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说他是甘草,性温味甘,又是一块儿温润谦和的玉……
——再忆于永正老师
做任何事都要有目标,即便是随波逐流,也要在顺其自然的心境中去靠近它,温润它,直到它在你的心中苏醒,在你的手中变成成长的一部分!读于老师的书,品于老师的人生艺术,享受于老师的人生课堂,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亲近随和的人生,微笑的艺术!同事说他是“甘草”——性温、味甘。善于包容,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平静的心态处理他所认为的人民内部矛盾。拥有微笑的智慧,能够践行伟大的中庸之道——思而后行,不过也无不及!至圣先师孔子“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温”居首位,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课堂上,他总是抱着接纳的态度,疏通引领,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来以柔克刚。一生都以书来滋养自己,践行读书可以医愚!
遇到别人总是先微笑,遇到学生总是先问好,崇尚“微笑课堂”!一辈子践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理念。多年来,把自己雕琢成一块温润谦和的玉,你时常去读,就会不断的滋养身心,提升境界!微笑的艺术人人皆知,但践行微笑的智慧并非人人皆有,我们的于老师!于点滴生活处锻造微笑的智慧吧,尤其是面对我们的教育主体,面对学生和课堂!
艺术的课堂成就艺术的人生!“深入浅出”与“举重若轻”是关键。“深入浅出”即深入备课,备文本、备学生、备课堂,拓展与否,延伸到何处为佳?备课要深,范围要广,角度如何才切进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涉及到“浅出”的问题,“浅出”时的“举重若轻”拿捏的火候是一个艺术的过程,重是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如何让学生“轻松接受,扎实掌握”是“若轻”浅出的艺术过程,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过程!于老师扎实的艺术功底是一分一秒积累而来的:朗读功底——语气自然,把人物读活,修炼出的“见文生情”的真功夫,有停连,有动感,有声腔艺术,多听,多模仿,读一个文本,给听众留下情感,留下语感,留下语言,留下悟性和灵性,这是需要锻造的朗读艺术!
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可以提升的阵地,为什么不呢?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恍然大悟”——浅出,若轻的功底——指导写字,多观察,模仿“田字格”中每一笔每一划的位置,不但自己受益,也“以身相传”给学生写字时仔细观察“读帖贵悟”的特质!只有认真读帖,才是写字教出“恍然大悟”的根基!阅读教学善于联系上下文“炼字、炼词”的功力,如此才能有效实施“长文短教,短文读厚”的措施,于老师还经常写“下水文”,真正地践行“身教重于言教”!
注重“似师非师,似课非课”的课堂。课堂自主探讨,老师适当引导,幽默情趣化,把课堂打造成一个游戏化生活中获得知识的阵地,努力构建属于儿童的语文课堂,而非“让学生适应老师”的课堂!无论是日常的教育生活还是课堂,都重在“唤醒”和“激励”,紧靠“语用”——会读,会说,会写,会认,以此为抓手,孜孜不倦地追求我们共同的目标,也同时走在锻造雕琢自己人生的路上!
多方位的艺术评价,绿色评价体系!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只能发挥到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这有些类似于“期待效应”!给予学生“努力目标”的良性期待,在期待中不断地受到良性激励评价,就会使学生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针对闪光点,避虚就实的“实指性”,学生榜样的引领性作用(无论是习惯,读写用的能力,还是道德精神。)及时“赞不绝口”,热情鼓励——设定预订目标!灵活而多样的评价激励,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真正制造许多机会去激励、唤醒学生!
一直以来,就在远征的旅途中为自己设立目标!十年,一年,一个学期,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在未来的课堂中设立小目标:微笑,课堂打造,练习当堂评改习作,朗读功底的雕琢,练字临帖,继续自己在“读写结合”和“心理学领域”的探究,尽量把自己的心得感悟留下文字,无论是“随笔录”还是“日记本”,是手机“简书”还是“博客”,尽量避免聒噪的氛围,静下心来做“不忘初心”的事情!
陶继新先生说:“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就是把知识、经验等转化为人文素养,把理论转化为行为,就是践行,就是“学以致用”。经典的文化,我们读过的书籍,如果内化到我们个体的心里,外化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它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言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以至于心灵状态!
读书吧,引领学生们!读经典吧,以文化人!引领课堂以身言教吧,教学相长!教无常师,教无定法,师道也授业解惑也,面对学生和自己,带着思考和问题前行,必不虚此行!
(再读《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写下此文,纪念我们的语文大师!)
——2019年10月22日
艺术课堂 艺术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