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露天电影》分析笔记,这次把第二、三次的课程放在一起。卓老师是一句一句精读解析的,我没有大块时间逐一记录,就简单回顾一下要点吧。
第一次课分析了第一章节开头,第二次课讲半路下车,第三次讲进入村子时的场景。
作者也没有直接就写秦山原来到扎下,而是详细描述了他是如何进入村子的,因为半路下车撒尿看到扎下的界碑,他才回想起扎下这个地方。回忆起当年被人尊重的优越感突然爆棚,才让秦山原临时改变去海陵的计划,想去扎下寻找一下当年众星捧月般的存在感。
这样描述也更加符合秦山原的人物特点,只关注自己的人,如果没有偶然看到界碑是不会记起扎下的,也为后文他完全不记得跟他有过鱼水之欢的那些女人做了铺垫。
在这里值得注意学习的地方是,开篇虽然需要提速,但是进入某个场景的过程是必要环节,不能省略,这在许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都有相似的出场方式。
另外对秦山原的人物描述,作者也没有集中在一段里,而是从他的动作、内心活动、还有后续对话中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般逐渐丰富立体出来。
作者通过人物语言的特征,比如司机相对粗俗的言语;道具不同,比如秦山原打着花伞;对比描写,比如村民大都记得秦山原,而他却对某些小事情记忆深刻,而对人都不记得的选择性失忆的描述,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来人物的异质性。
而且对人物描述也是侧重分明,所有人物、对话、动作既符合人物形象也衬托出主人公的形象风格。对辅助性人物不用过多描述,有时只要三言两语就足以表达。
另外,作者对过去事情的讲述手法也比较有特点,并没有一次性的用大段篇幅去描述,而且穿插在他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之中,分散开来,揉进当下的事件中。这种写法对于短篇小说,尤其是篇幅不长的文章来说比较适合,重点放到现在发生的事情。
这样写得好处可以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以《露天电影》为例,虽然文中没有准确说明秦山原到扎下的具体时间,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猜测出来是下午三四点钟左右,事情结束时间在次日早上,所以符合三一律,即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优点:剧情集中,紧凑。
缺点:人物类型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其实卓老师还讲了很多要点,只是我暂时只记住了这几个,就先这样吧,后续想起来了再做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