员,核心在于在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责任感。
第五章 成长型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法官。相信员工具有潜能和潜力,专业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不是一成不变。
第六章 关于人际关系。理解一切,便会宽恕一切。夫妻之间不要追求心有灵犀,多沟通,了解对方的底线在哪里,再培养两人的关系。让自己变得不轻易指责别人。慢慢社交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社会互动是用来学习和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评判别人的。
第七章 成长型父母,最好就是教会孩子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对孩子切忌评价。成长型老师,通过教学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习自己的教学内容,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二、生活实践所得。记录是开始,反思才有进步。成长不是一步到位,需要步步为营。
学会了抓大放小。昨天,轩妈分享了的《王者速度法》——如何在30分钟内快速读完一本书。在《终身成长》阅读时,我尝试了跳读,一目十行,这是一个突破。在求多的时候,时间不够用。有舍才有得!中心关键词我已经抓住了,细节可以忽略。比如,第四章,体育界小故事,等需要阅读的时候再去细抠吧。
建立爱的银行,记录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开始感恩。比如,老公总记得要买甜甜的哈密瓜,大家饭后分享;孩子搬板凳给大人坐;家婆寄酸腌菜、腊肠、单山蘸水过来,虽然不值钱,但使饭菜更添滋味了;老妈爱跳广场舞了。是的,有时候觉得生活很阳光。特别是跟孩子相处,他的思维很清晰,感觉心被融化了。
成长型思维让我慢慢放弃责备老公。跟老公表达越来越喜欢他家人,老公对我的态度立马转变,重装家里的电路可卖力了。以前我是索求型,不会感恩,总在计算我付出得多,他家付出得少,连带风吹草动,一家子不高兴。其实,算不清的,通过《生命故事记账本》记录每天发生的事实,可以提醒发现家人的好,避免大脑胡思乱想,反而过得和谐。
划清界限,不干涉老妈的老思想。一开始,我很不理解老妈那种太过小气的节约法则,必须人人遵守节约用水用电,不然她心痛。后来,听樊登老师讲《事实》一书,加深了理解。节约也许是人从原始社会的带来本能,像焦虑症,焦虑让大脑警惕,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她怕花钱的地方多。我试着这么想,我理解了,也不再跟她斗了,少反驳,划清界限,让着她吧。
我想,只要记住 “成长型思维”,就能放下诸多的不公平、抱怨、评判、计较、苦恼、羁绊,因为,那些可以看作是成长的机会与挑战,才能是可以习得的。成长型思维的力量是向内的,就像根必须往土壤里深扎,才能立得住,之后才有枝繁叶茂、锦上添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35818/1fe0af216344f3b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