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登录线上,带来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遗留下了不少的问题。例如产品宣传的误导、后续服务的不完善等等,其中最最最被大众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健康告知」的环节。
之前看过一些网销平台有意的隐藏「健康告知」的环节,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购买了某些他本来不能购买的产品,这在未来的理赔当中就会引起大量的理赔纠纷。
这就是典型的被误导「违规」的情况。
不论在线上还是线下,不论你在哪个渠道投保
最能够保护你个人利益的就是合规操作。
我再重复一遍,
最能够保护你个人利益的就是合规操作。
那些告诉你不需要告知的代理人,你可以把他们请出去
那些故意不弹出告知页面的网销平台,你可以马上关掉
你要明白,首先你要遵守规则,未来规则才会来保护你。
传统告知模式与智能核保
好了,铺垫那么多我要开始讲重点了。
而原本网销产品都是使用这一类「一刀切」的告知方式,使得大量的有意愿投保的消费者失去了投保的资格,不得不转线下投保,线下投保使用的是人工核保,有更人性化的核保结果和更大的议价的空间,但同时失去了网络投保的便捷。
智能核保的出现可谓是打破了这一僵局,使得传统「一刀切」的线上告知方式和线下人工核保之间有了中间选项,面对一些常见的非标情况,我们可以在线上直接完成核保——大大的提升了常见非标人群的投保便捷度。
由于弘*健*一生A+B刚上线智能核保,下文以健康一生A+B的核保情况为例。
常见非标情况示例
选取了最为常见的四种告知异常作为演示
甲状腺结节
乙肝小三阳
子宫肌瘤
甲状腺结节
核保流程图示意为
▲点击查看大图满足条件流程图所示条件的核保结论为:
甲状腺结节除外承保
乙肝小三阳
核保流程示意图为
▲点击查看大图满足条件流程图所示条件的核保结论为:
加费承保
子宫肌瘤
核保流程示意图
▲点击查看大图满足条件流程图所示条件的核保结论为:
标体承保
解密「智能核保」
不得不说智能核保的功能给了我们非常多的便利,让很多本来不可能网投的人群有了线上投保的可能性,但是机械化的核保流程还是非常严格和初级的。
因为各个保险公司核保尺度的不同,在线上或者智能核保不能得到理想的核保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多的尝试线下人工核保,更加具有人性化而且有更大的议价空间。
「智能核保」作为一种新兴的核保手段,我们需要辩证的来看待,先来说说其优势所在
优点
便捷
省去了大量的投保、核保、照会的时间
可以作为参照
投保的时候对于核保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可以用智能核保来作为一种参考,并且不会留下任何核保痕迹
吸纳更多的可以线上投保的消费者
大多数时候,健康告知变为了线上投保的拦路虎,智能核保给了消费者更多可以在线上投保的机会。
缺陷
有利就会有弊,客观公正来谈谈弊端
学术名称晦涩难懂,造成误操作
消费者遇到了需要核保的情况,却看不懂上面的一大堆学术名词比如谷氨酰转酶、直接胆红素、TI-RADS等等。导致了其放弃了投保或者出现投保的误操作行为,形成不合规投保,为之后的理赔埋下了隐患。
流程死板,无议价空间
智能核保虽然相对于一般线上核保已经增加了非常多的灵活性,但是流程还是相对死板的,比如甲状腺结节如果没有半年内的b超检查报告直接拒保,类似这种情况人工核保都是可以除外承保的。
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控压力
很多的合资保险公司为什么不上线类似的智能核保,其实并不是技术上的考虑,而更多的是风控上的考虑。「智能核保」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便捷度,一方面却可能造成无法追究责任的逆选择风险。
在市场教育不成熟的时候,客户误操作或者逆选择,可能会引起未来大量的理赔纠纷,合资公司更注重合规稳健经营,也就是为什么合资公司很少见到选择线上业务或者推出类似「智能核保」这种创新的原因之一。
科技创新会带来便捷,同时也会带来风险,但是我认为没必要畏惧科技,如果能够合理合规利用科技带来的便捷,那他就是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的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