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上班,老爸用微信发了一个视频链接过来,是北京卫士开设的《超级演说家》(姑且就这么叫吧,具体什么节目确实记不得了)栏目的一个题为《做一个怎样的子女》的演说视频!刚开始我心里愣蹬了一下,平时不会用微信的老爸今天怎么回事呢?于是略加思索后当微信被盗而乱发的病毒文件搁置不理。没一会儿,他却来了个语音通话,一接通那边声音嘈杂不清,想着是不是谁教他用微信,于是乎挂断给他视频聊天发过去,劈头就是胖姑一句话:你爸给你发的那个视频你看了没有?答曰:没有,还以为是个病毒文件,没敢点!胖姑笑了:那赶紧看,你爸给你和你弟弟一人发了一个,你爸平时是不发这些东西的,就今天给你们发了一个,一定要好好看!!问什么视频。答则自己看!后面打开一看原来是这个视频,这个视频以前是看过一遍的,但是印象不深没怎么记得。我立刻明白了爸爸的意思。嘴里开玩笑说了句矫情!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堵得厉害!
我明白,老爸是想我们了!他现在会抱怨我们很少打电话回家,显然一周一次互相的近况汇报已然不满足其内心的牵挂;他会在意跟曾奕芃视频的次数少之又少,尽管每次视频时曾奕芃老喊着“不要爷爷,不要爷爷”,然后会不停地吸烟来引起曾奕芃的注意;他会问我为什么跟曾奕芃视频的时候儿媳妇不出现在视频里,但是他已经慢慢地谅解理解这个不常常给他打电话的儿媳妇;他会因为不会用微信,在跟曾奕芃视频时手忙脚乱而责备老妈的技术不精,等等。然而,他却从不会说出来“我想你们”之类的肉麻话。于是这些类似矫情的视频以及话语里包含着太多的想表达思念之情,却碍于尊严的纠结与莫大的退让的情感,一个禁锢于保守思想却又想冲破这个牢笼的矛盾体,一个始终追赶时代精神情感却一直被甩几个世纪的无奈者。然而种种的种种都显示着父辈的老去和不舍甚至是恐惧。而我们却一直在挑衅着他们心里的矛盾和纠结、恐惧和痛苦,一次又一次把他们甩在自己成长路上的那些沙滩上。于是他们看着我们的背影渐行渐远,那条他们牵在手上的绳子慢慢失去了力气,最后他们慢慢地妥协投降,和着心里的那份尊严,浑浊一泪。终于——
星期一晚上,爸打电话过来,问其何事,说想曾奕芃了。一个想字,让我满腹心酸和愧疚。我想这个一生要强和固执的爸爸得亏多大的勇气和让步说出这个想字啊!我不得不检讨自己对父母的感情,检讨检讨对孝顺这个行为的理解。我想我对父母算是孝顺的了,而所谓的孝顺无非就是一周一次的电话联系和微信视频,如果听话算得上的话,那么当面听转背忘的形式,就对不起媳妇说我的“愚孝”两个字了。作为无根无基打拼的外地人,我们能给父母什么?而我们所给的又都是他们想要的吗?父母之于子,庇护也。任凭在外多么飞黄腾达风光无限,亦或衣衫褴褛落魄不堪,可是一回到父母的身边,我们仍然是那个需要温暖保护的孩子。无论是在外成家立业,父母的那盏灯依旧是不随时代境况改变的温馨港湾。而子之于父母,依靠吗?俗话说“养儿防老”,儿女大了,空巢老人多了,这老又防在了哪里?“父母在,不远游”,而像吾辈揣着“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远游者,无时不刻都在传统道德的边缘脱轨而行,也在与“养儿防老”的希冀背道而驰。在我当爸爸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点没有认为儿子是我老年的依靠和依赖,至少现在没有这个想法,然而当儿子叫我爸爸的那一刻,整个人都软了,幸福感爆棚,满足感油然而生。我想子之于父母,家庭也!一个和谐完整的家庭,是一个人与这个世界平起平坐的资本!
爸妈五十多岁了依然还在修葺着家里的房子,说是给我弄了间套房,以后回来的住处,尽管我在外地已经买房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他们用自己的力气努力维系着这个家的完整,避免在时代的发展的潮流中被冲散,哪怕是践踏了自己的底线,给我们发一个矫情的视频和话语,算是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