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月刊》最近有篇文章说,家长们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独立冒险,这种做法就很不对,因为它反而会让孩子更危险。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少有一个人冒险的机会。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生活中处处是危险,孩子一不小心就磕了、碰了,所以家长跟在孩子身边寸步不离,不让孩子独处和冒险。
比如,我们的父母在小时候,能自己发现一个树洞,或者自己用小石子和树叶在河边造一个小屋,但现在的孩子远没有父辈们那么自由了,他们活动的范围最多也就是自家后院。英国有一项调查就发现,上世纪70年代,80%的三年级小学生一个人步行上学。到90年代,这个比例下降到9%。再比如,同样是8岁的孩子,20年代的时候,家长允许他们独自步行10公里,而到了2007年,家长只准许孩子一个人步行不到300米。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科学研究就发现,不允许孩子冒险和独处,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内心的独立和探索精神,甚至会产生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会更容易抑郁、自恋、缺乏同情心、害怕长大。为什么呢?
首先,喜欢冒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诞生之初,生存环境危机四伏,我们的祖先早就习惯了冒险,经常直面危险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克服恐惧,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放弃、躲避以及逃跑。这种直面危险的本能,经过漫长的进化,早就根植在了我们的基因里。
这在孩子身上表现很明显。比如,孩子喜欢独自探索,当发现一个新地方或大人想不到的捷径,他们会很自豪,这种本能冒险,让他们产生了独立、自信和安全感。所以,让孩子独立自主成长,其实是让他们学习如何管理面临危险的“恐惧”的过程。
其次,让孩子独处和冒险,对孩子更安全。很多父母会说,孩子老是往很高的地方爬,万一掉下来摔伤了怎么办?将来不得恐高啊。但实际上,科学研究的结果恰恰相反:那些5到9岁的时候,曾经从高处跌落受伤的孩子,18岁以后很少有人会恐高。同样,很多家长担心,过早让孩子独自行动,会让他们产生分离焦虑症,但研究结果显示:孩子9岁之前和家长分离得次数越少,18岁以后,他们和父母分开时的焦虑程度越高。
其实啊,让孩子适当地冒险,有点像疫苗接种。参与有危险的游戏,就相当于在进行脱敏治疗,他们能学会强迫自己做害怕的事情,来克服心里的恐惧。但是,如果孩子们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那这种恐惧感就可能演变成心理学上的“恐惧症”。而且,如果孩子没机会冒险,有些孩子可能会转向有更鲁莽、极端的行为,比如暴力倾向、嗑药、酗酒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长们不让孩子冒险,也没有真的让孩子更安全。比如,相比让孩子去野外玩,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去人工游乐场,因为游乐场所的设施都是塑料塑胶的,高度也降低了,棱角也磨圆了,孩子不容易受伤。但是统计数据表明,孩子在游乐场的骨折率增加了,为什么?因为这样看起来完全没有危险的环境,让孩子们觉得很安全,玩的时候很不小心,经常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
最后,文章还认为,以下七类冒险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必要经历的:
第一,探索高度,比如爬树,高度能够激起对恐惧的知觉;
第二,拿危险的玩具,比如用锋利的剪刀或刀子。一开始,看上去这些玩意孩子很难掌控,但孩子在学习掌控的过程中,会收益很大;
第三, 接近危险的地方,比如在有大量水的地方,像河流、池塘、水池这些地方,以及有火的地方玩耍,这样孩子将会锻炼出对环境危险的敏锐度;
第四,混打游戏,比如摔跤、玩乐性打斗等等,这样孩子能学会处理攻击与合作;
第五,速度,比如骑车或滑冰;
第六,迷路和寻找方向,当孩子们感受到迷路的危险时,就会有强烈的冲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第七, 探索一个人独处。
上面这七类冒险游戏,不妨让您的孩子也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