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作品是东野圭吾《谁杀了她》,一本没有真正提及杀人凶手的作品。
故事结尾:“他们两人中的一个杀了园子。或许,我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
在死者男友与好友之间,究竟谁是杀人凶手,作者留下了开放的答案,让读者自己去推理。
说实话,我读了两遍,也不能很确信谁是凶手,在我的判断里,我更偏向凶手是死者园子的男朋友佃润一,但也不是很确定。
网络上也看到很多评论分析谁是凶手,大多数人偏向于佃润一是凶手的说法,看到读者们分析得头头是道,好像佃润一毫无疑问就是凶手。
当然,这只是读者们的分析与猜测,具体谁是凶手,东野圭吾并没有给出答案,他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读者自己去探讨。
至于谁才是真正的凶手,我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今天我不讨论谁是那个凶手,今天我想说说另外一个不同的点,这个点灵感来源于书中的一句话。
“就算我把灵魂出卖给恶魔,使得你们两人无法幸福地走到一起,到头来,我也依旧一无所得,只剩下一具抛弃了人性自尊的空壳。”
结合整个故事,园子想过报复,想要阻碍男朋友和好友在一起,然而,在临死前醒悟,最终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对于这句话的感想,我一共有以下3点:1.不与烂人纠缠,不被烂事消耗;2.自我抽离,稳定情绪;3.自我养成屏蔽力和钝感力。
其中,第一点是根据这句话思考出来的感想,另外两点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思考。
1.不与烂人纠缠,不被烂事消耗
园子好不容易才遇见一个自己喜欢,对方也喜欢自己的男朋友,她把男朋友介绍给自己的好朋友弓场佳世子认识,男朋友在看见好友第一眼,就被她美丽的外表吸引。
园子没有注意到男朋友的变化,之后男朋友就各种躲避园子,两人的见面减少,聊天话题减少,直至男友佃润一提出分手,园子才知道男友有了新欢,那个人正是自己的好朋友弓场佳世子。
园子伤心欲绝,她觉得弓场佳世子配不上佃润一,弓场佳世子在年轻时为了金钱和刺激,有拍过一些特殊影片,园子试图用这种办法去揭露弓场佳世子的恶行。
然而,直到最后,园子都没有这么做,她写下了一句话:“就算我把灵魂出卖给恶魔,使得你们两人无法幸福地走到一起,到头来,我也依旧一无所得,只剩下一具抛弃了人性自尊的空壳。”
俗话说:“狗咬了你一口,难道你还要咬回去吗?”
不管如何做,都无法掩盖掉对方对自己的伤害,一直揪着这些烂人烂事不放手,只能让自己陷入难受的困境之中。
那些“我不好,你们也别想好”的偏执思想,让彼此都陷入痛苦的境地,谁都失去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能。
2.自我抽离,稳定情绪
园子想开了之后,计划回家,见见哥哥康正,只是很可惜,她在回去之前就被杀害了。
遇到不好的事情,学会自我抽离,让自己以一个旁观者心态去面对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天大的事,也没有那么难过去了。
如同园子,遭遇男友出轨和好朋友的背叛,两个自认为特别亲近的人,却背叛自己,两人狼狈为奸,在一起了。
换作任何人,都难以接受这个事情的真相,可事情发生了,我们就只能去面对。
在面对既定的事实时,把自己抽离,以旁观者心态去面对当前所发生的事,换角度思考,试想一下,遇到一个比自己更漂亮的女人,男朋友就可以轻易抛弃自己,如果两人结婚了,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吗?
好友可以轻易地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又算得了什么好友呢?
只能说他们都不属于自己的良人,既然如此,及时止损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换个心态思考问题,让自己不被当下的情绪控制,才能更加理智地处理问题。
园子一开始很伤心,她从隔壁邻居那里借来摄像机,又去成人影像店租借成人影像,试图把弓场佳世子过去的丑恶行径录制下来,让佃润一认识到弓场佳世子不堪的过去。
可是,即使园子这样做,也不能让自己的感情和好如初,情绪稳定后,园子放弃了自己的做法,即使无法原谅他们,但是也被迫选择放手。
3.自我养成屏蔽力+钝感力
最近在读渡边淳一《钝感力》,书中的事例与观点让我觉得很是受益,同样面对上司被骂,有人难受,郁郁而终,有人事不关己,如同被骂的不是自己,这就是所提到的钝感力。
同样把钝感力用到《谁杀了她》这本书里,面对男朋友出轨,有人会很爽朗地想着没有了这个,那就再换一个,而有人因为失恋要死要活。
在面对不好的事情面前,学会自我养成钝感力和屏蔽力,屏蔽一些不好的事,对事情不敏感,更能从容应对面前的生活。
园子在得知男朋友与好朋友在一起后,就会想着好朋友长得比自己漂亮,比自己优秀等等,深深地陷入自我否定之中。
可是,这世间人无完人,我们要相信,每一个爱自己的人,对于那个人来说,自己就是他的唯一。
我们不需要多漂亮,不需要多优秀,也不需要多富裕,爱你是因为那个人就是你,我们就是那个无可替代。
在人生路途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我们需要养成自我屏蔽的能力和钝感力,屏蔽一些语言,屏蔽一些情绪,对一些不好的事情钝感,多点自我肯定,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我们才能会遇到更美好的未来。
写在最后:
《谁杀了她》这部作品,最后谁是凶手,对于死者园子来说,没有很大的区别,两个都是园子亲近的人,他们都伤害了她,还想过要让她去死。
对于园子的哥哥康正来说,查出凶手,只是让自己知道园子经历了什么,园子再也回不来,而知道真相的哥哥,抬头仰望天空,不让眼泪掉下来那一刻,他的心情很是奔溃吧。
这里最悲惨的还是园子,明明她是受害者,她很懂事地说服自己,让自己与过去和解,转身却被杀害自己的人夺去生命,她什么都没做,却也妨碍到他人。
这本书提到的人性,用两个词语概括,我想是宽容与自私。
园子、康正的宽容对上佃润一和弓场佳世子的自私。
很想让他们同样受到伤害的园子选择了放弃最初的想法,康正隐瞒妹妹被杀真相,自己调查凶手,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让凶手受到惩罚,他最终还是把凶手交给了警察。
佃润一和弓场佳世子因为互生爱意,就伤害园子,还意图杀害园子,最后不管是谁把园子杀害,都不能抹去,两人都曾经实施了杀害的方案,只是他们其中一人让方案落实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