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幸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东西,我们找不到方法和路径去获取幸福,然而这本书却颠覆了我对幸福的认知,让我感受到原来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取幸福。
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相结合的。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为充分条件。情感引发行动,它是赋予我们行为上的动机,通过埃利埃特病人的案例让我们看到由于损伤负责感情思考能力的脑组织,让他丧失了情感,也失去了行为动机,最终妻离子散,事业失败。因此感情是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情绪中积极的、快乐的感受是幸福生活的先决条件,正如心理学家纳撒尼尔·布兰登所说“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
幸福不只是快感,需要通过自己努力改变世界让自己生命充满意义。作者通过介绍哲学家罗伯特·奇诺克乌托邦的实验,让我们体验到完全满足自己情绪的快感,并不会让人选择过这样的生活。
谈到有意义的生活需要我们明确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指引我们方向,并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生命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同样是读书,有人通过读书来明智,有人无目标的随便读,有目的性的读书会让我们提高效率,达成我们的人生效率。
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的去追求。
幸福的学习法
心流帮助我们平衡当下与长远利益,同时获得快乐和意义。同时注意拥有清晰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任务难度和自己的技能相匹配才能才能激发心流。
幸福和成就感需要依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帮助。
幸福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全然的接纳自己才能让自己有勇气接纳幸福。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