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镇西的课堂密码》读后感

《李镇西的课堂密码》读后感

作者: 赤木晴子L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17:56 被阅读0次

关于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而我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李老师的课堂寻找我所理解的密码。

李泽厚先生199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慢一点,不要有戏剧性。”他谈的是中国政治、经济的改革问题,对于教育来说,这话同样适用,尤其是后半句。教育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而我的理解不管教育的形式如何发生变化,就像前一段时间看的经济讲座信息技术玩转翻转课堂,但教育还是一个心灵启迪另一个心灵的过程。回归到自己的课堂,我一直问自己,身为一个90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freestyle?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一部分答案。

教育无须故弄玄虚,它就在日常生活里。许倬云先生在《许倬云谈话录》一书中回忆父亲的影响:“我父亲知识面非常广博,对我教育,其实就在日常的谈话里。”看似不经意的日常谈话,一旦被幼小的心灵保存,极有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发酵成影响一辈子的东西。

我们是一天中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角色,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特别是课下的时间,虽然脱离了课本脱离了知识,但是挖掘日常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教育性还是很重要的。比如时钟,一年级时我们可以在旁边贴两个拼音和两个字“shi zhong”“时钟”,随物识字加深印象。二年级我们可以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变化知识,三年级在时钟旁边贴出“做时间的主人”,感受初步时间的重要性。高年级了时钟旁的纸条,内容可变为“逝者如斯夫”之类,与学生的生命体验建立联系,让他们对时间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我们对它有教育介入的意识,则可挖掘出蕴藏其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就像这样,对教育多一些“日常”应该是不错的福音。

“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一直想成为这样的老师,不是为上课而上课,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学生身上,他们到底会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才是教育的意义。《做一个幸福教师》里写了他跟学生定班规的事情,其中有老师拖堂要接受学生惩罚,可见这位老师真的不一样不一样,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有多幸福。

李镇西老师在执教《理想》的回顾中,和作者流沙河先生沟通中,流沙河先生说:“凡是能归纳的,都不是诗。诗不是要人们明白道理,而是要获得美感。”用一种不是很肤浅的角度再来看这首诗,回归诗的本质再去设计这节课,才会更突出学生要学到什么。再回头想想自己每次上公开课,不都是在想“教师怎么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学”吗?我老想着这样“深刻”那样“有新意”,唯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李老师还有一点我特别欣赏,不要剥夺孩子的思考权和表达权。哪怕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理解五分,也比我灌输十分强。这一点我还是做得不够好,每次学生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一节课时间又怕耽误我就很着急,就迫切去和学生抢着说话,我已经不管什么“启发”和“引导”了,而是直接灌输。但仔细想,这还是因为我引导不得法。如果我善于捕捉,善于切入,才能不动声色地控制好课堂节奏。

这本书还需要我细细品味认真反思,才能从前辈的课上和反思中找到更多前进的方向和策略。

相关文章

  • 《李镇西的课堂密码》读后感

    关于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而我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李老师的课堂寻...

  • 李镇西的课堂密码书摘

    我们感到阅读后非常有收获的一本书 是:《先生》。 “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

  • 解读课堂密码 提升课堂效率——《课堂密码》读后感

    时光流逝,转眼从教已经十年多了。这十年间,我从一个稚嫩的教坛新人,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但是我内心深处一直...

  • 读名家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

    今天读到李镇西老师对流沙河的诗歌《理想》的设计和课后的反思,来反观自己的课堂,有和李镇西老师相同的得失。 李镇西老...

  • 《课堂密码》读后感

    《课堂密码》是周彬教授所著,此书从打造“有效课堂”、营造“有趣课堂”、塑造“有序课堂”、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

  • 读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有感

    今天,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收获颇丰,现分享如下: 一、课堂是缓慢的艺术。李镇西老师用...

  • 按需上课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读后感 某娟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五个方面...

  • 2017-11-19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上个月读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选书前我并不了解这本书内容,是...

  • 《课堂密码》摘录

    1、当前的知识竞争不再是知识储存量的竞争,而是知识提取量的竞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知识储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越是简单...

  • 如何跟李镇西老师学写作

    王晓娟老师《如何跟李镇西老师学写作》 李振兴老师写作的密码(路径)“4+1”。 四个不停,一片爱心——不停阅读,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镇西的课堂密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pf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