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窗提醒到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遂翻开日历,又被提醒到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出门去到公园,那些小花又在提醒到“春天来了。”
天色暮沉,我在等,等那些蒙蒙、细细、软软的雨肆意飘洒在春天的场景。它们该像牛毛、像针毡,像新生儿的毛发……大概把它们归为“生命的提醒者”。在石阶上冥想,想到梨花开,便不能自已。
向来都把家乡百里梨花比作“崖下的雪”,就是因为隆冬时候由于处在山脚常常等不到大雪覆盖的场景,只有三月梨花齐放时,崖下才是整齐的雪白一片。那时我总认为梨花是被阿妈“提醒”后才开的。因为刚过正月十五她就不停念叨“花快开了,要忙起来了。”我们常常商量着要有什么办法能让阿妈忘记这回事儿,那梨花或许就能晚点开了。我们实在不愿在春天的烈日下去采哪些刚盛开的花朵,我们只愿意在树荫下看那些肥硕的蜜蜂忙碌。也不愿半夜还在“刷粉”,也就是将白天采来的花朵,“取其花蕊,去其花瓣”。可阿妈记性总是太好,不论怎样到了元宵前后,她总能记起。
忙完授粉工作,绿叶就已经遮住了大半的花朵。大地已然是嫩绿色的妆容,阿妈又在提醒“该结果了”,于是小小嫩果便出现了,我们又要和秋收后的老牛一样,整天呆在地里了。“匀果”顾名思义就是把多余的,畸形的果子去掉。这项工作十分繁琐且复杂,需要考虑枝条以后的承受力,细枝上最多留几个?粗干上顶多有几个?小果基本不留,但若有大果肚脐朝天的情况,那直接去掉大果,这是阿妈的经验。后来又兴起了“套袋”,就是将嫩果放入购买的方形纸袋中,这样利于减少病虫害,也可避免大量喷洒农药的情况,主要也是秋收时能卖更好的价钱。于是到了周末,我们便更像被“拴在树上的猴子了”。
起初我会质疑阿妈,不是结果越多越好吗?怎么现在还要去掉一部分果子,这不矛盾吗?阿妈并没有像我解释太多,只是让我注意观察邻居伯伯家的那片梨树。
最初一个月我并未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等到七月,突然发现伯伯家的梨竟比我家的要小很多,而且许多梨都已经有黑点了。我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家没人在家所以没有施肥的缘故,但梨肯定会长大的!八九月经过几场大雨的洗礼,伯伯家的地上全是未长大的果子,而且还有许多断掉的树枝挂在树干上。
“快到收获的季节了,开心吗?孩子们,可以吃黄澄澄的大梨了。”我们高呼“不,不,不!”这意味着整个国庆节、中秋节我们都将继续爬树下树,背篓装梨,我们背背篓!来到伯伯家地边,我看见他家树上的梨又黑又小,有的甚至已经烂了半个在树上了。而我家的梨又大又圆还白!久久没有言语,阿妈也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明白为什么需要匀果,归纳以下原因:
果子太多,树的营养跟不上,果子不会长大,刮风下雨容易互相碰坏或直接掉地上,树枝承受不住太多果子易折断,病虫害很难防治,所以需要我们来选拔出这些满足各项条件的果子!
春风忽然闹了情绪,把我拉了回来。我也明白了选拔的意义!
——马卓
2023.2.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