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举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
许多年前,一位叫洛蕾丝的24岁的年轻妇女无意中读了他的一本书,便找他来进行心理治疗。洛蕾丝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可骂起街来却粗俗不堪,她曾吸毒、卖淫。
布兰登说,她做的一切都使我讨厌,可我又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的外表相当漂亮,而且因为我确信在堕落的表象下她是个出色的人。
起初,我用催眠术使她回忆她在初中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她当时很聪明,但是不敢表现自己,怕引起同学的嫉妒。她在体育上比男孩强,招惹来一些人的讽刺挖苦,连她哥哥也怨恨她。我让她做真空练习,她哭泣着写了这样一段话:你信任我,你没有把我看成坏人!你使我感到痛苦,也感到了希望!你把我带到了真实的生活,我恨你!
一年半后,洛蕾丝考取洛杉矶大学学习写作,几年后成为一名记者,并结了婚。10年后的一天,我和她在大街上相遇,我几乎认不出她了:衣着华丽,神态自若,生机勃勃,丝毫不见过去的创伤。寒暄后,她说:“你是没有把我当成坏人看待的那个人,你把我看作一个特殊的人,也使我看到了这一点。那时我非常恨你!承认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人,这是我一生中从未遇到的事。人们常说承认自己的缺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实承认自己的美德更难。”
真正面对成功,就必须要学会放弃完美,不求完美,因为我们的确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一个令人宽慰的事实,我们越早接受这一事实,就越能及早地向新的目标迈进,这是人生的真谛。
没有自我接受、自我肯定这个先决条件,我们怎么会改进和提高呢?
你站在一面穿衣镜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你可能喜欢某些部分,而不喜欢另外某些部分。有些地方可能不怎么耐看,使你感到不安,但如果你看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请你不要逃避,不要抵触,不要否认自己的容貌。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放弃完美,放弃“公有化”的标准,而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否则你就无法自我接受、自我肯定。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得好:“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深奥,其实说的是实在话,可惜的是,许多人不肯接受这个已经失去了模子的自我,于是就用自以为完美的标准,即公共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就变得如此相似,都失去了自我。
“成为你自己!”这句格言之所以知易行难,道理就在于此。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与自我意识,还谈什么改进和提高呢?
应当怎么办?你要用自己的眼光注视镜子里边的自我形象,并试着对自己说:“无论我的什么缺陷,我都无条件地完全接受,并尽可能喜欢我自己的模样。”你可能想不通:我明明不喜欢我身上的某些东西,我为什么要无条件地完全接受呢?
接受意味着接受事实,是承认镜子里的面孔和身体就是自己的模样。接受自己承认事实,你会觉得轻松一点,感到真实和舒服了。慢慢地,你就会体会到自我接受与自信自爱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学会接受自我,才会构建属于自己的头脑。
——节选《把生活和未来过成你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