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记忆和对事物的评判简单而明朗,非好即坏,不黑便白。刮了光头的是大爷,留中分的是青年,穿着保守谨慎的不是大嫂便是阿姨,而小姑娘多是红绿相伴,大抵如此,很少例外。而现在却不敢如此武断,壮而秃顶者比比皆是,白发红装者也不罕见,就连性别如以常理推断也时有失判。生活中本来分明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记忆中的讲话方式很是简单直白,邻里之间缺个什么东西,要么简单一句话直接借了去,要么不用说话有人送了来,不遮不掩,直来直去。如今是要委婉周旋的,唠一通不着边际的家常,夸一番对方本来平常的某物,再稍留痕迹的表达一下自己的需求,剩下的就让对方悟去吧,麻烦!想到此处便惊了一身冷汗,在沟通交流都如此模糊的今天,偶然谈及这个话题,粗心的我还不知道我是怎么幸运地和别人相处了这么多年而不遭人嫌。感谢苍天没让我遇见那么些糟心事,感谢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家人们包容理解…
犹记得小学时候的一件事。邻居小妹因为表现不好而被留校,不许回家吃中饭,她便央我回家告知父母一声。满怀期待的小妹本以为我会帮她拿来些父母托带的吃食,,却现实的收到了父母让捎的一句话:“要是不好好学习,就别上学了!”刚硬直白且威力无穷,吓得小妹赶紧学习,立刻便忘了饥饿与伤心。如今的政策不允许体罚学生,就是允许我们也不忍心,纵然因期许而严苛,对孩子稍有惩戒,爱子如宝的家长们又怎么会同意?不会捎话给孩子,只会当面质问老师:“教不了,就回去吧!”没有论是非的意思,只是感叹时代变迁下处事待物方式的变化。那条棱角分明的线模糊了很多,也柔和了很多。
以前,老家小小的一个村落,却有着说不完的爱恨情仇。因为错摘了蔬菜,碾压了庄家,盖房起高了檐头等等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数不胜数,其结果便是干脆利落的绝交不说话,朝事不过午,毫不拖泥带水。如今人口多了,矛盾却少了,女人们一起跳舞逛街做头发,男人们相约喝茶钓鱼谈项目,一团和气,守望相助。那条你家我家的界限也模糊不可见了。即使有些小矛盾和不愉快,也不至于撕破脸皮粗鲁对高声,都在和气相商各自退让的绅士之风下烟消云散了。
总结这些例子,又回想许多事情,结合现在参照对比下,我发现,原因不外乎是: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社会和谐了,恨在愉悦中消弭,爱在幸福时递增,模糊的是界限,清晰的是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