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戒学堂
我想和时间做朋友||和自己握手言和,治愈拖延症

我想和时间做朋友||和自己握手言和,治愈拖延症

作者: 一念留白 | 来源:发表于2021-03-23 23:13 被阅读0次
和时间做朋友

01

看到这样一个征文题目:我想和时间做朋友。感觉题目不难。心里盘算着晚几天动笔不迟。

看看截止日期:3月23日。时间还有,我能好好思考。

一拖再拖,从收到题目看到每天都有同学提交作业,观摩着别人的优秀作品,自己却迟迟不动笔。

还有时间不是?我得好好揣摩。

今天3月23日,我还在构思着这个题目,还在不停的发散着自己的思维。

纠结着如何跟时间表白,却忘了它没有时间和我对话,它在快马加鞭有序的奔跑着,我在原地打着转。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它没时间和我做朋友,它跑得太快了。我还在和自己拧巴着。

史蒂芬柯维老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过:人生管理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一味肤浅的想去规划时间,最后都败给了懒惰不自律的自己。

其实问题在我身上,如其想和时间做朋友,先找出解决自己的问题。

其它的,容后再说。

02

懒情,不自律,拖延,说是对时间的不尊重,不如说是对自我认知的逃避。我,就是这种人。

怕输,所以找借口,因为我没时间。潜台词就是,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会做得很好。可关键是,我一直都没有时间。

时间干吗去了?被我消磨在聊天、吃零食、发呆、看影视剧的光阴里,看着时针逼进24时的最后一秒时,又恼恨地不愿睡去。

时间是被我用流氓的方式打发掉的。

曾听过一句话:晚睡的人是对今天时间结束的恐惧,晚起的人是对今天开始的恐惧。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如此混到了30多岁,皱纹在眼角肆意舒展时,我原本以为混迹的日子却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刮子。

2020年年底盘点,公司的年终考核,因行业特殊性,其中一项是高级证书的考取,这一项考核分,20分。我零分。

想着一年两次的报考机会,一次考不过可以补考,第二次考不过还可以来年补考。

后来,我不是重考,就是补考,最后三门成绩两年时间还是不及格。

年底绩效考评,我差点成部门最低,领导宣布全公司证书过关率95%,我是拖后腿的后5%。

以为混过的日子,过去了。它不过是把未来一并打折还给了我。

时间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

莎翁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总把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当成自己拖延的说辞,当被现实狠狠打脸时,疼痛感真实的令自己发狂。

真的要被淘汰吗?不!我必须和内心那个慢步的自己握手言和,联手和时间一起治愈我的拖延症。

03

2021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给了我方向,改变势在必行。

1、依据自我管理原则,确认自己的角色,选择目标,为每一步安排进度,日日更新。

我依据表格内容,以周为单位,填写周目标,把一周内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列为第一,分解至日目标,当天结束后做一盘点。

虽说坚持的时间不长,终归是自己踏出的第一步。

2、不能让自己被琐事牵着鼻子走。坚持要事优先的原则。

之前总喜欢挑简单的工作满足自己的成就欲,不动脑子的工作重复做,根本不理解要事优先为何意?

有挑战性的工作被划为问题,一拖再拖,到了万不得已,草草了事收场,所谓的问题变成了逾越不了的鸿沟,克服不了的障碍。

彼得德鲁克大师说: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

把挑战看成机会,做到防患于未然。

学会要事优先原则,理清自己的不同象限的事务,减少琐事的时间,把目标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

3、勇敢说“不”

很多时候,我们碰到同事的一次请求,会立即放下手中工作为其解决。

接到领导工作安排,第一时间便会着手去做,从不去想是否紧急或必须。

接到电话、回复信息、邮件、处理临时性的事务总是在一天天不经意中占据大半时间。

专注,排除次要事务牵绊,需要有说“不”的勇气。

这是我现在需要学习的内容。

勇于说“不”。不卑不亢地拒绝别人,紧急与重要之间,知道取舍。

4、人比事重要

想想,自己之前做过很多的计划、立过军令状、写过保证书等等,总是在坚持不了多久便偃旗息鼓。

把生活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模样,没有源源不断的活力,自然也就没有继续呼吸的动力。不能把自己逼得太紧。

松弛有度,学会尊重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慢慢学习的过程,是和自己和解的过程。

虽说成效不是那么明显,拖延症还在持续,但现在的我,已坚持早起21天,已开始每天阅读,虽不能每天更文,却在爱好写作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前行。

无戒学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想和时间做朋友||和自己握手言和,治愈拖延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mq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