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艺

作者: 安和然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20:54 被阅读95次

今天去看砚台,非常的喜欢。

苴却砚,中国名砚之一,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石之艺

苴却砚其石质细密腻滑、莹洁滋润、抚之如婴儿肌肤、扣之声音清越铿然,视之文理清秀。

石之艺 苴却砚石品丰富多彩,有碧眼、青花、金星火捺、眉子、金线、银线、绿膘、黄膘、玉带膘、鱼脑冻等数十种。用苴却砚石所制之砚,发墨如油、存墨不腐、历寒不冻、耐磨益毫、呵气可以研磨之优点。 石之艺 苴却砚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苴却砚,人们又称它为中国彩砚,它斑斓多姿、异彩飞扬、天生丽质、独步天下。 有极晶美誉的金田黄,色泽金碧,灿灿然一片金黄;外白如晴雪,内红如丹砂的封雪红,风韵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润可人的碧云冻,如碧云浮起,丰饶富丽; 天然成趣的绿萝玉,如幽谷涌翠,碧波泻玉,又似绿萝漫延。 石之艺 石眼为砚石中珍贵的石品,只有端砚和苴却砚所独有,由带核心的绿色极规则的椭圆形团块分布在砚石中,顺圆心水平单面剥开中心呈或红或紫或带金星的瞳眼,一般称眼心,眼有心为活眼,无心为死眼、盲眼。眼心周围或带晕、或有数圆环,型如 、猫眼、龙眼、象眼、鹤眼、鹰眼,碧翠高洁光润如玉,撒落在砚面上如月立当空,似群星璀璨。装饰性极佳,给人丰富遐想。 石之艺 苴却石中厚数毫米呈现条带的灰绿、碧绿、墨绿、翠绿、黄绿、浅绿、深黄色的石标异常丰富多彩,绿如松柏、黄似鳝鱼、褐如青铜千变万化,利用其鲜艳的色彩对比巧妙构思,或雕山水楼阁,花鸟鱼虫,或刻动物古玩,或琢残荷听雨,或制文人雅士,雅趣自成。苴却石中的黄色金线、白色银线和深色墨线别具一格、单线数条,长、短、粗、细镶嵌在紫墨、黄绿色的砚石中各具特色,特别是有些线竟排列得像书签一般非常整齐极为珍贵,实属罕见。 石之艺

苴却砚有着千年的古老历史!早在汉魏时期砚石产地归徽州的蜻蛉(今大姚)所辖,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疆五月渡泸水(今金沙江)处即在现砚石矿山附件的古拉窄渡口,并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兵将就地取石磨兵器时发现石质细润,并制作砚品供军前使用。诸葛亮在此喜得七星砚。

石之艺

公元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朝击败并征服了吐蕃和地方土司势力并设置了云南安抚司,以加强对南疆的统治,使得当时南昭云南王服从唐朝,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效仿唐朝,极大的促进了南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笔墨纸砚需求的增加,于是就地取材用苴却石制成砚以供其需,苴却砚得到第一次小规模开发。

到了宋朝初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对南疆的统治,弱化南昭云南王的势力,又将洮州等划归泸州管辖,成为泸州十八个羁縻州之一。并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使得苴却砚走出当地自产自用的状况,经由泸州进贡朝廷,至此苴却砚正是称为“泸石砚”或“泸州砚”,并称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的名砚之一。宋高拟孙(公元1223年)所著《砚笺》中介绍泸石砚道:“山谷日泸川石砚黯黑受墨,视万崖中正砦之蛮溪兄弟也、而无眉耳。”其意思为泸石砚产于蛮溪(今民族居住的砚产地)石色黯黑益毫下墨,类似万石砚之上品,没有歙石的眉纹。 元朝人对泸石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元代著名学者虞道园(公元1272-公元1348)在其所著的《道学古录》中录有谢书巢赠宣和泸石砚诗:“巢翁新得泸石砚,拂拭尘埃送老樵。毁壁复完知故物,沉沙俄出认前朝。毫翻夜雨天垂藻,墨泛春冰地应潮。恐召相如今曹操,为怀诸葛渡军遥”。诗中提到诸葛亮渡泸处即在现今砚石地;也印证了泸水所产砚为泸石砚。

石之艺

清代这一地区又渐盛,有制砚作坊数十家,公元1909年(清宣统元年)春,清政府取三方当地盛产的砚赴巴拿马国际赛会展出,被选为文房佳品名震中外。砚因产地而得名,从此苴却砚名声便传播开来。后由于多年战乱及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使苴却砚开发几经中断,流传极少。

1913云南省府准备开发苴却砚、命制砚师傅寸秉信赴昆明传授技艺,寸未及成行即病故、苴却砚从此失传。

1952年石雕艺术家罗敬如先生从民间摊档上搜集到失传的苴却砚。罗先生又查阅了文史资料,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终于在1985年找到了苴却石的矿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先后精雕细琢,制作了一批苴却新品种,其中一方百鸟争春砚被一位外商以1.5万美元购走。

石之艺

从1987年起,全国众多制砚专门人才,在继承传统制砚工艺的基础上,广泛吸取钟鼎玉石及其它门类的营养,逐渐形成了浑实、厚重、浓郁、瑰丽的艺术风格,尤其在因石立形、因材施艺、俏色利用方面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 石之艺

    今天去看砚台,非常的喜欢。 苴却砚,中国名砚之一,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

  • 论师门 2018-05-31

    师出有道,生出有门,道归有法,法于生门。故:艺者,得传也!____张飞曾@ 厚石堂铭 友公以方寸之石,镌刻而...

  • 【鹿石深圳校区】花艺课程现已开始接受预约!

    南方的花艺师想北上 北方的花艺师不想走 只因为,那里有一个神奇的花艺学校 ——鹿石花艺 为平衡需求,调合资源 鹿石...

  • 2018-10-14

    雨竹石艺---雁落平沙

  • 石之说 201

    夫石之友,明石之理,晓石之梦,知石之思,达石之意,悟石之情也!不以石之丑陋而恶之,不以石之俏丽而骄之,故得石之心也...

  • 2018-10-14

    雨竹石艺--陇上十月秋色浓

  • “意象之美”——汉画像石拓片名家题跋展

    “意象之美”——汉画像石拓片名家题跋展、《汉画像石拓片精品集》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书法艺术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安中国书法艺...

  • 亚洲审美的巅峰,教你最实用的花艺

    世界花艺冠军,在鹿石绝不罕见(傲娇脸) 1985年,花艺世界杯冠军Klaus Wagener 2002年,花艺世界...

  • 手绘课程全新升级! 电脑、纸绘双重发力!

    重磅消息! 鹿石花艺手绘课程新增电脑手绘模块 全新升级!课价不变! 6800元! 成为花艺师都羡慕的花艺手绘师! ...

  • 齐者白石, 曈昧天真。 术虽有道, 艺本无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之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djn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