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绝命诗里的人生哲学

绝命诗里的人生哲学

作者: 彼岸花APP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16:16 被阅读0次

    关于死亡,中国人似乎向来是避而不谈的,属于忌讳话题。但有一种诗歌题材,名为《绝命诗》,不少仁人志士在死亡即将来临之前,会以诗明志,表达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其中也有对自己人生的回望。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些绝命诗中,体会些许人生哲学,并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生死这件事。

    明朝的唐伯虎写到:“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说,生死又有何妨,如果真的有阴曹地府,那也和阳间差不了继续,不过是异乡里另一场漂流的开始。

    清朝的严我斯写到:“误落人间七十年,今朝重返旧林间, 嵩山道侣来相访,笑指黄花白鹤前”。

    严我斯的绝命诗,透露出一种七十古来稀的乐观态度,没有一点悲戚,甚至能看到他对于重返林泉的欣喜,这样的生死观念,是何等的坦荡,令无数世人羡慕。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第一重臣,后来被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赐死。和珅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和珅这个贪官形象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关于和珅的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不过他的绝命诗是非常意味深长的:“五十年前梦幻身,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日睢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

    在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和珅挂念的却是睢口,也即是黄河经常决堤的地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通过这首绝命诗,我们也看到,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这个人曾是何种地位,做过什么。

    人生是一个单程,每个人生来便拿着一个单程票,来到世间后,便只有一往无前,不论你是否愿意,终点都只有一个。

    台湾一个专门研究死亡教育的博士黄天忠说过:“只有无知的人与不能勇敢面对生命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聪明的人会视死亡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导师,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生命力充沛而丰富的人,那么他在有生之年,必然得与死亡结友。”

    “如果我们能视死亡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看不见而友善的同伴,他会提醒我们,不要常把现在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帮助我们每天做得更好,而且充实”。

    回望人类的所有奋斗史,无非都是在拓展人生的时间与空间。从这些绝命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坦然,在生命面前,他们终究放下了纷纷扰扰和执念,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命诗里的人生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ld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