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深圳少儿图书馆学习的部分内容,个人笔记,有个人的理解,可能会是偏颇,供参考:
1、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才能做好阅读。
2、为什么有的城市会将少儿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并,深圳少图却在不断壮大?别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75%都是为儿童服务。(我的理解:儿童群体是最好推广的阅读群体,其他城市这样的情况,也许说明其他城市的家长不读书,成人读书活动做不起来。)
3、图书馆只靠书就可以了吗?不需要实用的阅读指导方法吗?
4、为书找人,为人找书。
5、图书馆员、图书馆老师(包括所有老师)要不要看书?当然要看,只有了解,了解馆藏,了解真正的好书,了解受众,才能专业推荐。解决人和书的关系。
6、给孩子读书,是家长和孩子很好的一个沟通桥梁,孩子在韧性、情商等方面会更加丰满。
成长是有规律的,不要打破规律。
一个老师给50个学生读一本书,永远不能替代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读书。
7、孩子不愿跟你讲话,不愿跟你讲真话,你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8、不过早识字,会限制孩子的思维。
9、所有的孩子读一本书都读成一种理解,可以考试了,那是很失败的。想象力要得到保护。
10、作为儿童阅读推广人,要了解你的服务对象,所以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心理学等。
11、阅读活动宗旨:愿意来,坐得住,下次还来。快乐的事情才能坚持。
12、如果学习是快乐的,不用督促,孩子自己会去学。
13、阅读活动太多形式,太多要求,孩子不愿阅读了,那就不要做。
14、图书馆要给孩子时间借阅,方便孩子借阅。
15、每一位学校家委、学生家长做他擅长的事,可以校门口值岗、做阅读……
16、好的阅读推广人带着学生在学校、班级做的阅读活动很好,这些孩子就得到很好的滋养。
17、原生态的孩子自带光芒,为什么后来都没光了?第一个干掉它的是家长,第二个是老师。
18、如果这世界只剩高考,那是不是很悲哀?!
19、及时下架一些质量不太高、不值得读的书,方便学生高效选书。
20、自动化借阅替代人工借阅。充分调动家长义工的力量。家长义工接触书,他们自己可能会读起来,可能借给自己的孩子看……这具有积极意义。
21、观念对了,就有了进步的基石。多读书,才能做好阅读活动。
22、让小的孩子看《活着》,还不如让他“死”了。
23、看了《查理九世》的举手。”好多孩子举手,但他们看了看老师的眼神,又渐渐放下了……
24、书跟游戏、电视剧一样,有些书就是用来当闲书的,不要把书功利化。
25、看到书名就知道结果的书,基本不是什么好书。真正的好书是每次读感受都不一样,能引发人深度思考,有想象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