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看过下面这个被大家疯转的视频?
视频里是一个男子,深夜了他倒在某地铁站里,被巡逻的民警发现了,男子非常有礼貌的回复自己是做销售的,为了签单陪客户喝酒没想到喝醉了走不动了,他已经打电话通知了他的老婆,几分钟后他的老婆赶到现场,此时男子突然抱住老婆嚎啕大哭起来。
事情没有让他崩溃,而情绪让他崩溃。
那么,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在下面的这本书里你能找到一些方法。

本书有2位作者:卢文建和彭振桓
其中卢文建是国内知名读心师,催眠师,潜意识沟通师。
他曾参加《挑战不可能》《出彩中国人》等国内知名节目,
他精湛的心理分析读心术让撒贝宁、董卿,张国立、李昌珏连连叫绝、纷纷点头称赞。
本书的文笔幽默易懂而不是油滑,适当穿插一些小故事以增加说服力。向大家讲述了走出职场情绪困境的6个认知习惯等一些非常适用的职场情绪调节方法。
呼吁大家要做一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情绪自由不代表不再拥有情绪,而是能够在想发泄的时候发泄,做一个清醒、识趣、克制的人。
书里说到:人体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大脑的浅层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潜意识里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的条件反射都会像训练有素的军队,一听到号令就努往前冲,根本来不及考虑这声号究竟是对是错。
这个说法与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ABC理论一致。

艾利斯认为:我们的情绪C来源于我们的认知、信念B。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经过多年的教育、文化熏陶,以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周围事物的潜移默化,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知、行为理念,因此当某件事情发生时,也就是A出现时,我们会自动的用B去对待\分析它,最后产生C情绪,但往往人们的C情绪里是过份的烦躁、焦虑、担心、抑郁、生气等,这样的情绪是不太恰当的,不仅让自己不快乐,同时有害健康,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因此,艾利斯提出,既然C情绪是在B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就改变B,一旦中间的认知、理念、看法改变了,我们的情绪也就跟着改变了。
举了例子来说:
某天你带着一本书去公园看书,看了许久后你想休息一下眼睛,于是你随手把书放到自己坐的公园长凳的旁边,可这时来了一名男子不管不问,一屁股就刚好坐在你的书上了,只听咔嚓一声,书被坐坏了。此时你的心里顿时生出不快与恼怒来。
可如果此时旁人告诉你,该男人是个瞎子眼睛看不见时,你还会有情绪吗?
在这个案例里【坐坏的书】就是A,而情绪C会因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B不同,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B1:你认为这个男人很无理,没有礼貌,犯了错,当你这样想时,你产生的C1是生气。B2:你知道他是瞎子,认为他没有犯错,你产生的C2是不生气。
瞧,同样的事因为你的B不同,情绪发生了变化。
那么,人们都有哪些不太合理或者不太理性的信念/做法导致了不恰当的C呢,艾利斯经过研究给出了人们常常容易犯的三大误区:
1、恐怖化。
常用词:万一....怎么办、如果....就糟了。
例如:我忘了回来洗手,糟了糟了会不会患上新冠;
这是我的第一次演讲,万一我忘词了怎么办,那简直太糟了怎么办怎么办等等。
2、应该化
常用词:我/他应该....、我/他必须.... 、因为....我不得不....
例如:我这么努力就该考试第一名;我为了这个孩子辞职在家陪她在家学习,怎么她的成绩还是一点没变化;我总是加班加点的工作,老板为什么就不表扬我,也不给我加薪;我省吃减用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吗,为什么老公他不理解,还说我抠门。
3、合理化
常用词:谁会在乎、那又怎样、反正我也改变不了什么、这不是我的错。
例如:干的越多,错的越多,我还是少干点好;反正都是走过场,对付一下得了。这种事就算是职场老鸟都不见得搞得定,我一个新人办不好正常的。
正是这样的三大误区里的认知,让人们陷入了过份烦燥、生气、抑郁等情绪的困境。
那我们要如何做呢?只有4个步骤:
步骤一:觉察。
觉察自己处于过度生气、烦燥、愤怒等不恰当的情绪或行为当中。
步骤二:扫描。用以下3个维度(你、我、它)进行扫描。
1、此时我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2、我对他人的看法是什么,或者我对待他人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
3、我对发生的这个事情是如何看的?
步骤三:分析。
针对扫描出来的看法,对照【10种非理性信念对照表】(由艾利斯提供,见下表)查自己的非理性信条是什么,是恐怖化了,还是应该化、合理化了?感受到了是自己的看法/理念出了问题。

步骤四:反转。使用正向的积极的语言与自己对话。
例如:“我想要 ” “我喜欢 ” “如果什么就更好了”等积极的词汇。
接着我用一个案例来说明:
【事情背景】:家里装修
【人物】我(老公)
【事情经过】:窗户定制的是茶色的,原说好2个星期后上门安装,结果3个星期后才有工人来,到了之后发现玻璃颜色错了,是白色的,于是换货又等了5天才来安装,安装工人走后,你突然发现玻璃上有严重的划痕。而钱是在定货时你就已经全额支付过了。
【情绪】这时老婆不停的抱怨我怎么提前就把钱付完了,唠叨着没完。
于是我的情绪:烦燥、生气、愤怒,与老婆吵了起来。
那么如何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步骤一:觉察。
此时我自己的情绪是过度生气、烦燥,甚至还大声的和老婆吵架。
步骤二:扫描。
1、对自己的看法是什么?潜意识里我觉得自己有些笨,连安窗户这件小事都没有办好。
2、对他人的看法(他人包括老婆和工人),我都是如何看待的?
我觉得那个工人应该负责,安装好了他也不检查一下,如果当时他能负责一点,我也不会事后才发现,他太不敬业了。
老婆很烦人,拿侮辱的话来伤害我。
3、对装修这个事的看法是什么?
装修本就很麻烦,老婆又从来不管,我一个人从头忙,老婆除了抱怨就是指责,早知这样就不装修房子了。
步骤三:分析。
按照【10种非理性信念对照表】查自己的非理性信条,占了序号1、2、3、6恐怖化、应该化。发现自己上述的想法是不理性的,找到了自己情绪的根源所在。
步骤四:反转。
1、我想要平静的对话,所以我自己先冷静,暂时离开老婆一会。
2、我喜欢稳妥的解决这件事,所以要做的事是找供应方,要么换货重新安装 ,要么让他们陪一点钱做补偿。
通过这样的调整后,相信情绪就得到了控制与管理。
虽然步骤看上去很简单却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因为人们(成年人)原有的B,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里,需要不停的有意的、刻意的,提醒自己改变。
好了,祝我们都能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所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