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写出自己的家族三代故事简史。
姥爷、姥姥一辈:姥爷年少从军,姥姥等他的日子在农村做农活。后来生下两女一子,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在姥爷的助攻下长女从农村来到省会城市,次女进入工厂。为了子女的幸福,姥爷尽量多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为能多补贴家用。本身姥爷就是一个踏实能干的人,工作上获得过很多成绩,但最后为了家庭放弃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姥姥是村里的能人,干活的一把好手,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依然每天能量满满。
父母辈:妈妈是个动手能力极强、心灵手巧的人,做事胆大心细、雷厉风行,勇于尝试。同学家买了缝纫机,她就去蹭学,靠着观察和不怕错的心态逐渐练就裁缝的好手艺,帮弟弟妹妹做衣服,帮母亲减轻辛劳。她热爱艺术,年少时跟着生产队戏班子学戏,唱丑角。作为暖场登台,常引得哄堂大笑,成为一代人回忆起来时深刻的烙印,每每老家来人都要把这段回忆拿出来讲讲。后来在城市工作、结婚、生子,工作上常年的优秀嘉奖,生活中又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妈妈和超棒的妻子。
父亲也是从农村到城市的穷小子。幼年丧母,母亲在6个子女心中是天使一样聪明温柔的白月光,只可惜因病早逝,父家因勤劳获得的殷实家境在特殊历史时期被贴上地主的标签,抄家分财,从此恶意和艰难伴随着整个家以及年幼的孩子。父亲小时候大概小学毕业就跟着上山下乡的浪潮去农村插队,瘦小的他要完成沉重的农活,但也在那段艰难岁月里获得过些许欢乐。他跟着父亲卖过菜,小小年纪就感受过被人挑剔的刻薄。被年长力壮的哥哥揍,还击有心无力。后来去钢铁厂做了工人。成年后他的一些狠厉、刻薄、敏感、自卑都让我能感受到小时候他是一个没有被好好呵护的孩子,但他同样聪明、幽默、善良温暖又害羞。因为父母工作地点有40公里的距离,妈妈在我小时候是住宿舍一周回家一次。初中以前我都是爸爸照顾,他是个很优秀的爸爸,我小学期间他曾下过岗,社会是下岗浪潮,被选中的人很难不叹息不公,但为了家庭和生计,他极力争取又回到工厂,现在想来这是极大的决心和勇气,也是很大的本事。
我:我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父母相亲相爱,姥姥姥爷也是,在我很小很小时候的记忆里常有这些人的欢笑声和笑脸,他们让我看到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应该有的样子,这是我的幸运。我被保护的很好,但成长中依然有自己要克服的难点。小时候学跳舞展露小小的异于身边孩子的天赋,但父母不辞辛劳、不畏寒暑的接送才让我能有所收获。小学做班长、学校大队委、合唱团指挥,初中分班考试考进“尖子班”,但也因此多花了父母的钱。高中、大学,一路下来不算拔尖,但也属不负自己的努力。工作同样因为幸运从事了现在的行业,我内心一直不认可自己的职业,感觉不是“真心想要的”,但在8年的工作中我靠着自己两度竞聘转岗,不仅接触不同领域学习新知、磨练心智,更让我一点点发觉工作中的价值和成就感。现在依然在探索和精进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