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连载第三篇|赤脚医生对疾病的广度认知

连载第三篇|赤脚医生对疾病的广度认知

作者: 手曲一指 | 来源:发表于2015-06-23 11:50 被阅读22次

    茶余饭后,方总饶有兴趣的和我们聊起了“赤脚医生”的话题,他说解放初期交通和医疗尚不发达的时候,就是靠每个村里的赤脚医生,解决了沉重的医疗包袱,也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重大医疗事件。

    我是不信中医的,但对所谓的赤脚医生并不了解,便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且听他如何自圆其说。

    他接着聊道:赤脚医生一般都是祖传的,一个村里有一个家族他们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都做赤脚医生。他们在村里的地位很高,有时候比村长的地位还高,因为他们掌握着全村人的生老病死。如果一个人生病了,托人去找他来,他甚至可以在家给你配好了药直接带过来。这也不奇怪,因为从这人出生的时候他就认识,而且了解他的日常起居,生活习惯,得过什么病,有什么癖好,此外还了解他的父母、祖辈得过什么病,是怎样去世的,得病的时候是怎样治好的。他甚至知道在什么季节,什么气候情况下,哪几户人家容易得什么病,能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当年医生的祖辈对某个疾病没有治好,这次他就换一种方法尝试,这样一代代相传,总结出了相当多的治疗经验。

    我有点儿明白了,接了一句:“哦,大数据啊!”

    他说:是的,你进现在的医院,医生会对你进行检查,但是这个检查结果只是当下的数据,他并不了解你的过往,更没有办法知道你父母和祖辈的病历情况,只能对你当下的情况做出诊疗判断,这是不准确的。比如你在医院量血压,医生只知道你当前血压的高低,但并不知道你在一个月内每天的血压变化情况。

    故事说到这里,我想谈谈西医和中医的核心逻辑区别究竟在哪儿。西医和中医常有这样的争论:中医说西医只知道肾坏了切肾,肝坏了切肝,殊不知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认为西医的治疗方法并没有寻找整个体系的病因,切掉坏了的部分只是治标不治本。而西医常说中医的经脉穴位是无稽之谈,根本无法找出来,许多用药也没有依据,许多医学观点也不严谨且不能被证伪,是伪科学。

    西医和中医对病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人体的认知,在这个认知过程中,西医更倾向于认知的第一个维度——深度认知,即对人体本身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解刨对人体认知逐步求精,从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系统)到器官到细胞再到元素,每一次求精的过程都能产生西医发展的重大成果。

    而中医倾向于认知的第二个维度——广度认知,它只用少量的时间去研究人体本身而是花大量的篇幅研究人体与周边万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望、闻、问、切指的就是通过四种不同的手段了解患者足够多的周边信息。

    通过深度认知和广度认知的两相比较,对上一篇未详尽叙述的部分做个补充:

    1、深度认知是一项随着认知度越深而变得越复杂的过程。

    对于西医而言,研究精度越深,复杂度越高。由于深度认知的过程是连续的,后人在继承前人研究结论的过程中必须完整的理解前人的研究结论。在逐步求精的过程中,随着知识量变得巨大,又必须对研究对象分解,比如西医就分了牙科、眼科、骨科等小类,每一个人只够研究对象其中的一小部分。在人为分解对象的过程中,容易让后继研究者忽略分解对象之间的联系,这又回到了通过广度认知弥补的问题。

    2、深度认知是一个分析和推演的逻辑过程,其结论描述更加精确。

    由于深度认知是一个逻辑过程,其结论具有明确的推理性,这样的知识有利于传承。这就让后继的研究者有能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展开认知,这也是为何西医越来越发达而且借助医学发展,后继的医生治疗水平能够明显高于前者的原因。

    3、广度认知是一个比较总结的过程,其结论具有相对性。

    相对于深度认知而言,广度认知是一个比较总结的过程,其结论是具体的,离散的,相对的,难以传承的。广度认知过程每精进一步,数据就多一倍,而且这些数据之间并没有那么明显和直接的关联,由于人脑的局限性,这些弱关联数据难于被记忆和传承,并且极容易丢失得到这些数据的繁琐的经验总结过程。

    而广度认知的相对性表现在认知的结果是相对于另一个相对的对象存在的,而与之关联的相对的对象在被认知不够时,则会增加认知的难度。

    4、广度认知过程更加丰富和有变化,更具趣味性。

    相比之下,深度认知研究对象单一,广度认知结合世间万物,认知过程较为丰富。深度认知过程必须理解认知结论的推演过程,也就是说需要运算能力予以辅助,认知速度慢、难度大。而广度认知的过程是记忆复制的过程,仅需极少量的运算能力辅助,认知速度快。正因为这两个原因,广度认知更具丰富性和趣味性。

    5、人的观念绝大多数源自广度认知。

    即使上文所述深度认知的结论可推理可传承,但人们大多数时间,在形成大多数观点的过程中依然主要采用广度认知的方式,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比如渴了要喝水是从小就形成了的观念,但你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会渴,为什么要喝水,因为这是从生活中的对比经验得来的认知,而无需理解其逻辑;人也用广度认知的方式存储深度认知的内容,比如知道水的沸点是100℃,但伴随这个认知的记忆并不是一次实验或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本书或者一堂课(根据权威性接受观点)。

    现代医学对人体的认知才刚刚起步,假设在若干年后,认知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比如克隆人(包含思维记忆的完整克隆)的出现,将会对医学产生极大的转变,那时候中医和西医可能没必要再争论了,因为原来研究的方法已经不起作用。这是高度认知的进化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第三篇|赤脚医生对疾病的广度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zs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