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宿舍里限电300W,不能用吹风机,不能充暖宝宝。一到冬天走廊里全是排队吹头发的,到了也干了。
不能热牛奶,不能蒸红薯苹果小面包。
其实本来愿望没那么强烈的,但是因为是禁止的,你知道,人类都喜欢刺激和挑战。
这就算了,十二点还熄灯,没写完作业就挑手电筒夜战。
没用啊,该熬夜还是熬夜,脱发长痘一个不少,视力还急剧下降。这样祖国还怎么有未来?
还好马云爸爸要啥有啥,变压器小功率层出不穷。毕竟能凑活凑活不去排队,谁想大冬天的在外面让头发结成冰渣子?
可总有大学生因为用热水壶引起火灾的一系列新闻报道,我也不知道用个电水壶烧热水怎么就不对了?总之为了避免惨剧祸害根正苗红祖国小花朵。“限电”就显的十分必要。一万个人里总有一个智障会闹出火灾,顺带殃及一整栋楼的小独苗们。
这么一想,确实啊,学校不愿意承担责任也很正常。但细思极恐啊同学们,我们在羡慕港澳台不断电不限电,感叹投胎是门技术活的同时,难道就没发觉智商和身份被双重歧视了吗?
我们一万个里有一个智障,那他们人少所以智障的概率就会降低?他们吃不惯大陆的饭菜所以可以自己弄?同样是外地人的我们就那么容易能适应?
再说回来,大城市里小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概率挺高的吧,小小年纪学会做饭的也上过新闻,他们智障的概率难道比我们更低?好,再说大人,就算不是大学毕业至少生活经历丰富吧,那不照样有火灾?
所以官方说是为了安全我才不信,就是赤裸裸的歧视。
所以我想,把宿舍限电的要求放开会不会更好一点。我总结了一下。
第一:不用排队浪费时间。
第二: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不然以后租房子都不知道热水器怎么用,火灾的几率不是更大?
第三:用大功率电器也不会爆炸。
放心,微波炉什么的作为大学生是不会买的,不要低估了人类懒惰的灵魂。我们就是想偶尔煮个泡面,没什么高深的追求。
第四:缓解思乡情结、增强交流沟通。
煮个什么吃的大家都可以分享交流,说说自己家是怎么做的。本来上大学离家就够远了,很多时候为了吃一两口家里的感觉,找遍大半个城市都没有替代品。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难道不是祖先的总结,真可惜,你们从来不给我们机会。还很有可能扼杀掉像我这样的天才厨师或者有潜力的普罗大众。据我了解,所有身体和灵魂的健康,归根结底都是肠胃问题。
一千人里有智障的概率高还是潜力股的概率高?三个臭皮匠还顶过诸葛亮呢。你当局莫不是又在嘲笑老祖宗的智慧?
而且“禁止”这个词本身就不现实,历史上我们有成功禁止过什么吗?最后还不是群起而攻之改变进程。那怎么就不能干脆放宽呢?
没错,放宽意味着责任重大。可官方之所以是官方,就是代表着与众不同的责任,我们相信你可以为我们思考,相信你们对于意外的反应,相信你们对于大众的服务。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最高准则?
关于应不应该限电这问题我想到了最近课堂上讨论的毒品合法化。当我们在讨论合法化的时候,就说明没有空间去禁止了,所以只能进行管制,这才是真正要考虑的内容,港澳台不限电就相当于美国在个别州内毒品是合法的,要想过过瘾,就得搬家。
可是微博知乎朋友圈里都是如何在限电的条件下做出美食,没有人出来建议说应该取消限电。其实各大高校都不乏这样的问题,你看看空间里,多得是做饭的。大学生活里要是没在寝室里偷偷煮方便面,那绝对是不完整的。
很显然,已经完全禁止不了了,那不如放开,就像葡萄牙完全合法化毒品一样,不仅犯罪率降低而且人民满意度很高。当然这类比有点牵强,但还是有可类比性的。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被普及安全用电常识,进行讲座或者分享会。告诉我们如何避免发生火灾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器。
总说大学生只会学习不会生活、只会享受不会自己动手。总说大学生无视规定,那规定就绝对正确了?当有很多人冒犯规则的时候,就应该想想是不是规则的问题!
总说大学生自己的问题,我们根本没机会锻炼好不好。拜托发表报道的时候多考虑考虑现实环境好不好,别总盯着人不放,环境决定性格和处事态度。别为了赚那点流量费诱导大众。
就跟我们对于吸毒者的态度一样,总说他们自制力差、经不起诱惑、活该被冷落。你又真正了解过为什么吗?不仅仅是吸毒者的个人问题,更多是背后那个被生活环境破碎的人格。
所以偷偷买了锅被发现然后以安全名义被收走,对我们本身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吗?我们会意识到这问题严重到会危及生命从而忏悔不已改过自新?不仅不会,心里还极其抵抗,产生一种阿姨多事精的刻板印象。
如果不限电当然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谁买了锅可以去阿姨那里登记一下,阿姨定时来查看一下有没有问题,做了什么好吃的也可以分享交流一下。和平相处难道不好吗?
以上都基于我的锅被收走之后,抑郁症再次发作,然后失眠思考得出的。大学宿舍究竟应不应该限电?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二十六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