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转型做文青,状态紧绷。周末白天不看书心里没着没落,所以不大带他出去玩,都是他姥姥带着小区溜达一圈。
听喜马拉雅上的《冬吴相对论》,提到中年危机——发胖的身形,黯淡呆滞的眼神,周身洋溢的安于现状的味道,老远就能嗅出来是已婚人士。节目又联想到很多公司都奔着上市去,上市前表现可圈可点,真正上市后,表现平平,甚至还有破产的。
我不知道读者听完这期节目怎么想,对我来说,收益颇丰。那么着急想成为作家(装逼遭雷劈),可真成了作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吧?就像刚毕业对工资很满意,慢慢地会觉得稀松平常,不再满足。
又或者,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芋粥》里提到的五位官员渴望多吃当时少有的芋头粥,真正梦想成真后,反而不知所措。
有时候很多渴望的事情,曾经念念不忘的人,多年后都会被时光冲刷带走,但当时的渴望,却记得那么清楚。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求索这些得不到的一路,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比起一眼能望到头,机械单调重复的日子,生无可恋的枯燥无聊,心中有渴望,至少有期盼,有念头吧?
人都是向死而生的,每一天都离死亡更进一步;人的一辈子,按照80岁寿命算,就3万天而已。那么火急火燎地想做成什么;还没开始做,就渴望成果,是急着要去投胎么?
就像打游戏,真正的意义不是打赢大BOSS的那一刻,而在游戏陪伴你的每一天。所以,不必急于达到目标;真正的充实和快乐,在于一天一天的自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目标奔去的日常。
而且书是看不完的,再争分夺秒,也不能短时间啃完世间那么浩瀚的书,得慢慢来。想明白了,就没有那么焦躁了。但实际操作起来会有一段时间的反复。好歹现在状态转变过来。
现在,周末基本跟孩子爸带孩子去森林公园,动物园,颐和园之类。陪娃一起去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吸入甜甜的,湿润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陪他一起看大自然的恢弘(虽然是人造的)。这种日常,值得眷恋和珍惜。
知乎上看陪孩子玩的建议,有一条不谋而同:孩子小时候多带出去看看大自然,和他一起用童真的眼睛,小手,小脚去感受和丈量世界:雨后看蜗牛,湿地看芦苇,踩山野的路,听野外各种或婉转或聒噪的鸟叫,比什么都养灵气。
而人文景观之类,等接触了相关知识后再看,孩子就会有“哦,原来这就是鲁迅讲的社戏啊……”,“哦,这就是《西游记》里取经的西天啊……”之类切身体验和重逢的惊喜。
直到1岁6个月的时候,还是不爱看绘本。一则买的绘本不对他胃口;
二则下班后累,没有心情讲;孩子不爱看,也挫伤了我讲的积极性;讲绘本需要的技巧,我也没有动力去摸索,想到跟他一起看绘本就觉得是负担。
三则一岁多的孩子,如果他不愿意看,我天天拉着他看好吗?有必要吗?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坚持着给孩子讲,现在孩子1岁10月了,早上起床,晚上下班回来,看到爸爸妈妈,他就会从自己的小书架上拿出书来:“看书,看书……”(河南口音,自行脑补),拉着让给讲。
想想几个月前,我还头疼孩子不爱看书。孩子的这种转变,让我觉得有点惭愧,觉得自己做的并不是很够。姑且总结下经验,给大家点借鉴。
个人认为,养孩子,要舍得话花时间陪伴TA。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才会获得被关注被疼爱的安全感。孩子感受自我价值的方式,就是求父母关注,关爱。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爱护,他得到满足,才会安心去探索世界,再大点,才会安心去独立。
而且,买书和玩具要舍得花钱。这些陪伴和金钱,换来的是孩子快乐的童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感知力,悟性。
