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造车是大忌之中的大忌,原因很简单,按邓爷爷说实践是检查理论的一切标准,没有调查就想发言。我有想法这种心情能够理解,但在解决问题上面,这肯定不行。搞好品鉴会很重要,毕竟没有形成自己核心领袖消费群体,大家都邓宗酒从自身角度来说都缺乏了解,哪又怎么可能自己会购买,会告诉周边朋友这酒很有面子、别的想干卖酒这个生意的人们又怎么知道他们想要的情况呢!
小范围来说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重要一点品鉴会,当然,要搞好品鉴会重要就是不管邀请、用餐、抽奖、节目什么必须得体现对人的尊重,不能因为人家没订货,不能因为有人说了这样那样缺点就让人一边玩蛋去。你都不把人家当回事儿,别人心里想法那就不用说了,凡事还得讲究个将心比心。
商人必须得讲究和气生财,面子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从趋利避害角度去看待,不能太势力,毕竟周边人都看着呢!品鉴会换种说法应该说目的性就显现出来了,比如迎春(春可以换为中秋、国庆什么皆可)订货会,某某酒上市发布推广会。
也就是说搞品鉴联谊可以理解为挂羊头,必然都存在一个主题,不过话又说回来哪怕我们日常聚会也一样,如果纯属吃喝而吃喝没有一个合适理由,要把人聚拢也不容易。不管是什么名义也不可能就是随随便便就邀请你,肯定都有一定针对性,配得上够格人家才会请你嘛!有了想法,就需要去做铺垫,就像一幅画一样,除了主题之外,渲染也是极其重要的,搞好一场品鉴会也非易事,搞好了自然是顺水推舟跑得更快,市场覆盖率自然是迅速得以提高。
可要搞砸了,哪就是成事不足败事还有有余,副作用更大,事没办好,反而把人给得罪完了。你邀请别人能来,除了是友谊之外,必须得是有面子,能来参加品鉴会证明了他在当地身份,满足的可不止仅仅喝酒本身,更是精神上的满足。
最终,决定是否值得他给人倾诉,成为一个积极的谈资,还是打死都不承认喝过这酒,参加过我们的品鉴会。当然,只要事先做好准备,理论上说后面这种情况出现概率极低,必然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也变相说明不但酒好而且我们人也很好。分销商通过这样参加这样品鉴会自然对工作开展更有信心,对于核心粉丝群体来说认同更强烈,无论是针对团购还是经销商体系把品鉴会搞好,惊喜必然多多。
以团购和分销来粗暴归类好像过于简单,这只是一个框架,不代表就永远不变,一切都只有建立实事求是基础上才有意义。通过这样不断打乱重组来打磨样板市场,如果单独以这个时间段,以这样一个小范围市场来说,投入那么多财力物力精力,产出比必然不会太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让想加盟的,想消费的看到希望,对于未来充满渴望。
自然下一步工作展开就不会这么艰辛,毕竟有了成熟模式,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就算遇到困难解决方法上来说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一筹莫展。在打造样板市场过程中,对于核心消费者真实想法,如何让他们觉得值,倍有面子,所涉及模式的打磨,产品的迭代,团队搭建与磨合升级。未来很美好,现实很糟糕,必然是问题多多。
而且,只要行动起来后才会遇到,也只有在行动中根据所遭遇情况不断去做出改善,才有可能越来越好。一旦完成从零到一,再从1到N过程中,感受必然和之前就是天翻地覆了,知道自己在快速进步,产品销量在不断变化,说明经过事实检验,这样的邓宗酒,这样的邓宗酒业确实是“好”酒,确实值得信赖,可合作,哪可能需要面对情况又不一样了。
只有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好”,才叫好,只有经销商合作伙伴认可的酒才配叫好酒。而不是以酒好只是巷子深之类借口,不敢面对事实,不敢去做出改变,这肯定就不会好得了。也只有通过不断去反思从消费者、营销、广告、包装、产品反复去打磨,最终才有可能达到自己预期。
如果我们不故根据实际去思考,去改善,自然就发现不了问题所在,也就不能打造得出符合自身、经销商、消费者都能认同的“好”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