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罗胖的《时间的朋友》2018演讲,确实有很多点讲的蛮好的,今天就分享给大家我认为很好的点!
当变化变成生活本身
大公司干着干着就危机了,有前途的行业干着干着就拐点了……
曾经牢不可破的东西,都不再可靠。
黑天鹅事件频发,都快变成家禽了,这是世界本身正在起变化。
2018年,很多熟悉的人离开了我们。
真正做事的人,不会悲观
2018 年我们看到很多悲观言论。
美团创始人王兴,转发过这样一个段子——2019年,有可能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有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罗胖问王兴:你认可这个段子吗?
王兴说:“No。”
总有一些真正“做事”的人,他们不悲观。跨年演讲进行到第四年,我们越来越想清楚了跨年演讲是为谁服务的:为做事的人服务。做事的人无所谓悲观还是乐观,我们只关心如何把事做好。

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有啥区别?
对做事的人来说,什么时候不难?对不做事的人来说,难不难跟他有什么关系?不做事的人经常讨论一些抽象的问题:情感和理智哪个重要?理想和现实怎么能平衡?远方和苟且怎么选择?着眼未来和回到初心哪个更重要?你妈和我,你救谁?
做事的人思考的不是“难不难”,而是“怎么办”。
就像全世界男性都解不开的难题——“我·妈·水测试”,在抽象层面解释不清,可一旦真发生了,放在具体情境中就肯定能当机立断。如果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你站岸上三天三夜,也得不出一个让姑娘满意的答案。但是,如果她俩真掉水里了,所有在岸上讨论的假设马上会具体为硬邦邦的现实。这时候选择有什么难的?你会立即作出反应。而且你还会发现,让你做决定的那些因素,和你没事瞎讨论的那些因素没什么关系。
你看,做事的人和搞评论的人,完全在两个世界。有些事情在做事的人面前,完全不难。
真实的世界里,并不存在抽象的两难选择,你要面对的都只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已。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对于要过去的 2018 年,评论家们分析环境,有的人说悲观,有的人说乐观。这些分析,哪个我都听,哪个我也不全信。我唯一关心的是,我手头的事上具体的难处。
这些难处,好年景未必更少,坏年景也未必更多。这句话你听起来有点奇怪,薛兆丰老师打了个比方你一听就懂:宏观好坏就像全球平均气温,你要是关心人类的命运,平均气温有价值。但是你今天要出门办个事,它真没啥用。
查理·芒格说了一句更精准的话: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2018 年是很难,但是我们做事的人都知道: 2018 年难,哪一年不难?
做做事的人来说,难就不干了吗?对那些不做事的人来说,难不难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是伞兵,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
一个做事的人,总要以某种方式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罗曼·罗兰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仍然热爱它」。
既然这个世界另有计划,今晚就让我们重做计划。
决定个体命运的,是“小趋势”

1、人生红利在小处
今晚的跨年演讲,我们只关注个人的行动策略,关注大环境里小个体的命运。就像诗人说的:「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
过去几十年,我们这一代人的行动策略是什么?随大流。我们这一代人,只要身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跟着大趋势走,基本不会有错,整个国家发展的红利人人有份。
我这一代中国人,都希望能抓住大趋势——上大学、考研、进大公司……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走,基本不会有错,红利人人有份。感谢 2018 年,让我们有机会反思。
今天,你还能抓住某个大趋势、随大流、凑热闹,然后鲤鱼跳龙门、一劳永逸吗?我们还可以拿着一张通用的入场券,叩开某一个大门,然后从此躺着分享里面的红利吗?2018 年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再也不在了,我们必须学会用新的方法。大趋势反而成了“坑”。
身处今天来看这个世界,人生的红利好像不在大处,而在小处。
是有很多行业的人对于2019年都是很悲观的,因为2018年下半年的趋势已经可以看出,银行贷款收紧,房产销量下降,很多大型的公司也开始裁员了!哪怕是房产巨鄂万科都打出来口号“活下去”作为2019年的目标!但是罗胖说的很好,不管2019年到底好不好,对于做事的人来说还是得做下去,如果没有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那么我们就要抓住一些小趋势,只要抓紧小趋势了,也是能活下去的!
2019年无论难不难,只要你拼尽全力,相信不会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