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Flag又倒了,抵抗拖延你需要这3个锦囊

Flag又倒了,抵抗拖延你需要这3个锦囊

作者: 情绪力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19:57 被阅读0次

    文| 林 语

    字| 1827

    前几天,一位朋友信誓旦旦地跟我说:

    “我要改变自己,4月要读一本书,要改变睡眠时间,每周要跑步三次……”。

    说这话的时候,他正在硬着头皮啃《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类似的Flag我们立了不计其数,时间过半,这家伙的计划又以失败告终。

    据统计,97%的成年人被“拖延”困扰,“惯性拖延”成了工作生活中的常态。

    觉得有很多事要做,却总是无从下手;

    想要改掉不良习惯,却迟迟不敢开始;

    不满被人唠叨催促,情绪抵触被动废;

    我们因为压力而拖延,又因为拖延带来更多焦虑。

    抵抗拖延,有三个锦囊与你分享:

    01

    动力来自于“目的”与“目的地”

    拿朋友来说,“每月读一本书,改变睡眠时间,每周跑步三次”,这是他给自己设立的计划。

    之所以没有动力进行下去,是因为没有关注到做这件事的“目的”,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

    “目的”“目标”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不太能够区分,可以试想一下“目的”“目的地”的区别。

    “目的”,关乎于我们为什么要去做。

    计划读书,为什么要读?

    因为其他人都在读,我如果不读就落后了。

    因为带着某个疑问,想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读,只是觉得应该读书。

    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

    “A person who knows why to live can bear anyhow to live. ”

    不同的“目的”所带来的动力截然不同。

    当你找到自己做一件事的“目的”,这件事对你来说才有意义。

    “目的地”,关乎于我们要去哪,也就是“目标”。

    “每周跑步三次”,看似这是一个目标,实际上,这只是行动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

    行动目标,强调的是行动规则,与结果目标相比,缺少了愿景的可视化,因此也无法带来根本的动力。

    当行动目标达成时,后面往往还要再加一个“然后呢”。

    每周跑步三次,如果我坚持下来了,然后呢?

    当你没有看到那个终极结果的画面,就很难产生动力去实现。

    比如,换成“每周跑步三次,体重从70KG减到60KG,重点是减重后人看起来什么样子(对比照片)”,这样的目标对人更有触动。

    把你的目标可视化。

    “目的地”不是一直在路上,而是抵达心中那个地方。

    02

    “解放大脑”与“主动休息”可恢复精力

    “每日活动日程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工具,以致于很多人怀疑它的效果,我开始用的时候也没能get到精髓,领悟之后才发现效果之强大。

    如果我们习惯于无休止地纠缠于各种活动的价值,常常为是否应该做某事而无谓地在心底斗争个没完,那么这个计划表可以铲除这种坏习惯。

    只需要把每天的安排以小时为单位做个细分,尽量让休闲和工作之间保持平衡。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解放大脑提升效率

    大脑不是用来记东西的,是用来思考问题的。

    如果信息过载,CPU响应就会变慢。

    把需要记的事项写在纸上,把大脑的空间清理出来。

    第二,主动休息恢复精力

    来问你个问题,你的手机电量消耗到多少,你会觉得没安全感一定要充电?

    我们对手机电量有这样的意识,可对自己的精力却常常忽视。

    “精力管理”中提出,过度消耗会导致低效。

    “极度专注”“主动休息”之间来回切换,才是更科学高效的模式。

    03

    “清晰”与“自由”提升行动力

    邀请你思考一下,以下有5件事需要你完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1、上交月度总结报告

    2、跟销售部门确定培训计划

    3、完成数据统计

    4、给部门开会传达会议任务

    5、跟部门总监讨论项目方案

    是从第一条开始做,还是会花点时间先把事情捋顺一下?

    没错,如果不清晰,就无法行动。

    你会被多重事情往不同方向拉扯,最终力气都被内耗,而你仍停留在原地。

    清晰的指令能够提升行动力。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虽然你已经做好了规划,但不要用“必须”来强迫自己。

    我们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保证一成不变的。

    如果计划有变,完全可以随时做出调整,不要因为变化而徒增压力。

    拒绝“必须强迫症”,如果用“必须”“应该”来鞭策自己,当实际发生与目标计划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挫败感,这会在不经意间毁掉积极性,扼杀前进的动力。

    适当的自由度可以提升行动力。

    最后,再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应该是先有行动,还是先有动力呢?

    水泵不会自动出水,需要在使用时先注一瓢水,水泵才能够运转,进而产生动力,水才能自动地流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赋予了“拖延”冠冕堂皇的理(jie)由(kou),非要等灵光突现,有了心情才能做事,有了动力才能行动。

    其实,就像水泵一样,我们往往需要先迈出行动的第一步,运转起来才会产生动力,从而促使有更多的行动。

    言之易,行之难。

    动力,决定了想不想走;

    精力,决定了能走多远;

    行动力,决定了走不走。

    抵抗拖延,先注下那一瓢水。


    我是林语,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关注@情绪力研习社,一起探索情绪背后的意义!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Flag又倒了,抵抗拖延你需要这3个锦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cx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