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之《火塘》

记忆之《火塘》

作者: 杨艳琼 | 来源:发表于2021-01-25 14:59 被阅读0次

  火塘俗称“火坑",通常是从堂屋进门的一方有兆壁挡着,在火铺中央。火坑底层一般用泥土或土砖筑成,四周用较为规则的石条(有的也用石头)镶嵌,筑成一个大约边长1米到1.2米,深60公分左右见方的坑。传远古时期野外和室内火坑内都用三块相对高度的石头代灶架锅(具)做饭,后进化为三脚。即在火坑中央置一铁三脚架,作用有二,其一架柴禾空笤易燃火更旺;其二主要是在三脚架上煮饭炒菜。

  煮饭大多是鼎罐,打记事起我们家就吃的鼎罐饭,特别是我奶奶(称乎婆)煮的那鼎罐饭甭提多香。稍成年后才慢慢弄明白鼎罐饭的做法:待鼎罐里水开下米煮沸,米熟至6成,然后焯去米汤,焖至8成熟,再提下来煨在火边上,把柴禾完全燃烧后的火石炭刨在三脚周围慢慢煨,这时三脚就腾出空来炒菜,罐壁周围的饭也全煨起锅巴了,再用米汤泡锅巴青菜饭,那硬是香脆口可,浓郁味纯,那个味道至今都还烙在心里还涎口水。

  虽然那时侯生活较艰苦,但只要吃上我婆煮的鼎罐饭,尽管只是萝卜加点苞谷面面(时称粉子)、红苕加点苞苞面面,南瓜加上几粒老红米、野山椒(俗称红籽泡)面面拌上一小撮瓢小麦面面或荞面面、萝卜等都是上品家肴,只要经过我婆的所谓传统手艺“烹饪”出来的素野山菜都好吃。

  还有围着火塘边烤火边肯烧苞谷托,用紫木灰烧的泥巴红苕,泥巴洋芋,尤其是堂兄堂妹们蹲在婆(婆)火坑边上刨烧黄豆、烧苞谷籽籽的情景,一个个都象灰老鼠儿似的,只看到眼珠珠(儿)在转,刨啥吃都香脆,津津有味……。

  只可惜儿时再也回不去了,不见了火铺、不见了火塘,更不见火塘前边火铺当门围着围筵(裙)、拿着抬锅片的婆(婆)、妈妈,不见了常坐火铺角落打草鞋的爷爷(称公)、不见了柴尾巴后面添柴攥火的慈祥的父亲,一切只在回忆中……哎,甚是怀念故去的亲人,怀念一大家人煨座火塘边上烤火、听大人们摆龙门阵的温馨,好想再吃上一顿婆(婆)做的鼎罐饭。

相关文章

  • 记忆之《火塘》

    火塘俗称“火坑",通常是从堂屋进门的一方有兆壁挡着,在火铺中央。火坑底层一般用泥土或土砖筑成,四周用较为规则的石...

  • 火塘记忆

    十六年前,家里拆茅草老屋起平房,火塘被搬到用木头和木板简易搭建的火房,一烧就是十四年。 前年,父亲翻修老家的房子,...

  • 彝人

    生在火塘边 活在火塘边 死在火塘边 葬在火堆上

  • 《火塘》

    火塘呀,火塘 一个婴儿生于火塘边 脐带的一头是母亲 另一头就连着火塘 爷爷给他取名“诺苏” 玩在火塘边 睡在火塘边...

  • 火塘里的味道

    每一个庄稼人家里都有一个火塘,它温暖,饱含各种味道,充满各种记忆。 火塘的堆砌很简单,三五块用稀泥混着五厘米左右长...

  • 记忆中的火塘与草鞋

    我的家乡在淮河北岸,冬季湿冷,保暖衣物易因吸水而变的冰寒透骨。八、九十年代的小县城没有什么采暖设施,取暖基本靠抖。...

  • 火塘

    小时候 家里有个火塘 妈妈煮着饭 外公烤着茶 一个故事 笑了一个晚上 如今 常常不在家 家里的火塘没了 外公也走了...

  • 火塘

    晚饭后,母亲的电话响个不停,老家的大伯、姑妈、婶婶等一众亲戚轮着叫我和母亲一起回老家杀年猪。因为天气和交通的...

  • 火塘

    昨夜,梦中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回到那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那一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庄。 家乡的冬天很冷。 每个下午...

  • 火塘

    煤油灯亮在黑暗里 火塘里木炭暖暖闪烁着 我与火塘下方住着的 火神对话 子夜时分 清风徐来 我与火神相拥而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之《火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en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