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周三早晨,查理斯早早的来到公交站牌等公交。碎片时间,查理斯总觉得需要学习点什么,就打开了藏书馆app,发现它更新了。图书推荐下方多了一些用户的书评,界面华丽了不少,但对于用惯了以前版本的查理斯来说总感觉有些不习惯。这个app其实挺好的,每天可以免费借三本书,满足了查理斯平常的读书需求,读不读的,查理斯平均每天都要借上三本。
偶然间,眼前书评上的一句话引起了查理斯的注意。“只要你还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就始终还被奴役。” 还挺有道理的,查理斯觉得。一时间心里燃起了一丝丝莫名的冲动。你如果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委屈自己、悖逆自己的美好和初心,这确实给人一种被奴役的感觉。查理斯作为上班族,缺少自由,每天做着机械化的工作内容。时常因为领导和同事的看法,对于分布下来的任务都是拼了命的去完成,有时甚至损失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样的背景让查理斯对这句话产生了共鸣。读完这句话,压迫在自己身上的重担和痛苦仿佛在一时间都得到了解决,以为自己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不会被奴役,就可以获得内心向往的自由。但仔细一想可能吗? 不可能。现实是如此的复杂,被奴役的方式千千万,退一万步说,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何其简单?不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和不被奴役仿佛是相同的意思,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对于查理斯个人来说,显然没有什么作用,仅仅是激起了五秒钟内心的涟漪。五秒钟过后,现状还是依旧。之前的自由的冲动和现在被拯救的不可能产生的落差,让查理斯觉得生活更加的昏暗了。
这样的话太多了,人们读到的也太多了。
成功学书籍、鸡汤类精致的话语,历经沧桑老人的谆谆教导,哇,这句话好有道理,你说的真对,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会遇到无数次。可是,那么多对的道理,那么多真挚的经验,有用吗?严格的说,它确实是有用的。也许你会当作耳旁风,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引起一些自身处境和生活的思考,进而有一丝丝的可能性激发潜力,改变自己的现状。还可能对于一些极端迷茫的人,它可以给他一丝丝希望,重燃起内心中对生活的热爱。更有甚者,仅仅作为自己做事的一些原则和准则,能坚持下来倒也无可厚非,但这样却始终时痛苦的,逆人性的,逆自由的,不值得提倡。现在很多人一听到鸡汤就反感,认为不应该读鸡汤。查理斯觉得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所有人不能一概而论。查理斯觉得这种书的作用仅仅在于引起人的一丝丝思考,作为激发希望的导火索,增加一些对概念更多方面的认识,又或者当作做事的准则。
虽然说有用,但在查理斯看来它确实是没有特别大的用处的,应该少接触。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自身思维的逐渐固化,惯性也越来越强大,对于这些干涩的道理越来越排斥,大多数时候人们也仅像查理斯那样,五秒激素的涟漪。查理斯曾经读过《人性的优点》,这也算是一本鸡汤类的畅销书。那时,查理斯在读硕士,当时查理斯的人生非常昏暗,应该说至今都非常的昏暗。为什么读这种书呢?当时查理斯也是希望能够通过书找到人生的方向,教他如何做才能成功,寻找一丝丝慰藉。你会说你这都硕士了还想着在书里找出路,哈哈,真是惭愧。初次读,它确实给查理斯了非常多的同情感,读到一些话语的时候,内心会冲动,很多次都勾起了查理斯对内心愿望的深切向往,产生了巨大的欣喜感。在读这种书的过程中,如果不去回想反映出自己的现状,你就会和现实剥离,仿佛进入到了一个这样的虚拟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成功很简单,只要做到它说的几点,在你的精神里仿佛也做到了,你仿佛离成功那么的近。就好像是做了一次美梦,一时间,它确实激活了查理斯沉寂的思想,消除了一丝丝苦闷的状态,甚至一度欲罢不能。当过了几天读第二遍,查理斯依然想获得那种欣喜感时,读来却索然无味了。书中的每句话都充斥着这样一种思维,为了达到好的状态,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这样了,我们就能轻易的变成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成为受别人欢迎的那个人。但实际上这个应该怎样是严重背离我们自身的现实的,不符合内心真实。比如其中的一个准则,对别人保持微笑。查理斯觉得对,接受了这个,于是每次在面对人时,都展露出笑容。每次笑,查理斯都有了美好的幻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查理斯逐渐发现现实并不和他想象中的一样。查理斯觉得这样太假了,后来每次不是真心的笑,都在查理斯心中产生了一个虚假的形象,深深的厌恶感涌上心头。你按照它说的去做了,它却违背了你自己的内心。你愿意违背自己的内心,打破自己内心的安宁?
