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远来看,某些现时的欢愉常常阻碍我们向前的脚步
敏锐地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和决定一件事之后能不能坚持做到底是两件事。今天把一篇本该三天前就提交的文档赶在午饭之前真正完成,如释重负的感觉几乎抵消掉了这几天因为拖延带来的焦虑——为了记住这种悲喜交加的迷惑感觉,我认为自己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来记录。
分析我自己的行事风格,我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首先,开始的时候夸大问题的严重性,畏缩不前,严重拖慢进度;其次,一旦开始又容易自我满足,做了一点小事就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变相挖坑;最后,DeadLine临近,手忙脚乱严重拉低自己的水准。上述循环,始终困扰着我,不断消耗着我。
-
对于不敢开始,对策就是,忍住最开始的不适,努力完成一个小的阶段性目标,以此来建立完成整件事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时刻警惕自己想要敷衍了事的欲望,以防止浑水摸鱼的现象。
-
一旦开始,就要认真做完,一定要把流程走完,一旦停下就意味着精神不再集中,关注点也不再聚焦,根本没有动力去进行接下来的步骤。要合理制定阶段性的奖励,或者记录自己的进度,以此来激励或者警醒自己。
-
目标一旦确定,每一分每一秒都注定是倒计时,并不因为我们所做什么事而改变。目标就在那里,时间也始终不停,想要不畏惧结果的来临,最好是从现在开始,合理用好每分每秒。
时间有限,要的事情却那么多,那就只好舍弃一部分,只专注于目前自己最需要的吧。偶尔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匆匆忙忙浏览的公众号、时时刻刻更新的微博热搜、根据喜好定制的抖音视频,这些都是真的我们生活中必须要关注的吗?大千世界,总有想象不到的美好,可是我们眼前的美好都抓不住、握不紧,又怎么奢求远方的美好呢?
本能就是追求即时满足,要求一份付出立即回报,可古人劝诫不可“竭泽而渔”,现代人被要求做“长线投资”,这些都是违背我们大脑中的本能,却有利于我们整个人生的箴言。回到最初的事情,最终支持我迅速完成文件的动力在于,我顶住了大脑让我放弃的决定,坚持住了这个短期内不能带来回报的事情。
我还有个小建议,我们不妨记录每天的在不同事情上花费的时间,类似流水账,这样持续一阵子,相信可以带来许多反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