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八月的琅勃拉邦还在沉睡当中,淅淅沥沥的小雨给它增添了一丝静谧,微微的凉意洗掉了一点酷暑的燥意,让早起的人们神清气爽。
路灯已经关闭,晨曦还没升起,街道两旁却已经有不少人影依稀可见,他们就是早起布施的虔诚信徒,其中也有不少来琅勃拉邦旅游的各国游客,一方面是亲身感受布施的场景,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佛教的尊重和敬仰。
街道的两边,在僧侣经过的道路旁,铺上了地毡,地毡上摆好了一竹篮一竹篮的糯米饭,当僧侣们排着队经过时,布施的人就会跪在地毡上,用右手捏着米饭放在僧侣们挂在身上右侧的饭钵里。
布施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言一行都有深意,是绝不能乱来的。
当僧侣们排着队从寺庙出来时,他们身上都斜挂着一个金属的饭钵,饭钵挂在身体的右侧。布施的人就脱鞋双膝跪在僧侣们经过的路旁,鞋子必须放在自己的身后,安静地等待着。有年纪大点或者腿脚不方便的,也可以坐在一个低矮的小板凳上,鞋子也是放在小板凳的后面。不管是跪着还是坐着,鞋子都不能对着僧侣,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有早起的行人或者游客在路上行走,当僧侣们过来时,绝不能走在他们前面的路上,也不能挡住他们,你可以拍照,但是不可以说话,更不可以嬉笑,也不可以做着布施的动作停留在那里,等着照相。
琅勃拉邦的清晨布施大约五点半左右,第一批僧侣在晨曦的微露中,从不远处的寺庙鱼贯而出,他们将要围绕琅勃拉邦主城一周。
僧侣们都赤着脚,一年四季不管是刮风下雨酷暑寒冬,当僧侣们步出寺庙化缘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脱鞋赤脚,布施结束,回到寺庙再穿上鞋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僧侣们在接受布施的时候是非常肃穆神圣的,他们不能开口说话,也不能有任何太明显的表情,他们就用赤脚走完全程的方式,来表达对信徒的感谢。
僧侣排队经过布施的人前面时,布施的人会用右手抓起一小团糯米饭,先把饭团举到自己的眉心高度,然后再投入饭钵之中,以示对布施的虔诚和僧侣的尊重。在投入的时候,你的手是绝不能碰到饭钵的底部和钵口的,那是对佛的大不敬,但是倘若你不小心碰到了,那也没关系,佛是慈悲的,会原谅你一切的过错。布施的时候,你的动作要很快,僧侣们走得很迅速,他们不会在任何一个人前面停留,等着你施与。给你的感觉是,他们不是在化缘,而仅仅是肃穆而快速地通过。
在僧侣们接受布施的同时,他们也在布施给需要的人。那些贫穷的人,需要食物的人,他们站在僧侣们路经的旁边,也是静静地,不开口不乞讨,只是拿个袋子,等着僧侣们放入食物。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乞讨者的卑微,就像在布施者的脸上,也看不到施予的恩赐,他们个个心平气和、无声无息,仿佛一直就该如此,一切都充满了慈爱祥和。
琅勃拉邦的清晨布施由于琅勃拉邦寺庙众多,从五点半开始的布施一般要到七点半结束,在这期间,会有一批一批的僧侣经过,他们来自于各个寺庙,他们或多或少,有年老的也有年少的,还有来自国外的修行者。当这些僧侣赤脚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他们庄严肃穆、平静祥和,他们接受着布又传递着施。僧侣、信徒,大家都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布出了身外之物,却施予了自己内心的安详,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个彼此的轮回。
琅勃拉邦的僧侣们,他们的修行是从自己的脚下开始的,在迈开脚步的一瞬间就开始了永恒的修行。不管前面的道路是什么,义无反顾,用脚心去感受土地的酷热和严寒、坚硬和柔软,用一层层厚厚的老茧和纵横交错的伤疤,来洗涤掉身上的凡尘,来放下尘世的喜怒哀乐,来展示佛的慈悲和宽容。
琅勃拉邦清晨的布施,让参与的人向善,让目睹的人动容,让习惯了都市凉薄生活的人在那时那地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友爱,佛法的意义大概也就是如此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