我理解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做自己能看得起的自己之外,就在于这些具体的买买买,陪吃陪玩陪睡,陪看书上。
1,贵在坚持,孩子不爱看的时期,也能做到一周3~5天一起看。孩子能否坚持看完一本暂时不重要,他养成一个开卷的习惯更重要。在孩子不爱看的时期,坚持,养成习惯很必要。
2,按年龄段买书,买符合孩子胃口的。你认为好的,不如孩子自己爱看的,尤其是1岁半后,孩子有自己的喜好。
具体的书目推荐,可以查知乎,输入关键字“绘本”,会有人按照0~1岁,1~2岁年龄段来推荐书,大部分很靠谱。
各大电商都有搜索引擎,按照年龄段,销量,评论排,会找到很多好的绘本。电商大都提供内页预览,可以先看看画风和故事,再斟酌孩子的喜好,投石问路。
像美国凯迪克奖、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英国凯特格林威奖的一些都还可以。不熟悉孩子风格,处于摸索阶段的家长,可以买几本试下孩子喜欢否。
另外,孩子绘本阅读的兴趣点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有些原本不感冒的书,隔段时间拿出来,或者你别开生面,换个TA容易接受的方式讲,他就会喜欢上。
比如,绘本《不要叫我小可爱》,最开始孩子抗拒。我就放弃照本宣科,换方式:里面有讲小怪物走路踩东西,跺脚的情节,我就轻踩他脚丫,嘴里念叨“我踩踩踩”;有小怪物歪着头,吐舌头的画面,我教他学着做,他很乐意。连续好几天,他频繁挑这本书让讲,到现在还是他的挚爱。
又比如,日本的绘本《蹦》,封面很简单,白底上蹲一绿青蛙,内页惊喜很大,画了各种动物蹦起来的动作。要知道,2岁以下的孩子,不会蹦的居多。讲的时候,我会示范蹦的动作,他一直做动作,但脚不敢离地,到现在也还不会蹦。但采用这种贴合孩子兴趣的演示,他买账。
1岁以内的孩子,推荐触摸书,带音乐,各种车声,鸟叫的书,洞洞书,翻翻书,娃都喜欢。1~2岁的,上面提到的大奖里的大卫系列,外研社出的聪明豆系列,很多都不错。
3.家庭氛围很重要。我跟她姥姥都爱看书,只要有空我们就各自捧起书看。她姥姥年轻时候,最爱的就是去文化馆借书看,抱了外甥后,仍旧喜欢看书。而我,早上起床,孩子总能在沙发前找到看书的妈妈。
幼儿倾向于模仿大人的举动,有样学样,耳濡目染,看书对孩子来说就不是难事了。如果觉得迷茫,可以从育儿书,教水彩油画的书,或者英语,心理学,法律之类开始。
昨天看阿城的中篇《棋王》,很精彩的故事,看到知青下乡缺油吃,去山上捉野味打牙祭,无奈野味运动量足,都是瘦肉,没有油水的时候,笑喷了。
百度作者的资料,原来他老爹搞电影评论。阿城十二三岁时遍览了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奥斯特洛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
小说里作为吃,提到的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以及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作为文青,姐都没有看过……
尤其是大家的一些不太出名的作品,肯定是全集或者精选集里看到的,能窥出阅读量之广,童子功之深。
阿城是1949年出生的人,能看到这些书,说明他家里有条件,或者有氛围。我小时候也爱看书,可是家里没书,县城没有图书馆,学校也没有能借的书。
虽然我娘爱看,但是结婚后,要照顾孩子,到老年后有了外孙后才有空看,并没有把好习惯带给我。所以就没有那么大的阅读量,少了童子功。
小时候博览群书的话,长大了就不会像现在有家有口的我这样,看着浩瀚的群书,望洋兴叹,绝望之情油然而生。有童子功的人,看书就像看电影看漫画一样,轻车熟路,习惯使然,不会暗生退意,更不会认为看书无用。
另外一个就是书上看过,然后实际去现场看提到的风俗,古文物及建筑,比起一无所知去看的人,多了犹如挚友重逢的喜悦,古之人诚不我欺的感动。
这些东西,犹如你没看过的电影,小说,不知道文本内容,别人谈论起来,你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会少许多妙趣。年岁越长,越知道有趣,是多难能可贵。
更何况,人每个阶段有特定需要做的事情。职场,家庭,育儿,孝敬照顾老人……忙得跟陀螺一样,很多人没有闲情逸致,没有时间,同时也认为没有必要看书。与书的世界绝缘,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网友评论