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文拾贝
落花满砚慵磨墨――看瓷砚台

落花满砚慵磨墨――看瓷砚台

作者: 螺小丹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13:17 被阅读0次
珍重岁寒烟,
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
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
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
舍此即忘筌。
――唐.齐己

端砚在唐代初期出产自广东肇庆,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微歙县的歙砚和甘肃卓尼的洮河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加上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号称中国四大名砚。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写与绘画创作的必备用具之一。

在中国四大名砚中,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早年游肇庆鼎湖山,七星岩,有心要寻一方端砚。无奈工艺摊上的端砚多为民间作坊出品,很多做工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好不容易寻着一方好石,却被庸工俗手一雕,令人心痛不已,既爱其石,又实难接受收藏使用。

我能理解很多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四大名砚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和收藏者的寻求对象,要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砚作,更里千金难求,无缘难遇。

正是因为好的石砚难求,所以有工匠用瓷器来制作砚台,是为瓷砚。

瓷砚是从陶砚发展而来的,瓷砚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自西晋开始流行。宋代应该是一个分水岭,宋以前比较流行瓷砚,之后元明清虽然有瓷器砚台,但是比较少,后来就很少有烧制了。

瓷砚的发展过程大概是,从陶砚到唐三彩砚台,随后是青瓷砚台出现,再到明清青花瓷器为主的瓷砚。

瓷质的砚台用细密瓷土烧制,砚心处不施釉,以便研磨。外有精美纹饰,造型多为圆形,方形较少。

瓷质砚台发墨不如石质砚台,这也是它后来不流行的原因之一。

文房用具自古就是读书人所必需的,也为收藏者所喜爱。无论是纸笔墨砚文房四宝,还是别的文房用品,制作者都会用工匠精神来制作这些用具。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看到,古人留下的文房用具,大都是精美的艺术品。

古代的工匠很多就是艺术家,在当时,他们不一定很有名气,但他们所制作,所流传下来的精品无数。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瓷砚台大多是做工精美,造型独特,瓷质细腻,流传下来的都是宝贝。能看到,就是一种享受,能收藏,也是一种福气。

相关文章

  • 海都校园故事之子墨成河、进士列队(中)

    古时候写字都是用砚台磨墨、用毛笔沾着墨写字。到了收工回家的时候,大家都到河边冲洗砚台和毛笔,就出现了’满河学子满河...

  • 38|工具:学习书法怎么选择笔和纸?

    提要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不过今天磨墨已经被现成的墨汁替代,砚台也基本成了摆设,多数写字的人更常用的是墨碟和...

  • Result is process

    一、 再无何比弥漫音乐的早晨更为惬意的了。 磨墨这么美妙的体验,古时怎么能让书童代之呢。砚滴的滴水量与砚台的大小关...

  • 水墨黄昏

    砚台里轻轻地磨墨 宣纸静静地铺在书桌上 吸满墨水的笔尖 晕染开朵朵的梅花 檀香飘出淡淡的轻烟 看片片茶叶缓缓的舒展...

  • 文房雅趣之砚台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

  • 繁花似锦我看不够,三行写尽了哀愁

    《磨墨》 你说你爱磨墨 我一不小心 把爱藏进砚台里 《押韵》 我姓吴,你姓游 把我们关在情诗里 究竟该如何押韵 《...

  • 文房四宝 | 泥石的逆袭

    中国砚台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良。安徽歙砚、肇庆端砚、临洮洮砚、黄河澄泥砚、红丝砚均是古代有名的砚。 如从材料上来区...

  • 石之艺

    今天去看砚台,非常的喜欢。 苴却砚,中国名砚之一,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

  • 笔墨纸砚的故事——砚(中)

    三、唐代的砚 唐代我国砚台名品辈出,四大名砚形成于此时,即广东端砚、江西歙[shè]砚、甘肃洮[táo]砚和山西澄...

  • 鉴藏:砚台收藏的诀窍

    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据专家介绍,砚首先看坑口,是否是四大名砚、是否是老坑,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落花满砚慵磨墨――看瓷砚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vf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