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里的味道

作者: 普普Echo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13:29 被阅读0次

每一个庄稼人家里都有一个火塘,它温暖,饱含各种味道,充满各种记忆。

火塘的堆砌很简单,三五块用稀泥混着五厘米左右长的稻草段子做成的土砖块,就着墙角围成正方形,一个简单的火塘也就搭成了。当然也有的火塘是在屋子的中间,用四块土砖块团团围成,这样所有人就都可以团团围坐。

比如在灶的旁边,围上一个,灶里用的柴火把子也可以随手拆到旁边的火塘里继续燃烧,烧一壶开水,炖一锅耙肉。

比如在会客的小楼上围一个,客人来了,就邀着到楼上,聊聊家常,磕两把刚出锅的瓜子,喝两杯热茶。

出门干活,那就拾两个差不多大小的石头,并排放开,中间留出空隙,找来干燥的野茅草,搭上几根干枯的树枝,一个简单的火塘也就成型了。

农忙时节,带上小锣锅,里面装上米,再加上洋芋丁,两片腊肉,拎到火塘上焖半小时,柴火烧尽,米饭香喷喷。一碗下肚,继续抬上锄头,做着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活计。

火塘,搭之容易,拆之简单,可即便这样,每一个庄稼人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火塘是始终不会拆除的,这个火塘承包了家里日常喝的开水,炖菜,以及冬日里的取暖。

我家里就有这么一个火塘,它被安排在了一个新盖的小楼上。火塘的正上方挂着被熏黑的铁链,底端挂着钩子,任何想要煮的东西都可以放到锅里,挂到钩子上。晚饭后,常有邻居到小楼做客,围坐在火塘周围,聊聊这一季的庄稼长势,聊聊病虫害的处理,抑或聊聊村子以外的一些事情。

不论是沿着墙角的火塘,还是小楼正中间的火塘,也不论是临时搭的火塘,还是沿用多年的火塘,火塘里的味道都是最丰富的。

冬天,是用火塘最多的季节。母亲会在冬日里的火塘上,架上小铁锅,拿出季秋收获的南瓜子,放到铁锅里翻炒一番。火不能太大,瓜子也不能炒太多这样才能炒出香味均匀的瓜子。翻炒的工具是剥下了玉米粒的玉米骨头。待瓜子炒熟,盛到盘子里,那个作翻炒用的玉米骨头就扔到火塘里,烧开一壶水,沏一杯热茶,就着瓜子,边吃边聊。

茶,是开春采的白竹山绿茶。

爷爷也常常用土罐烤着茶叶,沏上开水,放到火塘边温着,嘴里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很多小孩都不喜欢旱烟,可我偏偏最喜欢。没事就挨着爷爷坐,闻着旱烟味,还经常听得到一些书本里都没有的光怪陆离的故事。

多年后,身在异乡再喝土罐烤茶,觉着异常的清香,不过却没有爷爷茶罐里的香。

火塘边的日子,也不全是聊天喝茶度过的。庄稼人的日子,不仅在庄稼地里有干不完的活,家里依旧有着不少的农活。

所以母亲也会在饭后,拿上一个竹箩,到正房的楼上,取下三五挂梁上挂着的玉米。围坐在火塘边,边剥玉米边烧水。小孩子向来喜欢这个工作,当然并不是小孩子爱干活。只是孩子们通常会在剥下来的玉米堆里玩弄一番,有时也随手扔几颗到火塘里,就着碳灰的温度,四五颗玉米,最少也能炸出一颗玉米花来。

围坐在母亲身边的两个孩子不高兴了,一颗爆米花怎么分呢?母亲只得再扔几颗玉米粒进去,再炸出一颗玉米花来。咯咯的笑声加上嚼玉米花的咔嗒声,别提多开心了。

临近年关,地里的蚕豆豌豆也都渐渐饱满。赶在年节之前采收,通常可以卖个好价钱。母亲为了鼓励孩子帮忙,并放出这样的话语,自己摘的豆子卖了钱就是自己的,可以随意支配。这下子孩子们都有了干劲,忙活上一天,居然可以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收入,等到街天,买上一个漂亮的发卡,几根扎头线,或者别针。

新鲜的豆子,就是生吃也是满满的清甜味。不过孩子们还有更妙的吃法。用一个细细的铁丝,把剥了绿色外壳的藏豆一颗一颗串到铁丝上,放在火塘里小心的烘烤,待豆子烤出香味来,并拎着一圈圈蚕豆挨家挨户去串门,既是炫耀,又是分享。

