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的复制,不是Ctrl + c, Ctrl + v的复制,是生产模式的复制。说到了生产,按就从生产大军「富士康」说起。
一个富士康,让全世界用上iPhone
你知道100多个人,如何在一天的时间组装4000部iphone手机吗?
答案是,用这些人组成一条流水线,在富士康设计好的生产工序,和SOP的指导下,进行模式化生产,就有可能以UPH 400+的效率,每天10小时组装出4000+部iphone手机。
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效的生产工序的设计,将复杂的组装过程,分解成简单的,可以在几秒或十几秒完成的动作,同时每人完成一个动作的时间基本相同,让每个零件的组装过程,都保持相同的步调,这样iphone的组装就会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用相同的生产模式,复制出几十上百天一模一样的生产线,一个郑州富士康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iphone需求。
你知道iphone6刚上市时,第一批运往美国的iphone6的数量吗?是96吨,没错,单位是吨。
复制自己,加速成长
富士康的生产,输入的是零件,输出是iphone手机。个人的生产,输入的是时间,输出的工作业绩(讲白了就是钱)。
富士康生产模式的复制,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用上iphone。个人生产模式的复制,可以让你的成长极速前进。个人生产模式,我指的是生产工作过程中的技能、工作方法,实现了个人生产模式的复制,可以给你带来
-
高效的工作
从简单的Excel公式,到抽象的职场工作方法,这些生产过程中的技巧方法的复制,带来的效率提升,都是立竿见影的。 -
职场的升职
《小强升职记》里的四象限法则,衣柜整理法,二八原则,SMART法则,都是生产模式的复制,一方面提升了小强自己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他有条不紊的做事方法、思路,让他在同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老板重点培养的接班人,加上他勤快,乐于分享,群众口碑好,升职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
个人的品牌
以往你的能力只是在面试的时候,向面试官证明自己。但是现在,你擅长哪个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形成自己的生产模式,通过互联网分享,可以将自己的模式转换成个人品牌。
教PPT的秋叶,知识管理这秋水,黄色小生阿文,网红papi酱等等,这些人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摸清了门道,构建了自己的生产模式,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模式分享出去,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何复制自己的生产模式呢?
1 | 细分工作内容
首先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最好把工作内容细分到具体可以执行的动作,减少执行过程中的思考。
示例1
例如,管理好iphone产品品质是我的工作,但是管好品质这个工作太抽象,要把这个工作细分到具体的动作,如
- 每天统计生产线良率报告,
- 组织职能部门会议检讨top3不良
- 每周按照《生产过程稽核表》的100多项,确认生产过程按照要求进行。
示例2
又如,开发Excel课件是我的业余工作,开发课件是个多项任务,需要细分
- 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构思课程内容。学生只是统计的信息,财务人员会用到计算函数,管理人员报告常用图表等。
- 课程应用场景导入分析。戳中用户痛点,加深用户对课件的印象,促进用户继续深入阅读。
- 罗列课程大纲。分析完问题后,结合课件知识点,讲解问题的解决方法,
- 课程内容编写和美化。通过生动活泼的图片,和幽默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用户的购买行为。
- 设计课后作业。让学员通过实践产生成就感,提高课件好评,和用户认同度。
有了开发Excel课件的生产模式,我可以快速的生产出游戏开发的课件,可以生产出PPT的课件等等。
2 | 提炼工作需要的知识
将工作任务细化成行动以后,要了解行动所需的知识,并进行提炼、学习和总结,以便后续执行其它类似工作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简单的讲,例如在Excel工作表中,使用vlookup函数根据员工ID,列出对应的人事信息,比手动的查找、复制、粘贴要更加高效。掌握这个函数之后,后学类似的查找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效率。
又如我在《别让忙乱了阵脚》中提到的,客户的要求急、乱、没头没尾,和内部工作重合度低的问题。可以使用QC七大手法,梳理问题解决的思路。
- 层别法:将客户的要求进行分类。①内部有执行的,对应客户要求继续推动。②内部没有执行的,将客户要求转述到内部文件中,开始推行。
- 鱼骨图:对执行不到位从5M的角度去分析。①人员没有掌握相关的信息,则对人员进行培训。②设备无法稳定运行,继续调试改善,然后重新检测...等等
- 检查表:将具体的执行动作,用列表的形式展现出来,逐项一条条的检查
其他的QC七大手法就不再赘述了。
无论是vlookup,还是QC七大手法,从具体的技术知识,到抽象的管理方法,都是掌握了之后,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来提升后续工作效率的。
3 | 构建知识储备库,重复利用
计算机编程中,有个「库」的概念。大致意思就是将常用的一些功能,单独的写到一个代码文件中,当下次需要实现这个功能时,只需要调用相应的函数接口即可,不用再把大堆的代码再重新敲一遍。
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空缺,建立知识和问题场景的链接,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库」。
那么下次当问题发生时,根据问题场景,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库」,检索相关的知识和解决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用再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我想,这就是个人生产模式的复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