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板实战——读后感

看板实战——读后感

作者: 按时吃饭_63fb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19:55 被阅读0次

1.通过一张大白板进行可视化,可以称为信息辐射源。这种信息呈现是很明显的,并且当人们经过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而电子工具有时候更像信息冰箱,必须要打开它到处找寻想要的信息。

2.可视化工作

*让隐藏的工作无所遁形

 -为每个工作项建立一个即时贴即可轻易做到

*帮你清理

-谁在干什么

-你正在处理的工作

-进行中的工作数量

*工作可视化之后,信息将散播给看到的每个人

3.工作流映射到白板上

*识别所有阶段,从工作进入到工作离开团队

*不要奢求完美

-检视并进行调整

*工作直到对客户产生价值才算是完成

*通过可视化工作流,你可以看到

 -工作状态

-潜在的问题,比如工作没有进展并在某个阶段前堆积如山

4.卡片上有什么内容?

*从卡片上你可以

 -看到工作项的进展状态

 -能够决定下一步如何处理

*常见的属性为

 -工作项描述

 -电子系统中的唯一标识

 -完成期限

 -谁在处理这个工作项

 -工作类型(比如bug或者常规工作)

5.优化工作流程以获得快速流动可能会导致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

6.限制 在制品

*致力于减少同时处理的工作项

*批量规模越小,前置时间越短

*流动效率提升的同时资源效率会有所降低

*类似传递便士的游戏或者模拟方法是教人抽象概念的很有力的方式

7.限制在制品

*立即实施:停止立项并开始完成

*限制在制品将使改进机会浮出水面

 -着手改进后会获得更快的流动

*不要企图找到一个唯一的正确的数字作为团队的在制品限制规模

*通常在制品规模越低越好。一个经验法则如下:

 -在制品规模高会有工作闲置

 -在制品规模低会有人要闲置

*在制品限制不是仅仅为了设立规则,而是为了触发讨论

8.快速通道

*处理特殊情况的常用方式

-如紧急工作

*通常在白板上刻划为单独通道

*快速通道的相关规则如下:

-任何时候最多只能有一个工作项在快速通道内

-每周最多有一个紧急工作

-快速通道内的工作项无需计入在制品限制

9.度量

*有利于团队改进

*团队自己选择度量指标,且不要将度量指标用于绩效考核

*两个常用的度量指标为:

-前置时间是整个工作流的时间

-吞吐量是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的工作项数量

10.看板方法——一种在组织中创建渐进变革的方法。

看板——有时指的是一种可视化流程管理系统,用以描述生产什么。何时生产以及生产多少,有时指的是实际的视觉信号。

看板系统——用以跟踪在制品的系统。举个例子来说,一面看板墙加上信号卡和工作中遵循的规则就是一个看板系统。

看板这个概念来源于丰田,在丰田生产系统(TPS)中,看板的发明解决了准时制生产方式的调度问题。

11.看板基于三个简单的原则:可视化、限制在制品、管理流动。

12.看板的核心实践,六大实践:可视化;限制在制品;管理流动;显示化流程规则;建立反馈环路;协作式改进、试验中演进(使用模板和科学方法)。

13.确保和整个团队一起绘制白板。不要让单独一个人绘制,如果你是一个外部教练,特别注意不要自己一个人单干,因为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团队的接受度。相信我们,这个错误我们犯过多次。

14.信息辐射源用来展示信息,它需要放置在人们路过就能看见的地方。在信息辐射源的帮助下,路过的人不用提任何问题,反而是经过的时候,那些信息直接映入你的眼帘。

15.信息辐射源

*巨大的可视化显示

*服务于你和其他感兴趣的参与方

*确保其易于更新

*要足够大

*要么使用它,要么抛弃它

16.每日站会的简单秘诀如下:

1、决定会议的时间。一天中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最早的可用时间就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时间,团队可以把这个会议当作一天工作的开始。

2、确保会议简短:最多15分钟。一个确保会议不会拖沓的聪明方式就是让大家在会议中保持站立,因此称作每日站会。

3、停止不涉及多数人的讨论,挪到会后进行。

17.看板墙

*使用大的看板墙辐射工作的进展信息。

*物理和电子的看板墙可以满足不同的目的,尝试对两者进行充分利用。

*利用在看板墙前开站会的机会,充分协作互相学习。

18.不应该由经理、团队领导,或是教练设计整个看板墙。相反,应该是使用看板的团队成员来设计它。这创造了一种主人翁意识,从而使大家更可能会以达成共识的规则和流程为荣。

