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回忆(十一)

作者: silber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10:23 被阅读3次

    三 军旅生涯十四载

    1964年9月入伍,1978年8月转业,在部队整整度过了十四个春秋。论功劳没有,论职务只是个排长,说来惭愧。但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文化,这是一个致命弱点。

    (一)应征入伍

    由于家庭环境所迫,无论如何我都想离开这个家,跳出这个火坑。

    1964年刚满十八周岁,当兵对我来讲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于是我跑到公社找到武装部长朱部长,我把家庭的处境给他讲了,态度十分坚决,强烈要求去当兵。他很同情的给我说,你本来没有兄弟,可以不去。但你在家里的处境不好,那你就报名试一下嘛。考上了就去,考不上就没有办法。

    于是我报名参加体检,结果合格。9月3日离家正式入伍。报名前也给父亲说当兵的事,他说要去你就去吧。64年9月3日上午我还在烟囱田打谷子,回家吃过午饭,穿上二嬢给我买布做的一件衣裳,下穿一条短裤,赤着双脚到了于佳公社武装部报到。

    9月4日早上吃过早饭,每人发了两个馒头,经小路步行到了荣县。从北门进城,一进城就看见街道两旁无数的学生列队欢迎,浓妆艳抹的腰鼓队舞着长长的红绸,打着腰鼓。满街挂着标语口号,那种壮观的大场面对于我这个首次进城的农村娃来说,那何止是高兴,激动。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可是当时我赤着一双脚板,吃过晚饭才跟别人借几角钱买了一双草鞋穿上。

    晚上在川剧团观看文艺晚会。太好看了,犹如看电影一样,特别是有一个节目叫“逛新城”最安逸。

    在县党校住了八天,早上吃馒头、稀饭加油炸花生米,好香哟。中午、晚上都有肉吃,生活比我家过年都好。新兵启运前的两天换了衣服,新换的军装又长又大,很不合身。穿起来显得很别扭。换下来的烂衣服和一条短裤和在生产队当记分员时用过的一支钢笔一起由武装部长送回了老家。我就在这样赤条条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二)再度种田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成立十多年,国家的交通事业很不发达。

    我们从荣县出动三十多辆卡车把我们送到自贡上火车到达重启綦江,到了铁路尽头。大部队乘小木船过江。又乘卡车过娄山关,经遵义到贵阳。

    经过半个月的集训我被分到独立49师145团7连。当时的部队还在云南建水燕子洞施工。

    从贵阳乘火车到安顺,有没有铁路了,再改乘卡车经黄果树到云南曲靖,再改乘火车到昆明。由昆明乘中火车到蒙自,再有蒙自乘小火车到达建水。

    乘小火车最好玩,铁路坡度大,弯道多,速度慢。在车厢里面两人对坐,中间一人行走都很困难,有个兵的帽子掉下火车后,他跳下去,捡了帽子照样爬上了火车。常言说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牛车快,就是这个意思。

    在云南驻扎了四十多天,大部队又返回了贵州。我们营直接调入离贵阳64公里远的长顺县境内一个小地名叫彰河的农村种地。

    彰河这个地方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公路,离大公路还有三公里多的羊肠小道,没有水源,彰河没有河。

    住房条件极差,只有营、连部有几间土筑瓦盖的最好的房子。其余的都是土墙盖茅草。屋内没有任何设施,开始去是睡应冷潮湿的地铺,照明用煤油灯。后来通过自己动手到山上去砍小树条回来搭起了简易床,结束了睡地铺的历史。

    营房三、四公里内无老百姓居住。在一个山洼里,三面环山。山势陡峭,属于原始林地。不分白天黑夜都能听见山羊、野猪、獐子、麂子的吼叫声。此地原来是一家劳改农场的驻地。与偏僻农村没有两样。部队进驻此地是为全团搞副业收入,主要任务是种地。

    每周有两天是军事训练时间。农忙时间就取消军训时间,一切服从农业。从1965年初春开始又重操旧业,当起了农民。

    就这样春去冬来直到1967年仲夏时节,由于我们连队各方面表现好,成绩突出,当时要选一个最好连队到贵阳去“支左”(此时文化大革命已进入第二年),我们连被选中了去省城贵阳,我们营的其他四个连队直到1969年部队调防才走出了穷山沟。有的战士当兵在彰河,退伍时仍在彰河,当兵就是来当了几年“农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的回忆(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iw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