余秋雨先生说的好,我们每个人在某些方面总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童,面临着很多的困惑,作家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到孩子跟前讲太多的道理,而是把隐藏的真理不遗余力的展示在他的面前,与他交流。不在于教,而在于游戏,交流。在这里,查理斯想引出来,它和名著的对比。
那些经典名著不也是在讲述道理吗?查理斯很少有耐心读名著,很多书都没有太多的感觉,但对于有感觉的书,查理斯可以说是如饥似渴。读过最完整的作品是《活着》和《红楼梦》。相对于空洞的道理,《活着》让查理斯感受到了活生生的生命底线和生命韧性,面对大起大落平静感。读完,也像是耳旁风,里面的情节说实话并没有记住,但一种精神里不知何时偷偷的跑到了查理斯的身体里,挥之不去,让查理斯久久不能平静。它充实了查理斯的灵魂,在生活悲悯时,这种精神自己跑出来,给他安抚;达成愿望,极度欢欣时,它催促查理斯平静,这种精神力像自己拥有自己的生命,需要它时,它就会活生生的出现在你的面前。红楼梦也是一样,很难说读到了什么,也没太总结过。但是在生活中,它又时时刻刻的跑出来。当查理斯戾气重,浮躁时,红楼梦的空空,教会查理斯大可不必。查理斯在现实中有个特别深的体会。那是一次部门年会,在一个五星级酒店里举行。当天,我们技术人员早早的来到了酒店,我们技术人员的朴素穿着与酒店格调格格不入,查理斯是宁愿不来的。大厅前面是一个供同事表演节目的舞台,然后依次向后摆着座位。同事们都不约而同的和熟人一块坐在了靠后的位置,前面自然是留给领导坐的,我们即使去做了也觉得不舒服,不合群。一时间,后面的位置都被我们占满了,然后沉默的玩手机。后来,产品和一些技术领导也来了,围在了大boss周围,满满当当,热热闹闹。中间的那排桌子就变成了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年会很简单,就是吃个饭,同事表演一些才艺节目,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一个part,那就是颁奖。呵呵呵,一个小部门,还要给优秀个人颁奖,查理斯觉得好难为情,又感到非常的不公平。查理斯平时努力工作,但怎奈处在底层,工作做的再好,也体现不到业绩上,反而是另外一些人,稍作改变,就能有不少的收获。晚饭一般是自助,查理斯也是个没见过吃的的,狠狠的拿,记过搞的自己肚子撑。吃完饭看完节目,临近结束,主持人就开始疯狂的颁奖,年会的气氛也仿佛达到了高潮。前面的人开心的欢呼,起哄,后面的人却死气沉沉,放佛是两个世界。查理斯坐在桌子上始终融入不到里面,气氛是如此的虚假,同事们的激情是如此的廉价。那些欢呼起哄的人,你们遵从自己的内心了吗,闹腾中是否夹杂着竞争和妒恨?红楼梦大观园的场景涌入了查理斯的心头,自己就好像是刘姥姥。在如此嘈杂热闹的环境里,查理斯却感受到了安静、悲凉。自身处境的悲凉,公司的悲凉,社会的悲凉,华丽外表下的空洞,喧嚣过后,一切都归于虚无。这样的聚会,产生的都只是分裂,从未产生过人性的美好,从未产生过凝聚力、归属感。
红楼梦中角色很多,个人都有个人鲜明的特色,每个人的不同的命运都活生生的展现在你的面前,你看它,想它,思考它,它就慢慢的走进你的潜意识,走进你的灵魂。这儿可以上升下高度,习总书记说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希望大家能细细感受优秀文化,而不是道理,教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