19.工作流映射

*确保看板墙反映实际的工作流

*通过真实案例学习

*不要想太多,随时准备好改变

20.我们经常发现重新检测准入准出标准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在出现和工作流程相关的问题时。比如在每日站会的对话中,在团队的回顾中,或者是针对缺陷进行的根因分析时。你可以探寻“我们遵循了这些标准吗?”如果是的,那么是否可以加入新的标准以便于我们日后避免类似的问题;如果不是,你需要检视为什么没有遵循已经达成共识的规则。

21.卡片的作用

*促进决策制定

*帮助优化结果

*展示工作类型和分类

22.用户故事的常见模板:作为【角色】,我想要【功能】,以便得到【价值】或者是为了【价值】,作为【角色】,我想要【功能】。

23.描述要

*简洁明了

*要点突出

*团队每个人都能理解

24.头像

*标明谁在干什么

*应该看上去很像本人

*能用于限制在制品

25.截止日期

*标明工作项的截止日期

*从其他信息中脱颖而出

*可以用于提供工作项的时间盒

26.跟踪标识

*在外部电子系统中的标识

*看作:“更多信息”的链接

*标识可以在电子系统中用于检索

27.阻塞事项

*清楚地标明该工作项需要被关注

*应当标明原因

*展示进度条

28.不是“你开始的越多,就完成的更多”而是“你结束的越多,才完成的越多。”

29.为持续改进系统吞吐量的一种途径:

1、识别系统约束。

2、充分利用约束。

3、使其他工作服务于充分利用约束这一步。

4、打破约束。

5、重复。

30.日程计划是排定工作项的顺序以产生经济上最优结果的过程,应该持续和动态地进行。日程计划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因此其方法应该可靠、透明。

31.不要只是因为看板没有要求做计划而停止计划(以及其他帮助你做好工作的方法)。太多的团队以“看板中没有计划”为由而停止做计划。不要这样!你可以做的更好。

做一个类比,看板也没有说过任何关于代码质量的问题,甚至也没有说要编码或者测试,难道你就能直接部署代码了吗?

32.计划本身毫无价值,但计划的过程是一切。

33.一个重要的招数是通过某种练习确保每个人都说点啥,即使是类似“好”或者“不好”这样的单个词也行。比如,问每个人:“是否同意回顾基本指导原则?”。研究表明,如果某个人在开始的会议时说话了,那么他在随后的会议中发言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34.每日会议上的5个问题

1、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2、当前的状态如何?

3、有什么问题?

4、下一步做什么,期望是什么?

5、什么时候可以知道采用这一步骤后的效益(学到的东西)?

相关文章

  • 看板实战——读后感

    1.通过一张大白板进行可视化,可以称为信息辐射源。这种信息呈现是很明显的,并且当人们经过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而电子...

  • 从背后原理去学习怎么使用看板(1/4)

    PII第二部分:学习看板--《看板实战》 Chapter2看板原则 在第一部分清楚使用看板的8个步骤,第二部分主要...

  • 【0417我在阅读】妮子

    书名:看板实战 作者:Marcus/Joakim著 章节:第八章~服务类别 金句: 001 紧急工作 应该在看板墙...

  • 【0406我在阅读】

    书名:看板实战 作者:Marcus/Joakim著 章节:第一张 金句:我们使用看板就是建立我们的工作地图,它可以...

  • 《看板实战》

    概览 前言 很多团队工作流程并不适合Scrum方法固定时间盒,期望更多开发工作能更快的完成,而不要缩减范围或牺牲质...

  • 《看板实战》

    看板三元素:可视化、限制在质品、管理流动 工作不应该去适配时间——而是需要流动。 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只有在工作以可持...

  • 束水攻沙,Scrum 站会的聚焦

    读了《精益看板方法从理论到实战》作者何勉老师的关于看板方法的文章后(要谢谢 Scrum 中文网 Jerry 教练的...

  • 《看板实战》之理解看板

    我叫Daisy,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看板实战》中的第二部分(理解看板),本部分有六章组成,由我为大家分享...

  • 从背后原理去学习怎么使用看板(3/4)

    PII第二部分:学习看板--《看板实战》 Chapter 6 限制在制品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在制品数量?数量是多少...

  • 从背后原理去学习怎么使用看板(2/4)

    PII第二部分:学习看板--《看板实战》 Chapter4 工作项 清晰如何绘制工作流后,每个流程步骤对应的工作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板实战——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qn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