遇到一起玩耍小伙伴,就取下一颗给小伙伴,再取下一颗放到自己嘴里。豆子吃完,方才回家。

到了冬至,母亲会取出这一年最好的米,舂一簸箕糍粑。糍粑一定要在火塘边烘烤成金黄色,蘸着自家蜜蜂做的蜂蜜才最好吃。

一早起床,大人们燃起火塘,烤上两个糍粑,吃完方才出门干活。孩子们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肚子饿了,就自己取一个到火塘边烘烤。他们吃的花样多,有时是蘸着蜂蜜吃的,有时是蘸白糖,有时是自家腌制的腐乳……他们是火塘边最会吃的一群人。

过完年后的农历二三月,干的蚕豆、豌豆出来了,地里的小麦也收回来了。孩子们会央着母亲,炒一锅香喷喷的盐酥豆,也会央着父亲磨上一袋豌豆粉,然后自己在火塘上架锅调一盆豌豆粉,更会央着奶奶做一个麦面粑粑,放在火塘的热灰里捂熟……

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就自己抓一把蚕豆,放到火热的碳灰里捂起来,五分钟后,刨开碳灰,挑出烧熟的,再加上一层热碳灰,继续烧,直到所有豆子都烧熟。

玉米成熟的季节,母亲会在玉米地里找到那个最先饱满的玉米带回家。母亲的做法向来都是煮的,而孩子们则首选烧。围在火塘边,不停的转动着玉米,等所有面都烤黄了,再按着人头数,分成很多段,每人吃一段。

吃苦菜的季节,爷爷总要扯三两颗干辣椒放到火塘里烧一下,几秒钟的后取出,用手捏碎,加上盐巴,名曰火烧辣椒蘸水,蘸了蘸水的苦菜吃起来颇有一番滋味。

吃茄子的季节,就会有火烧茄子,当然配上火烧甜椒最是好吃。

灶的火仓里,通常会有母亲事先埋下的洋芋和红薯。烧的味道总比煮出来的味道香很多。

到了中秋,就张罗着做月饼了;到了年关,就张罗着做豆腐……

火塘边总有着母亲忙碌的身影,也有饭后闲坐的安静;有孩子们各式各样的吃法,也有炖了稀耙烂了红豆泡饭;有母亲忙碌时的唠叨,也有孩子的咯咯笑;有食物的香味,也有烧塑料袋的焦臭味……

小楼上的火塘已歇业很多年,只留了位置。

相关文章

  • 火塘里的味道

    每一个庄稼人家里都有一个火塘,它温暖,饱含各种味道,充满各种记忆。 火塘的堆砌很简单,三五块用稀泥混着五厘米左右长...

  • 苗家火塘

    苗家火塘 严肃 你守着火塘安度晚年 却 时常挂念 远在千里之外城市的晚辈 你像火塘那样燃烧 想念时,...

  • 吃鱼小记

    我脑海里常常有一幅画面,冬天的早晨,厨房里老铁罐里的粥香,火塘里的咸菜香,还有咸鱼的味道。那是童年,冬天我们老家日...

  • 《家 . 那火塘 》 作者无一

    家,那火塘 配诗 无一 千里之外 远望山中的茅屋 万里之遥 思念屋内的火塘 我知道,在那塘边...

  • 火塘里的那些事

    江湖上的事,还得到江湖上去处理!江湖中的火塘属于江湖人…… 每个有故事的江湖人,都喜欢去火塘里聆听江湖...

  • 梦在火塘里

    每日的辛劳 围绕着火塘 那是梦开始的地方 柴米油盐 葱姜酱醋 汗水流入火塘 蓝蓝的火焰 跳跃出芬芳的希望 来了一拔...

  • 《火塘》

    火塘呀,火塘 一个婴儿生于火塘边 脐带的一头是母亲 另一头就连着火塘 爷爷给他取名“诺苏” 玩在火塘边 睡在火塘边...

  • 2017-12-31 - 火塘味道

    一路上,花姐和我说起旧寨的老阿婆,说起“白族三寨”(阿石寨、旧寨、阿依寨)的火塘。 火塘,在滇西高原的大山里,家家...

  • 彝人

    生在火塘边 活在火塘边 死在火塘边 葬在火堆上

  • 《火塘恋》

    很喜欢火塘 喜欢火塘边的故事 和关于火塘的一幕幕场景 她是对童年时的记载 成了长大后刻骨铭心的回忆 生于火塘边 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火塘里的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iu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