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凡事就毁在差不多

作者: 阿莎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2:15 被阅读560次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就有人不这么认为。
差不多先生的世界末日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这篇《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创作的一篇传记题材寓言,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

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不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就是那个差不多先生?

为了达到自律,索性也加入了很多早起打卡群,坚持了两个月,才发现和别人的距离仍然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为,早起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和别人一样学习写作,花费了金钱和时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努力寻找方法,使劲在各种书籍,电影,热点,时事,综艺节目和旁人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却从未真正克服过一个哪怕有关语法的问题。

看了那么多励志又真实的故事,心里满满都是鸡血,也很辛苦,也在不断的跨出舒适区。

却缺少了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精益求精--知道怎么做,就是从来不用心实践。

比如,写作时的垂直深度:

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然后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善于写干货,那就尝试写故事,不要觉得别人拆书挣钱了,就去拆书,别人的路谁也没法复制,你只能去借鉴。

光有渴望改变的心并不行,还得改变做事的态度。

很多时候,差不多其实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试错,是我们在用很多种方法去朝一个方向解决问题,而不是分不清南北西东,直至撞上南墙,否则宁可头破血流也仍然死磕到底。

坐好就是做好

现代社会并不缺乏信息量,所以那些各种的借口都是来自内心对自己的不认可和接纳,也并没有试图真正做到更好甚至最好,而无法被替代。

前天,意外得知自己升职了,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竟然破天荒达成了一致--“可不可以还像现在这样,升职并不是我本意,不想升!”

此时无比真实的抵抗,恰恰道近了为何直到今天我和同龄人甚至同时写作几个月却已经签约某公众号,或者简书的那些作家们的差别:

“一直在努力学习,却从未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

还记得二八定律吗?

它指的是,在任何大系统中,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仅仅20%的变量产生的。轻松一试,二八定律便会给生活带来非常积极的变化。

网络流量的大趋势,已经改变了我们寻找好或者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从穿衣打扮,到去哪里旅游,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随手拈来!

但生活不会欺骗我们,为了写作,为了改变自己原有的现状,这几个月,产出并不高结果并不理想的状态里,换来的是身体的夸脱和从白皙到蜡黄的皮肤。

总结下自己前半生的失败里,不自信是头号大敌,第二就数凡事差不多这样的心理了。

母亲勤俭节约,是因为8岁就没有了自己的妈妈,在那个吃饱穿暖的年代她只能通过自己有的最好的,来给她的娃们不比别人差的生活。

我们总是嚷嚷别的小娃,可以花钱买零食吃,她便早起熬夜变换着各种样式,把那些普通的食材变成一个又一个美味。

她节俭,是生活所迫,但她并不将就。

我买便宜的,却越买约上瘾,结果衣柜里总是找不到一件体面的能够去参加生活里各种仪式的衣服。

前天电话里,母亲还说道,“不要乱花钱,好好给你买几件衣服,可以穿很长时间!”

短短的话,无尽的人生写照。

最好的爱就是我还有能力回报

凡事我们没做好的,那便是真的没有做到最好。我们认为差不多的原则里,暴露了我们只是表面再用功,内心仍然停留在原地的一种旧思维和习惯

我想,母亲要教会我的也不是一个差不多的生活。

而是在一个差不多的生活里,换一种做法,那些不能改变的并不是阻止我们变得更好的原因,而是我们从未去了解和发挥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潜力。

怀念小时候母亲蒸的芥菜疙瘩和蒜蓉茄子了,那个时候最常有的吃食,如今却成了奢望……

所以,请不要用原生家庭来逃避生活的苦难,这世上绝大多数父母,倾其一生都是在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更好,你的一切比他们自己更重要。

相差甚远的不是他们给你的先天条件,而是你一直停留在自己差不多的世界观里,一天天的丧着。

【完】|文:络希


小情话2: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摘自--【母亲】老舍先生

相关文章

  • 你凡事就毁在差不多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是就有人不这么认为。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

  • 你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

    01. 表姐当初结婚的时候,全程都在哭。 她的妈妈说,有个差不多嫁了得了,哪那么多要求?再说,你一没学历,二没本事...

  • 有些东西就毁在凡事差不多

    本科时候写论文, 没有论文格式,字体规范的意识, 大体上就是自己看着怎么舒服怎么排版, 每次我胡乱写一些,在借鉴百...

  • 差不多先生

    人有时候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上学时差不多得了,工作时差不多得了,谈恋爱时差不多得了,结婚时也差不多得了……你明明...

  • 2021-09-08

    有时候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上学的时候差不多得了,工作的时候差不多得了,谈恋爱的时候差不多得了,结婚的时候也差不多...

  • 日积月累的“差不多”,终将变成你的“差太多”

    《人民日报》发出这样一个话题:你就毁在凡事只求“差不多”。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些人的态度是:“你们以为平淡的过一...

  • 你凡事就毁在想的太少!

    生活太快,我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自顾自的往前匆忙赶路,生怕来不及,生怕被抛弃,生怕不甘心,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不...

  • 人生毁就毁在“差不多”上

    文/龚建光 一 表姐结婚的时候,全程都在哭。 她的妈妈说,有个差不多的人嫁了得了,哪那...

  • 别人的优秀就在于凡事都比你较真

    工作态度和做事方式的启示。凡事都不要存在差不多想法,凡事较真你就赢了。

  • 你就毁在凡事都要等一等。

    那次看《水形物语》,收获了一句话: Life is but the shipwreck of our plans....

网友评论

  • mg_dy:加油👍
    mg_dy:@络希 👊
    阿莎姐姐:@mg_dy 可不可以不放弃,最近太多事赶在一起了。
  • 时光知微:写的比差不多好很多~😋
    阿莎姐姐:@时光知微
    让我默默的感受一会
  • 9b28d17d2638:“一直在努力学习,却从未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突然看到这句话,突然感同身受。
    阿莎姐姐:@快乐angle 如果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经济上更独立,不需要为钱向别人屈服什么。说复杂一点,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和遇见更好的自己,不管怎么样,你没有妥协不是吗?
    9b28d17d2638:是的,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很茫然,殊不知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阿莎姐姐:@快乐angle 所以,你看我们就是这么努力却毫无意义
  • 潘小山:我是差不多先生
    阿莎姐姐:@简小潘 我也是
  • 铮铮豆妈:🌹🌹🌹
    阿莎姐姐:@铮铮豆妈 😊
  • 风和旷野:我做事太认真到了强迫症,有一点点瑕疵都不行,变成了完美主义,搞得自己各种累,甚至因为害怕不完美而不去做事。最糟糕的是,跟人相处我也太认真了,受不了别人马马虎虎,就指出别人的问题,从而得罪了别人,最后混的不好。这其中的度应该如何把握?
  • 二垚:写的和我差不多🍉🍉
    阿莎姐姐:@可爱的绿茶
    向优秀的你学习,

本文标题:你凡事就毁在差不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or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