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清代现实主义小说,深深地感受到一百多年前女性的地位是何等低下,现在的我们又是何等幸福。
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建国、改革开放到如今,其实也不过就是百年时光而已。
相比过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和权力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男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却是一落千丈。
我作为女性,生活在现代,而且是在和平年代的国家,觉得非常感恩。这种感恩过去是没有的,如今是通过对比一百多年前的女性才生发出来的。
幸福,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经过对比才知道幸福。
尽管在如今的种花家还是有很多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职场中都存在,但是相比过去,我们其实已经幸福多了。
现在的女孩子,不用裹小脚,不用拘在家里长大,可以做很多种运动,体力上可以提高很多。
大部分女孩子都能进学校和男生一起接受教育,这也为了长大后的婚恋自由奠定了交际基础。
接受教育后,女孩子也能在社会上找工作谋生,因此经济上能够独立,不依赖父母,也不依赖丈夫。
婚姻上有法律保证的一夫一妻制,而且种花家的文化也是如此,这点非常宝贵。虽然这杜绝不了出轨偷腥养小三,但是这种事还是会遭社会舆论抨击的。
与之相对的是,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很难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话事权。
五十年前,妻子还是比较尊重丈夫的,家里的决策者通常都是丈夫,看我们的曾祖父母辈基本上就能看出来。
可能从我们的祖父母辈开始,妻子就开始在家数落自己的丈夫了,甚至常常都是当着孩子的面,完全不顾丈夫的自尊和做父亲的权威。这样的例子在我的亲人中和我朋友的亲人中都有。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子,大多会复制自己的母亲,看不起自己的丈夫,不懂什么叫尊重丈夫;男孩子通常会比较懦弱和依赖母亲,因为母亲习惯了强势和为家庭和孩子做决定,所以男孩子就变成了“妈宝男”,即使结婚了也很难成长起来。
这样的家庭模式循环个两三代,就会越来越“阴盛阳衰”。男非男,女非女。
到了中年,男性想要找回自己缺失的尊严,就会出轨,这与男人的经济实力其实关系不大,和他们在家受尊重的程度有关。
女性一手包揽了家庭的决策权、经济权和对儿女的养育权之后,会变得焦虑而又疲惫,对丈夫也就会更加失望,从而更不愿意放权。缺失的情感需求加上过重的家庭担子,会让女人内心枯萎而又强硬,失去温柔的天性与女性魅力,成为家中的“女王”。
由此,女性由过去的“以夫为天”到如今的“自立为王”,都不幸福。错误的价值观会带来错误的行为方式,因此只会得到令人痛苦的结果。
最近五十年里,我的家族中出现离婚的人数多了很多。固然有女性思想解放的缘故,但是更多的是婚姻关系的扭曲造成的。
如果一个男人长期得不到妻子的尊重与孩子的敬重,迟早会从旁门左道找补回来的,要不然他就会变得不像个男人了。
如果一个女人一直扛着男人的担子,总有一天她也会受不了的。要么自己彻底失望,离开这个男人;要么骂走这个男人。
我小时候听一群已婚女人在一起闲聊,经常都是家长里短的一些事情,因为共同的圈子比较大。
待我长大后,尤其是婚后,听一群已婚女人在一起闲聊,最后总会有一个共同话题,就是吐槽自己的老公。
我觉得很奇怪,这种时候“老公”这种生物好像代替了“老板”,成为所有已婚(已育的更甚)妇女的共同敌人,让大家更加紧密,同仇敌忾。
其实我听下来,觉得很多被吐槽的点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重。比如嫌弃老公挣钱少,导致老婆不得不出来工作;觉得老公经常在外出差或者加班,很少陪孩子;在家的老公经常玩游戏,不管家务等。
我觉得如果不是出轨或者家暴这种原则性问题,其他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有效沟通而得到解决的。
大部分女性在外面习惯性吐槽自己的老公,可能是对这些问题彻底失望了,所以陷入受害者情节。回到家就更难对老公有好脸色了,只会让夫妻关系越来越差。
真理之书中对夫妻关系是这样写的——你 们 各 人 都 当 爱 妻 子 , 如 同 爱 自 己 一 样 。妻 子 也 当 敬 重 她 的 丈 夫 。
当男人爱自己的妻子,妻子也敬重自己的丈夫,婚姻关系就会走上正轨,夫妻二人会彼此体恤、坦诚以待,共同承担起家庭的担子,一同经历育儿的酸甜苦辣。
我是这样经历过来的,尝到了美满婚姻的甜蜜,经历了两个人共同成长的美好,也一同去面对上一辈的压力和下一辈的悖逆。
我不想做家中的女王,只想做一个幸福的妻子,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学习尊重自己的丈夫,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