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日去高平,依然遇雨。
车到丹河,雨停了。本来想看看雨点落入丹河时击起的那千千万万的水花,应该很壮观,可惜无缘一睹。
从高平县城东北,沿着丹河往永禄村方向走,一路经过几个村子?我实在记不住了。但我知道,这一带就是长平之战的主战场。那场耗时三年之久,双方总兵力达到150万人的战争,就发生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丹河,对,就是这条河 ,秦军的屏障,赵军的坟墓。当年,河流两岸,一百多万人在厮杀,鲜血染红了长平,染红了丹河。最终,秦军把赵军困在丹河东岸,长平关下,几十万赵军放下兵器,被迫投降。
长平之战是一场以多胜少、以弱胜强的战争。战场上,秦军总兵力超过100万,赵军45万,从人数上比较,秦军占绝对优势;但若要比战力,比单兵素质,赵军占绝对优势,秦军虽有100万,但正规部队只有20万,其余80余万全部是秦昭襄王这个忽悠大王忽悠来的民兵队伍,这80余万人没有时间训练,拿起刀枪弓箭就匆匆忙忙上了战场,而赵军45万全是精锐,且赵军骑兵就有20万。如果战术不当,秦军不可能依靠民兵队伍战胜秦军。
高平有一道名菜叫烧豆腐,完美地表达了赵人对秦军统帅白起的痛恨,几乎所有的资料都是说白起在这里坑杀赵军45万,45万个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痛恨白起很正常。但45万这个数字太假了。从赵军渡过丹河开始,两军大大小小的厮杀几十次,秦军死亡有50多万,赵军死亡也有20多万,秦军的死亡远远高于赵军很正常,民兵当然拼不过正规军。如果不是白起战术高明,秦军死亡可能还要远远高于50万。所以最后被坑杀的赵军应该是25万左右。
长平之战纪念馆建在将军岭下。据说,这里是当年廉颇据敌的主战场,岭上,约五米高的廉颇雕像栩栩如生。
我站在廉颇雕像前向东望去,重峦叠嶂,江山如画,只是,亮丽的色彩里渗透着血气,隐隐约约,似乎有无数的冤魂沉没在山水间。
我看不到距离这里只有几十公里处的氓苍山,但我知道,长平之战几十年后,那里也有20万生命被坑杀,历史也记住了那个刽子手:项羽。被项羽坑杀的是20万秦军。
关于长平之战的经过我没必要叙述。有太多的文字记录了那场战争。其实,长平之战没有胜者,赵军全军覆没,秦军也付出了死亡50余万的代价。
但后人对赵军统帅赵括的讥讽和鄙视却使我徒增一丝感慨。
被困的赵军忍受不了饥饿、恐惧,纷纷为保全性命放下武器投降,却有一个人满腔热血,宁死不降。
这个人就是赵括。
当赵括提枪上马,面无惧色,杀向秦军的瞬间,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
那冲锋陷阵、血染战袍的分明是一位男人,一位为国为民奋勇杀敌,浩气永存于天地间的男人。
那一年,他才24岁。
后人只记住了他纸上谈兵,忘了他男儿本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