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意:
孔子与他人一起唱歌,如果那人唱得好,一定会请他再唱一遍, 然后应和他。
做为一名音乐的爱好者与教授者,孔子是擅于学习并且深谙其中之道的,他听韶乐可以闻而忘食不知肉味,听到有人唱得好,就会请求对方再唱,领会其中诀窍然后和那人一起歌唱。
上章说孔子闻己过则改,并为之庆幸,因为及时被指引了错误。这章则是闻他人善而喜,并向之学习,以使得自己能够进益。都是为人处世抑或学习生活的方式方法。
简短的一句话,首先说明孔子是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长处的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有关于发现的眼睛,发现美好发现他人的长处,并且及时去赞美表扬,生活会增添许多乐趣。很简单的道理,没有人会拒绝别人的善意的赞同与鼓励支持。
小朋友为你递了一杯水,得到了夸赞他也会很开心,而不是你小心翼翼地拒绝生怕他摔了杯子泼撒了水。老母亲帮着清洁碗筷,欣然接受而不是嫌弃她清洗的不干净,只是添乱。尽管两者你可能都是好意,也并不责怪的意思。
再者说明孔子的虚心向学,即便做为礼乐的教授者,他还是站在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去发现。这不只体现在音乐上,而在于孔子的生活点滴中。于学习也是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也体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心中有仁,看到的也是美好的,而不是因为他人比自己好而嫉妒不甘,内心清明,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很明确的认知,知道各自的优缺点在什么地方,彼此借鉴彼此成就,各自成长。
其实放在学习上完全适用的一个方法。学习就是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刚开始不大理解,再看一遍两遍,每一遍的认知的感悟都会有所不同,都会发现比上次更多的内容与层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是这个道理。更进一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把它变成现实中可用的东西。就如同孔子学习他人唱歌,最终也化为自己的歌声一样。
朱熹言,“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然者焉,读者宜详味之。”细品:懂得欣赏他人,并不掩人之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