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全人教育能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有理想有担当,能够有情怀有品质,能够有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能够遇到问题不抱怨不退缩积极寻找应对的办法。
当把我所思考的以名班主任工作室为龙头架构学校特色德育工作的想法跟校长和分管校长汇报时,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以为可以有平台可以大干一场,但是最终发现当其想法还是要围绕分数和成绩来时瞬间就沮丧了。我们的生源决定了我们在比拼成绩时每一步都是异常的艰难,虽然我们用来不曾放弃,虽然我们一直在路上,但是渺小如我,不停地强筋健骨,我们究竟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孩子在意志品质上是否能够经受得住考验?比如,就我个人而言,我作为一名德育人, 我是否在否定面前就沮丧不前,从此我的生活就是接受被安排,我们的特色就是应付上级,应付常规?不想被摆布,不甘平庸,就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能否协调二者,德育与成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非对抗干扰的关系。七中的德育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具有特色的体系,我要思考的是怎样把日常工作与特色工作熔铸到我们的德育管理中去。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于洁老师说:“教师应以燃灯者的姿态,用心灵的仁爱之光、尊重之光、平等只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路途。架构学校德育体系,首先要围绕学校办学目标设立德育目标,而德育目标一方面要突显国家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要实现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生活育人。 教育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时时刻刻,无处不在。
学校的德育顶层设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要形成课程化、文化化、活动化、实践化等一系列特色。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教育的使命、德育的使命是营造幸福的社会或为幸福的社会奠基,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社会风气就是教育与德育的成果。
通过生动的德育实践案例,我真正认识到了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此二者,前者是对德育内容的探讨,后者是对德育方法的剖析。恩格斯曾说:“人们总是从他们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由此可见,文化与氛围的重要性。德育承载了学生养成教育、能力教育等,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传承。
我们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德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德育,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德育,是激发孩子成功潜能的德育。
我们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能够掌握本领,应用智慧,经由程序,参与民主政治,享有宪法权利,履行宪法义务,创造美好生活,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此次培训,让我更加明了前进的方向,感谢组织给予机会,必将在德育之路上奋勇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