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出行
430年前(即公元1587年)的1月5日,今无锡江阴市一个书香门第诞生了一名小男孩。
小男孩“命”不错,算得上是个富二代,一出生就有别墅住,小的时候更是不愁吃不愁穿,最大的乐趣就是跑到老爸的藏书楼里看各种有趣的游记、历史和地理,常常沉迷于游记中描写的大千世界,一心想去外面看看。
小男孩虽然爱看书,但对那个时代的八股文则毫无兴趣。15岁时,他参加了童子试,自然名落孙山。
父亲本想责怪他,但想想自己一生也淡泊名利,不愿为官,于是就不逼迫他,鼓励他多读书,给他的目标是“做个有学问的富二代”。
他一听,马上答应。于是更加沉迷于老爸的藏书楼了,即使家有万卷藏书,也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更是到处买书、借书看。看的书越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的愿望更加强烈。
19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家道开始中落。考虑到他的母亲以及年幼的儿子需要照料,出游的愿望只得一次次埋藏心中。
22岁时,开明的母亲一心看出了儿子的心思,鼓励道:“身为男子,志在四方,羁留家园,一如篱内小鸡,车辕小马。”
于是,他迈出了人生第一次出游。这一出行,没想到一辈子都停不下来。
他先后游览了太湖、东、西洞庭山、西山林屋洞、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听松坊和寄畅园等名胜。
第一次出游纯粹是为了看看家乡周边的名胜古迹,希望能看看书中描述的那个吸引人的大千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
这次游览完回家,他迫不及待给自己的母亲讲述了自己看到的一切,讲述自己怎么翻山爬洞的经历。
2. 第二次出行
28岁时,想想之前玩的还不过瘾,他开始了第二次出行。
如果说第一次出行带着新鲜感,那么这次出行则带着他的梦想和使命出发。
他不仅希望能够看遍天下大好河山,更希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
他带着简单的行李、母亲的嘱咐还有心中的梦想从家乡出发,一路靠着自己的双脚西行而去。
这一走,就走了20年,他先后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等诸名山。
游览一天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是露宿街头还是住在破庙,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
登中岳,他历经艰险;上北岳,他不畏荆棘;爬黄山,他破冰除雪……他“探人所未探、达人所未达”,他调查火山、寻觅长江源头,他研究温泉、考察石灰岩地貌……
他只有一个信念:用双脚丈量山川河流。
3. 第三次出行
51岁时,仅仅在第二次出行回家3年后,他又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开始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行。
此时的他已垂垂老矣,更令家人不安的是,此时的明朝动荡不安土匪山盗贼横行,山田荒芜,旅途一定会险象丛生。
他顾不上那么多,他还有未尽的事业,他想去此前从未到达的祖国西南边陲去看看。
于是,他不顾一切地上路了。
途经湘江,他路遇强盗,财物被洗劫一空,死里逃生,幸得友人相助,才得以继续旅程。
野外投宿,他常常被拒之门外,不得不与猪牛共处一室,有时甚至只得住岩洞、露宿山野,在风雨中度过饥寒交迫的夜晚。
身患骤疾,他坚持寻访永州八记;卧病在床,他坚持考察浯溪胜境;好友身负重伤去世,他带着好友的骨灰继续西行圆梦……
54岁时,他抵达云南大理,圆了莫逆之交将《法华经》供予鸡足山的弘愿。在鸡足山僧房,他感叹曰:“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此后由于病况愈甚,云南地方官用车船把送他送回到家乡。
走了30年,他终于走不动了。回乡后不久,他就病倒了。
56岁时,他走到了生命尽头。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怀想着自己一生的逍遥游,对儿子说“此生无悔”。
4. 后记
这个富二代名叫徐霞客。
他一生出游30年,走遍了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山西等21个省、市、自治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他写了多达240万字的游记,可惜大多已失散。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起名为《徐霞客游记》,共计60万字。
他是中国第一个旅行家、第一代驴友。
他被称为“千古奇人”,与西方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分别被推尊为“东、西方游圣”。
424年后的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即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430年后的今天,“中国旅游日”迎来了第六个年头,“旅游让生活更幸福”的口号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心声。
感谢徐霞客,感谢那个矢志不渝的梦想与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