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家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大致内容快速了解了一遍,今天我们来共读本书的第一个部分:重新探索自我,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一个人对一件事情(问题)的看法,极大的影响了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来处理,然后得到了相应的必然的后果。 所以我们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学会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的是大脑面对问题做出的反应, 技巧指的是“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这三者构组成了习惯的核心要点,缺一不可。
那么培养习惯的基础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一件事,产生不一样的看法,这也导致了人们做出不同的应对,这就是思维层面的应对机制,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主导了我们对某一事件做出的看法。
思维模式从广义上来讲,是指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指人的感知,理解与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精炼以及选择打造而成的,通过思维模式来窥探万事万物的。
就好像一个人在成长的环境中,总是遭受到来自父母或身边的亲人不断地打击,导致他总是被说的一事无成,时间久了,他也产生了一种“自己真的很差劲”的自卑的想法,做什么事情都会习惯性的想:“肯定又要挨骂了”。如果他碰到了一些困难,心里首先想的是就是退缩,宁愿不做来避免出错被人骂,这就是一个人通过自身环境习来的常规看法和作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告诉读书,思考问题和琢磨问题时不要陷进“由外而内”的思维定式,这种负向思维会让人自爱自怜,固步自封,并将问题归咎于别人和环境的缺陷。
想要成为高效能人士,必须拥有由内而外的思维模式。因为由内而外,需要从自身做起,更彻底一些的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那什么是效能呢?
本书作者用一下农夫和下金蛋的鹅的故事来诠释了效能:一、是产出“金蛋”,二、是“产能”下金蛋的鹅。
产出和产能的平衡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像那个农夫,为了得到更多的金蛋,杀死了会下金蛋的鹅,反而得不偿失,永远失去了金蛋的来源!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注意努力保护产能“养金鹅”,不能一味追逐产出"金蛋",却把根源丢失了!产能越强,产出越高,才能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持良好的习惯,从有正确的生活开始打造我们真正卓越的人生而努力哟!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了,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共读的第二部分:从内心到行动,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三个好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