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今,这波爆雷潮,真正死掉的是两种平台,一种是不合规乃至压根是诈骗的坏平台,一种是实力不济、风控较差的弱平台。
坏、弱平台被洗牌出局了,真的不能算是坏事。P2P行业要想真正迎来黎明,必须要经历这样的洗礼。
在金融这么一个特殊领域,如果平台不能在重重考验下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又有什么资格让监管部门给你备案或者发牌呢?
从平台的角度,近期的行业动荡将证明“KYC原则”的重要性。
那些践行了这一原则的平台,经历了这波冲击之后必定更为坚挺,而疏忽、冒进的平台必将淘汰出局。
这不就是市场的优胜劣汰吗?
至于坏、弱平台的投资人,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被贪婪遮蔽了双眼,真正意义上的无知且无辜的人并不多。
刚兑不死,国家不兴。或许必须要以用血的教训,才能上完这一课。
如果你投资的平台还活着,在当前的动荡环境下,你应该做什么?
重新考察你所投平台的成色。从平台的信息披露、银行存管、股东背景到媒体报道、第三方排名,多做了解,交叉验证,确保平台是真平台,债权是真债权。
如果你所投的平台整体还算靠谱,在密切保持关注的同时,最好的选择是保持镇定,克服非理性恐慌。否则,羊群效应之下,无人会是赢家。
在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下,除非实在需要用钱,否则不建议你急着折价转让债权——毕竟,信用风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其实在某种层面上,P2P产品与债券产品高度相似,流动性冲击会影响价格,并带来套利机会。
就在最近,我还听说有人正在准备资金,打算趁机低价收购优质的P2P债权。
就像巴菲特说的,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笔者倒是觉得这个市场越来越有意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